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科技金融发展的探索与思考
2019-04-22喻军王怡宁
喻军 王怡宁
摘 要:在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号召下,河南省加快科技金融发展有利于解决自身的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对于创新企业生产经营模式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基于风险投资的视角,总结了河南省近年来在科技金融领域所做的一些探索与创新工作,指出了河南省科技金融在发展落后、人才稀缺、融资困难、金融市场发展不完善等方面的问题,并结合河南省省情,就如何促进河南省科技金融和风险投资融合发展,提出了专项培育优质企业、加强政府引导、完善金融体系等一系列建议及对策。
关键词:科技金融;风险投资;科技创新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9)1-61-8
DOI:10.19345/j.cxkj.1671-0037.2019.01.011
1 引言
近年来,融合了科技与金融发展之道的科技金融,不仅在理论上得到大量研究,同时,从国家层面到各级地方政府,也在不断探索科技金融的实践与发展。在国内,赵昌文最早提出了科技金融概念,关于这个问题的研究,最初多集中于从产业经济学角度对科技金融的内涵和外延进行界定[1]。随着人们对科技金融概念的深入认识,更多的研究集中于从实证的角度,探索科技金融体系的构建以及科技金融效率等问题。例如,曹颢等从科技与金融相融合的角度,提出了构建评价我国科技金融发展状况的评价系统以及我国科技金融发展指数[2]。肖泽磊等以武汉市为例探讨了科技金融创新体系的构成要素,提出要构建相应的配套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以提高科技金融创新体系的运作效率[3]。齐岳等以天津市为例,讨论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科技金融效益问题[4]。余丽霞等以四川省为例,基于DEA模型探讨了科技金融结合效率。还有一些研究则集中于探索科技金融对其他产业结构的影响问题。例如,范修礼等基于中部六省的实证分析,研究了科技金融投入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5]。郭燕青等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探讨了科技金融投入对制造业创新效率的影响[6]。
风险投资是现代科技创新的重要推动力量,在美国90%左右的高科技企业受益于风险投资。从美国的硅谷到我国的中关村,许多经验已经表明,相对于传统的银行贷款,创业投资或者风险投资是更加适合科技创新的金融主体[7]。当今,风险资本既是培育高科技创业企业的重要投资主体,更是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本质上有两个主要任务:其一是解决企业融资问题,其二是解决科技创新企业的风险管理问题。而这两个问题的处理都离不开对风险资本的研究。陈作章等基于2011—2012年苏州市风险投资结构的分析,曾探讨了科技金融激励机制和风险补偿机制的创新问题。理论上对于风险投资如何与科技金融相融合的研究还不是很多[8]。
科技和金融一直是河南省发展的短板。近年来,随着“富士康”等一批高科技企业的引进,加上本土科创企业的发展,河南省整体的科技水平、科研创新能力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同时,在金融领域,河南省不断深化金融改革,通过“引金入豫”和“金融豫军”两大工程,促进了河南省金融产业的迅猛发展。为了更好地促进河南省科技与金融的融合发展,近年来,河南省紧紧抓住科技金融发展机遇,做了许多工作。例如,成立河南省科技金融服务在线平台,颁布《河南省科技金融“科技贷”业务实施方案》,开展科技贷业务,设立河南省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基金、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和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创业发展基金等。总的来看,近年来,河南省在科技金融与创业投资基金等方面做了积极探索,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风险投资领域,河南省的创投氛围还不是很浓,风险投资的基础还较为薄弱,资金来源单一,基金规模偏小,政府的财政资金占据了较大的比重。创业投资和科技创新还没有深度融合,科技金融的效率还不是很高。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认为有必要系统地梳理河南省科技金融与风险投资发展的近况,进而从风险投资的角度探讨风險投资在河南省科技金融发展中的作用与定位,以更好地促进河南省科技与金融的融合发展。
2 国内科技金融实践创新发展的最新趋势
随着科技金融理论体系的日臻完善,其对实际工作的指导意义越来越强。近几年,国内很多省市、地区都提出了大力发展科技金融创新实践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果。考虑到地理、经济等因素,本文选取江苏、广州、天津、上海为参考系,分析总结了这4个省市近年来在科技金融方面的尝试和创新,以期为河南省科技金融发展提供借鉴。
