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校武术教育“应然”与“实然”错位及对策的研究

2019-04-22吴先武徐军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武术教育对策

吴先武 徐军

摘 要:为探讨中华民族传统武术在我国高校的传承与发展情况,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对我国高校武术教育现状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高校武术教育存在武术技术教育技击“应然”和武术体操“实然”的错位、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教学内容“应然”和西方体育项目“实然”错位、“技”“道”合一民族传统武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应然”和“技”“实然”的错位,这影响了我国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为了传承与创新中华民族传统武术文化、培育学生现代人的素质,采取了加强武术理论研究、加强武术课程资源的建设,建立武术教育数据库和开发武术比赛网络游戏软件等对策。

关键词:中国高校;武术教育;“应然”与“实然”;对策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08(2019)02-0030-04

Abstract: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artial arts , the literature and comparative methods were used to study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artial arts education in Chines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results are showed that there are the dislocations between the should and the real in Chinese traditional martial arts education in Chines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uch as the dislocation between the should of fighting and the real of martial arts gymnastics, the dislocation between the should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artial arts teaching goal and the real of the western sports goal, the dislocation between the should of the heritag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artial arts culture and the real of technology, which affects the inheritanc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artial arts culture. For the purpose of inheriting and innovating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martial arts culture, and cultivating the modern people′s quality, some counter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hat we should study the theory of martial arts,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martial arts curriculum resources, and establish the martial arts education database ,and develop the online game software of traditional martial arts competition.

Key words:

Chinese universities; Martial arts education; Should and reality; Countermeasures

中国武术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高校以教育为媒介,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场所。所谓“应然”,就是探讨应该怎样,是针对价值追求的探讨;所谓“实然”,就是探讨实际怎样,是针对现实状况的探讨[1]。我国高校武术教育的“应然”是探讨武术教育理想化的价值诉求,我国高校武术教育的 “实然”是探讨武术教育现实的状况。在国家提倡以人为本、传承与创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背景下,我国高校武术教育的“应然”和“实然”发生了错位,学生不喜欢上武术课[2],武术文化传承受到了影响。为了纠正错位,回归我国高校武术教育“应然”和“实然”的和谐辩证统一,促进中国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和培养现代人的素养,必须进行深入的研究和采取切实的措施。

1 我国高校武术教育的“应然”

中共十八大提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民族文化软实力等战略[3],传统武术是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我国高校应该在国家规定的武术课程大纲基础上增添各地的传统武术项目,挖掘、保護、传承和创新各个地域的武术。高校武术教育目标满足国家培养创新性武术人才、扭转国民体质下降的需求[4],符合“健康第一”“快乐体育”“终身体育”等体育思想和“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体现为传统武术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级目标体系。我国高校重视教师传统武术文化的继续教育,教师应该引进和运用其他学科的现代教学方法手段和现代化教学媒介。武术教师讲解示范每个技术动作实际的攻防技击动作、意义和技术艺术的表现形式,当学生学到一定程度时,在进行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主导性,教师引导学生对每个套路哲理的思考,创造一定的两人对垒攻防情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应变能力,灌输武术积极向上、刚健有为、坚忍不拔的思想,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培养学生对武术的兴趣,激发学生参与武术的兴趣,领悟、熟悉和掌握每个武术套路技术的实战攻防技击动作和文化哲理,掌握一定的武术技能。学校应该整合社会资料,注重课内和课外课程内容有机的衔接和补充,建立和培育学校武术协会和各个武术项目俱乐部,注重和校外与武术相关组织机构联系和武术文化交流;教师进行分层次辅导,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武术不同项目的需求,切实提高每个学生的武术水平,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终身武术习惯,奠定竞技体育和社会体育的桥梁等作用。

2 我国高校武术教育的“实然”

我国高校武术教学主要的课程内容是竞技武术,传统武术在我国高校武术课程内容中占有非常小的比例,许多学校都没有开设传统武术课程。竞技武术是国家为了中国武术进入国际奥运会竞技项目,为了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中国武术文化,为了效仿奥运会项目体操和搏击项目而对传统武术技术动作改造,制定了以评分类的套路表演项目和以同场对抗评分制胜的散打项目。高校和管理部门认为传统武术不符合西方竞技比赛规则精神,武术套路偏重于 “高、难、新、美、稳” 艺术夸张化的武术体操,忽视传授武术的技击和传统文化等;武术散打已经脱离中国传统武术本源,效仿西方搏击技术,许多中国传统武术一招制敌的必杀技,因不符合西方的价值准则,被人为地删除。高校和管理部门组织教师进行传统武术教学培训的次数有限,没有采取措施来整合社会的传统武术教学资源。武术教师很难接触和学习中国传统武术,能够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有限,教学方法主要以教师为中心,很少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传授规范的竞技武术技术动作时,没有传授每个技术动作的技击符号意义,没有传授竞技武术套路每个技术动作的传统武术本源攻防技击动作,没有进行两人之间运用套路技术动作进行攻防技击对抗演练和搏击,过分强调技术动作的表演艺术化 ,而忽略了中国武术的本质—技击性。高校武术理论课主要讲授各个套路的来源及所蕴含的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和套路的各种科学原理等,而忽视引导学生领悟武术技术之间的辩证中国传统文化等。学生对中国竞技武术学习兴趣不大,参与性不强等。

