APP下载

师徒同课的模式探索

2019-04-22刘梅

阅读(低年级) 2019年3期
关键词:同课异构

刘梅

【摘 要】名特优教师业务精良、学识广博,他们拥有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丰富的教学经验。我们为促进新入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采用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就是采取师徒结对方式进行课堂教学研磨。在师徒同课中,让新入职教师亲身经历教学的全过程,解读教材、课堂教学实践、课后研讨、总结反思……切实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课堂教学能力,加快他们成长的脚步,使其更好地胜任语文教学工作。师徒同课包括三种模式探索:第一,同课同构;第二,同课异构;第三,同一单元同一课的建构。

【关键词】同课同构 同课异构 同一单元的同一课

从多年的语文教学工作中,以及现在从事的语文学科主任工作中,我深深地感受到,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入职教师文本解读能力欠缺,驾驭课堂能力不强,课堂教学组织不得力,课堂评价语言单一……如何加快新入职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缩短他们的成长周期呢?由名师引领,建构教师学习发展共同体,促进新入职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新课程背景下传统教研组织与活动方式变革的一种尝试。名特优教师是业务精良、学识广博的人,他们拥有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丰富的教学经验、先进的教育手段,采取师徒结对方式学习与研究,可促进新入职教师专业化发展,其中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就是课堂教学。而在结对师徒同课中,让新入职教师亲身经历了教学的全过程,解读教材、课堂教学实践、课后研讨、总结反思……又是行之有效的。新入职教师把名特优教师当向导,当楷模,当航标,他们容易把名师的课与自己上的课进行对比,寻找差距,做到学有榜样,赶有目标,有利于新入职教师在较短时间内胜任课堂教学任务,提高新入职教师业务水平,为不同风格的教师量身定制培养方式,从而最大化发挥名师的引导作用。

一、师徒同课第一“构”——同课同构

由于新入职教師缺乏经验,需要师傅在解读教材、课堂教学等方面提供切实的帮助和引领。在师徒同课同构中,师傅引领徒弟共同执教苏教版现行教材中的同一年级的同一内容的同一课时,共同研读教材,共同制定教学目标,共同制定教学流程,共同执教同一课时。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和徒弟共同研读的是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祖父的园子》的第一课时,师徒共同商讨后,设定的教学目标为学习本课生字,掌握两个多音字“杆”“种”的用法,重点指导生字“帽”的写法;精读第2、13小节,感受园子的生机和自由,从诗意的文字中体会借物抒情的写法。通过这个过程,徒弟就能明白课时目标设置需要具体细化、适中富有针对性,而非泛泛而谈、笼统概之、无关痛痒。在这样教学目标的引领下,师徒共同研究教学流程,共同设计教学环节并共用课件。从整个课堂教学呈现来看,师徒却展现了不一样的教学魅力,体现了不同的教学理解、教学风格和教学智慧。徒弟与学生互动非常自然,有着清晰的思路和扎实的功底,对教材有准确的把握以及对学情的深入理解,学生学得轻松、快乐;师傅的导语贴近学生生活,语言生动有情趣,有效激发了孩子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整节课行云流水般自然妥帖,精彩纷呈。

同一个教学设计,在不同的教师手中有着不同的诠释,经过教师的内化后对孩子的引导也是各不相同的,这内化的过程也就是考验教师素养的过程,提升教师的能力的过程,更是师徒资源共享、合作的过程。特别是职初教师执教过后,又观摩了名师的课堂,对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如何面对课堂出现的突发状况,如何正确地评价学生,如何更有效的落实教学都有收获。在活动中,师傅学会了反思,徒弟学到了方法,师徒共同成长,共同进步。师徒同课同构就是达到了优势互补、相互切磋与共同提高的目的。

二、师徒同课第二“构”——同课异构

徒弟通过和师傅的共同备课、共同执教、共同研究、共同观摩其他师徒课堂的实践活动,在解读教材、课堂教学流程设计上有了一定的成长和进步。进行师徒同课异构教学实践也是行之有效的。结对师徒共同执教苏教版现行教材中的同一年级的同一内容的同一课时,各自研读教材,各自制定课时教学目标,各自设计教学流程,执教同一课时,课中师徒双方根据自己的理解,呈现各自的课堂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及教学流程,在比较中提升职初教师的解读教材能力和课堂教学设计能力。