2.1 江苏省科技金融发展实践
江苏省作为国家促进金融和科技融合的唯一试点省份,近年来,在科技创新型企业申报、科技项目创立、科技人才引进、科技产品研发、科技园区规划和科技平台建设这“六方面”显示出全面性。截至当前,江苏省有64家科技小额贷款公司,526家创投机构(创业投资管理企业、创业投资企业、服务机构),229家中介机构(担保、服务机构)。这些金融机构的支持,为江苏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江苏省科技金融的发展主要围绕南京、常州、苏州、南通、无锡这五大城市,辐射连云港、镇江、泰州、扬州等地区。
2.2 广州市科技金融发展实践
早在2016年,广州市就成立了科技型企业新三板发展促进会,助推成长型、优质型的科技企业到新三板谋发展。仅2016年,就有85家企业通过促进会完成挂牌,募集资金3.33亿元,200家企业在广州市新三板成功挂牌。广州市还通过“创新创业大赛”“科创咖啡”“科创板”等为科技创新服务。科创板不同于新三板,是联动市、区并以政府为引导的市场化运作方式,按照企业的成长生命周期,提供创业项目—众创平台—科创板—新三板—主板的上升渠道;科创板主要是发挥政府在高新技术方面的政策资源优势,依托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的综合金融服务能力,对高新技术企业给予融资、企业规范等方面的服务。在风险投资领域,广州市政府积极发挥财政科技资金的杠杆、引导作用,在科技经费中设立信贷风险补偿资金池,积极补偿合作银行在为科技企业贷款中产生的损失。目前,首期合作银行有8家,包括中国银行、平安银行、兴业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等,合作银行将遵循科技企业贷款专营政策,为科技企业提供不低于10倍的补偿金额度贷款;风险补偿基金的起始资金为4 000万元。
2.3 天津市科技金融发展实践
近年来,天津市经济整体发展遇到了一些瓶颈,在当前经济转型困难时期,天津市也在思考如何加强科技与金融的融合发展问题,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例如,滨海新区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五年实施方案》《滨海新区科技创新券管理办法》等。同时,成立区域性科技金融服务平台(新区科技金融投资集团、中新天津生态城科技金融对接服务平台、科技成果转化交易市场)等。在创新投资领域,银行逐步扩大科技贷款规模,以成立科技支行、科技贷款等形式支持企业科技创新。浦发银行在天津设立总行级科技企业服务中心,北京银行、中国银行等在科技企业的集聚区设立科技专营支行,为科技企业融资实行专属金融服务。
2.4 上海市科技金融发展实践
上海市的科技金融发展一直走在前列。从2011年开始,上海就建立了“4+1+1”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即四大功能板块——股权投资、科技贷、资本市场、科技保,一个平台——支撑条件保障平台,一个机制——保障机制。2013年8月,上海市科技金融信息服务平台正式启动,为金融机构提供一站式查询政府和科技企业动态的服务,并有科技金融专员协同专家团队,与金融机构的信贷员共同提供线上线下的金融服务,通过此渠道的科技贷申请超过500项。针对科技企业存在资金不足、无担保、无抵押的情况,上海市后来又提出了“3+X”模式,推动银行、保险、担保机构开发了专门针对中小型企业的“履约贷”“信用贷”“微贷通”等产品,以支持企业的科技创新。
3 河南省科技金融与风险投资发展的一些探索与实践
新经济时代下,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有效支持,对推动区域经济增长以及科技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河南省在大力发展科技与金融的同时,也在积极探索二者的融合发展,并且在以风险投资促进科技金融发展等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实践工作。
3.1 政府参与搭建各类科技与金融服务平台
在科技金融领域,依托河南省科技厅,创办“河南省科技金融在线服务平台”。该平台可以双向发布科技型企业融资需求信息以及金融机构和创投机构投融资信息,实现科技企业、金融机构、创投机构的需求信息对接,较好地促进了科技资源和金融资源深度融合。在“投融资”领域,河南省人民政府金融服务办公室、河南省投融资协会共同创办了“河南省金融产品网络服务平台”,该平台主要由省级各金融机构、投资机构和中介机构参与,为省内需要投融资的各类大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由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主办的“河南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面向河南省中小企业发布权威的政策法规。同时,企业也可以利用该平台发布和查询信息,或者以该平台为中介,实现融资、技术转让等业务。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河南省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众创空间等各类创新创业孵化载体有220多家,基本上形成了一个覆盖全省的创新创业孵化体系。