3 我国高校武术教育的“应然”和“实然”错位

3.1 技术教育的“应然”和“实然”错位

我国传统武术是中国先人从原始社会开始与野兽、与人搏斗而获得生存的格斗技能,技击性是它的本质特征[5];我国古代的传统武术套路,源于武术攻守技击的对练情景,表现为各种技击的招式和功法。现在,高校武术教育的内容主要是“新武术”,即竞技武术,“新武术”实际上是从武术套路中抽取基本动作,归类整理,再编排连接成新的套路,其“教材及教授法,概受瑞典式体操之影响。[6]”新武术主要是近现代人民按照西方竞技体育价值标准,对传统武术进行夸大的艺术加工,脱离技击实用意识,为了表现技术动作及其组合的体操艺术评判标准,带有主观性、随机性、表演性等。我国高校教师在进行竞技武术教学时,注重武术的外在表现形式,注重技术规格、技术动作组合的流畅、技术动作的难度等,对艺术化的武术技术动作,教学时没有回归到攻防技击技术动作的本源,教师没有对套路中的技击动作进行分解和组合,没有创设武术搏击技击情景,学生没有进行以招化招的武术技击对练,学到的武术内容是没有技击性质的武术体操,淡化和忽视中国武术追求的技击目标等。因而,我国高校武术教育,造成了武术技术教学技击的“应然”和武术体操的“实然”的错位。

3.2 教学内容的“应然”和“实然”错位

随着我国推行文化创新强国战略,国家全面实施《全面健身计划纲要》等,确定体育教育目标调整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等五级目标体系,武术归类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虽然我国高校进行学生选运动项目、选教师和选上课时间的三选活动,给以学生一定的主动权,但由于大部分教师以前学习的武术内容是竞技武术,武术专项是分开的武术套路和散打,对中国传统武术接触少甚至不了解,还没有进行传统武术方面的继续教育。所以高校教师在给学生传授武术课时,讲授套路的教师很难把武术套路动作分解为各个技击动作,并指导学生进行技击实战对练,讲授散打的教师,很难在中国传统武术里找到散打搏击技术动作的本源,教师很少讲授每个技击动作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哲理。我国高校学生对武术的需求是学习武术技击技术,并在学习武术技击技术的过程中参悟中国传统文化的哲理,心灵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而心理能力得到提炼,而我国高校给学生讲授的武术内容是艺术化西化的武术体操和完全西化的搏击散打。学生需求的武术内容和高校提供的武术内容的异化,打击了学生参与武术的积极性,动摇了学生参与武术的动机,学生在学习武术的过程中很难领悟中国传统文化,从中很难产生民族归属感和激发刚健有为、坚忍不拔和贵和尚中等民族精神,很难领会辩证的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了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影响了学生积极探索与创新的精神等。因而,我国高校武术教育造成了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教学内容的“应然”和西方体育项目“实然”的教学目标错位。

3.3 文化传承教育的“应然”和“实然”错位

武术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文化就是通过某个民族的活动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思维和行动方式,一种使这个民族不同于其它民族的方式。[7]”武术是以攻防技击为主要技术内容,以套路演练和搏斗对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8],是中华民族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一定地域的风俗习惯和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形成的技击身体语言符号,是中华民族长期沉积的搏击技术和自我修炼的文化,代表着东方中华民族的生活方式、思维习惯和为人处事原则等。庄子云: “技兼于事,事兼于义,义兼于德,德兼于道,道兼于天。[9]”中国人认为武术在于生活,通过练习武术的“技”,通过长期的参悟来达到武术修炼的境界与深度,学习优秀的社会传统道德,塑造自己良好的性格,顿悟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宇宙的“道”。我国高校进行武术教育,按照西方价值标准的规则和科学原理,追求超越人体自身的极限,注重学生的“技”表演外显,虽然讲授各种武术的来源、武术科学原理和武术哲学思想,但是在学生学习动静、虚实和刚柔兼济的武术技术过程中,教师没有讲授作为武术技术动作载体的“技”如何蕴含、反射中国传统文化的“道”,没有引导学生对中国武术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不注重学生在学习“技”的过程中对道的内在顿悟,不注重學生从“技”到“道”的转化,学生没有掌握辩证变化的中国传统文化,没有引导学生对武术文化的创新等。因而,我国高校武术文化传承教育,造成了“技”“道”合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应然”和“技”“实然”的错位。