笔者和徒弟在这一环节中,由徒弟选定好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神话故事《大禹治水》。然后双方备课,确立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环节。纵观徒弟课堂,能立足低年段孩子的兴趣点,由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作为切入点,然后进入到课文的学习,主要研读了大禹治水的过程和结果,但课堂上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品读仅仅是浅尝辄止,并没有真正走进文本,对于大禹治水过程中“引”的智慧并不明白。师傅在教学设计上显得更合理,能够将本课生字“引”作为生发点,从汉字“引”的字源字理出发,让学生知道在本文中是“引导”的意思,再巧妙地切入到大禹如何治水的学习,让学生懂得治水过程中一个“引”的重要性,“引”的智慧,“引”的高明,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和品读层层深入,课堂教学高效。

其实同课异构考量的就是师徒双方的教学智慧和日常积累的功底。通过师徒同课异构就能看出师徒双方对教材的理解和解读的程度是否到位,师徒双方的教学设计和方法是否科学合理,课堂教学效果是否扎实有效。课后师徒双方分别针对自己的实际课堂教学呈现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解剖,分享彼此教学过程中成功的喜悦,共享彼此教学中的感悟,反思彼此教学的不足,这样真实的课堂呈现,这样面对面的解剖,这样的教学效果的对比,让徒弟真正领略到了师傅的教学理念、教学智慧和教学方法,以弥补不足,达到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境界。

三、师徒同课第三“构”——同一单元同一课的建构

经历了师徒同课同构、师徒同课异构的教学实践,新入职教师有了基本经验的积累,在专业理论素养上,在课堂教学能力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在这样的基础之上,结对师徒可以完美呈现,共同合作,通力携手,共同执教苏教版现行教材中的同一年级同一单元的同一课内容的任意课时,根据师徒不同的风格、不同的需求,个性化认领执教的课时,呈现执教同一内容的两课时的完整教学。

笔者和徒弟在这一环节中,选择共同执教的内容是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如梦令》,师徒双方共同研读了教材,确立了课时目标,划分了课时教学内容,设计了课时教学流程。徒弟认领执教了《如梦令》第一课时,借助注释了解词的大意,抓住诗词节奏押韵的特点,在诵读中感受、在画面中想象,在情境中怡情,在层层深入的学习中,感知这是一首节奏轻快的词,一首韵律和谐的词,一首情趣愉悦的词,在诵读感悟中体会经典诗词表达的精妙,体会诗人的早期生活的情趣和浪漫诗意的少女形象。师傅执教了《如梦令》的第二课时,在指导吟诵的基础上推荐了诗人李清照的另一首《如梦令》和她中晚期的一些作品,在迁移中引导学生品味两首词的异同,在品味中提升对诗人的了解:一个豆蔻年华的少女,一个诗意浪漫的少女,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见证着她的一段段或喜或悲的人生经历。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古诗词的画面美、语言美,课堂的和谐美、情趣美,引导学生自我探索、自我发现,尽情发挥他们的可能性。

师傅引导徒弟经历了一首诗词教学的完整过程,课时目标、课时教学内容、课时教学流程的完整设计,这个过程对于师徒来说既是一种机遇,又是一种挑战,双方亦师亦友,各自都在成长。正因为“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徒弟在师傅的引导下才能如此完整地呈现一首诗词的教学。

发挥名特优教师和学科前辈老师的示范作用和引领作用,让新入职教师通过和结对师傅同备一节课,同上一节课,同观一节课,同议一节课等环节,切实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课堂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加快他们成长的脚步,才能使他们更好地胜任语文教学工作,更快地成长为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名特优教师,这是师徒同课的三种模式探索的初衷。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同课异构
基于分享 孕育成长
“同课异构”在初中地理学科中运用的作用分析
《从看电视说起》同课异构教案
从同课异构看高中历史学考教学难度的控制
利用同课异构资源优化高中物理教学的研究
基于多元与开放的同课异构教研模式研究
从同课异构看高中历史学考教学难度的控制
同课异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