4 改变我国高校武术教育“应然”和“实然”错位的对策

4.1 加强武术理论的研究

国家相关部门应该组织人员整理中国传统武术,研究各种中国传统武术技击动作的技击身体符号意义,探讨每套中国传统武术套路里凝结着武术先辈们的智慧和经验,探索每套中国传统武术套路里凝结着武术先辈们的“哲理”,研究每套中国传统武术套路中每套动作或动作组合韵藏的中国传统文化,剖析每套中国传统武术套路中的整体与部分、动与静、形与神、刚与柔和阴与阳等变化的辩证观,并对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挖掘中国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健身、养生、娱乐、竞技、表演、产业等功能。高校教师应该进行武术教育理论的研究,回归竞技武术套路到相应的中国传统武术本源,研究竞技武术和相应传统武术的对练,研究学生同时如何学习技击的传统武术和表演的竞技武术,研究在武术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参与武术的动机、如何培养学生参与武术的意识、如何引导学生领悟传统武术文化、如何引导学生提升自己的修为能力等,研究在武术教学中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等。

4.2 建立数据库和开发网络游戏软件

现在,世界进入了信息社会,高校应该利用学校人才资源和科研的优势,组织体育专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和计算机专家等,聘请各种中国传统武术的传承人和各个类别竞技武术的高水平运动员,利用武术科研的成果,建立中国各种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的技术技击符号意义、蕴含的传统文化的诠释、技击对练等数据库,建立附有中国武术的文字和声音解释、武术图片解读和视频展示的教学数据库,设计和开发各种传统武术、竞技武术对练比赛和传统武术文化比赛的武术比赛网络游戏软件等。

学生利用上课课余时间,通过武术教学数据库或武术比赛网络游戏,选择、学习自己喜欢的武术内容,教师上课开始部分,讲授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的功法和基本的技击动作,上课基本部分,学生发挥主体性,进行传统武术或竞技武术的技击对练,教师辅导学生技击对练、纠正错误动作、引导学生悟道、回答学生疑问等,完成传统文化教学任务等。

4.3 加强高校武术课程资源建设

为了传承与创新武术文化,高校应该把中国传统武术纳入体育课程内容中,至少应该把本地区的中国传统武术纳入必修的教学课程内容。高校武术教师应该进行再继续教育,通过国家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的组织,向各种中国传统武术传承人,学习中国传统武术,最少要求学会本地区的传统武术,掌握所教的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的技击技术,能够示范和组织所教武术科目的技术对练,领悟和掌握所教传统武术的思想哲理,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在武术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引导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从中国传统武术“入世”与“出世”两种思想观念[10],培养学生良好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等。高校教师加强教育能力的培训,掌握现代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在教学时发挥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结合的作用,能够高效地完成武术教育教学任务等。高校鼓励教师进行校内外武术教学交流,邀请各种传统武术传承人和武术理论家进行武术技击教学和诠释,组建各种传统和竞技武术社会团体,科学地安排和指导课外武术活动等。

5 结 语

我国高校是国家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

场所,被丢掉的中华民族传统武术的技击本质特征和传统文化底蕴的异化竞技武术,是我国高校武术课程的主要内容,而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统武术在教学上被边缘化,这造成了我国高校武术教育在技术教育、课程教学内容和文化传承教育的“应然”和“实然”的错位,影响了学生对武术的热爱和参与和传统文化的传承。为了纠正错位,加强武术理论研究,进行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之间的联系、武术技术技击符号意义及武术技击文化诠释等的研究,挖掘武术的功能;加强高校武术课程资料的建设,把传统武术纳入高校必修课程,坚持武术教师对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的培训,加大武术教师的教育能力的培养,建立武术教育数据库和设计武术比赛网络游戏软件等,满足学生对武术多样的需求,培养学生参与武术的兴趣,引导学生在学习武术的过程中领悟中国传统文化,希望传统武术文化得到传承与创新,学生现代人的素质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 杨杏利,赖秀龙. 应然与实然:地方高师院校课程结构理想与现实的错位[J].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9,29(2):147-149.

[2] 刘文武,杜杰,胡海旭.学校武术教育—定位、现状、对策[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5,49(9):64-68.

[3] 史友宽.少林武术生命力的历史形成与未来发展[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8,1(6):76-80.

[4] 习近平. 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N]. 人民日报,2015-11-04(002).

[5] 曾于久.武术本质论[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43(11):5-12.

[6] 易剑东.中国武术百年历程回顾—面向21世纪的中国武术[J].体育文史,1998(1-4).

[7] 邱丕相,王震.中国武术的回眸与展望[J].体育学研究,2018,1(3):55-60.

[8] 邱丕相.中国武术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4.

[9] 郭庆藩.庄子集释: 卷五[M].北京: 中華书局,1961:404.

[10] 於世海,陆小黑. 从文化哲学的视角反思当代中国武术的发展问题[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37(11):41-44.

猜你喜欢

武术教育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论武术教育对小学生素质教育的促进作用
论素质教育视阈下武术教育的作用
1978年-2015年武术教育研究成果分析
武术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探索
溶解度计算错误种种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