3.2 出台促进科技与金融发展的政策法规
河南省各级政府部门主动出击,支持创办各类科技与金融平台,陆续出台了多项促进科技与金融领域发展的政策法规。例如,《河南省科技金融引导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河南省科技金融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关于创新机制全方位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的若干意见》《关于推进地方政府投融资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促进政府投融资公司改革创新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创新创业工作政策措施和关于推进金融资本与科技创新相结合政策措施的通知》等。这些文件涵盖了科技创新、金融发展、投融资以及风险基金等领域,有力地促进了河南省中小企业的发展。
3.3 多层次资本市场初步形成
近年来,河南省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正逐步形成。在主板、创业板、新三板上市的企业数量持续增加。据统计,截至2017年,河南省在境內外上市的企业总数达到了111家,在新三板市场,挂牌的河南省企业共371家,数量居全国第9位、中部六省第2位。中原证券成功上市并打通了融资通道后,其投行业务、融资融券业务有了长足发展,进一步发挥了金融对于河南省经济发展的助推作用。以中原银行以及郑州银行为代表的河南本土银行亦为河南省的企业提供了大量的银行融资渠道。除了银行体系外,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各类财务公司、担保公司、小微金融、小额贷款公司以及庞大的互联网金融为许多通过银行较难贷款的中小企业提供了融资便利。此外,随着中原股权交易中心的成立,河南省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基本搭建完成。中原股权交易中心为河南省区域性股权交易提供了一个独立于商业银行和沪深证券交易所、新三板之外的融资新平台。成立两年多的中原股权交易中心作为河南省唯一的“四板”市场,有力地促进了河南省本土实体经济以及中小微企业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底,在中原股权交易中心挂牌的企业已超过2 000家,挂牌企业数量在全国40家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中位居第12位。
3.4 设立政府背景风险投资机构引导风险投资发展
河南省高度重视风险资本对于科技创新发展的作用。近年来,河南省陆续出台了系列文件指导与规范风险投资。例如,《河南省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基金实施方案》《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省级财政性涉企资金基金化改革的实施意见》《财政部关于印发<政府投资基金暂行管理办法>的通知》等。2015年,由河南省财政厅、河南省科技厅、中原证券共同发起设立的河南省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基金正式成立,这是河南省首个具有政府背景的风险投资基金,基金成立后,根据发展实际,不断改革资金的投入方式,由初始的财政资金为主,逐渐引入社会资本,扶持“创新创业”投资企业(含天使投资企业)的设立与发展。基金主要的投资对象不仅包括河南省省级以上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也包括各类大学科技园以及众多的科技型小微企业。同时,重点扶持由国家“千人计划”、河南省“百人计划”等高端人才领头创办的初创期科技型企业。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底,河南省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基金已完成了对郑州大河智信科技股份公司、河南省锐达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等20多家初创公司的风险投资。
3.5 探索风险投资补偿机制
高风险性是风险投资的一个主要特征。河南省在探索风险投资的补偿机制方面也做了一系列工作。在政策层面,河南省出台了《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意见》等系列文件,探索通过设立河南省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改革财政资金运作方式,以参股方式参与投资,同时,引导各级地方政府、创业投资机构、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的资金支持处于初创期和成长期的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的发展。为了化解投资风险,河南省制定了《河南省科技金融“科技贷”业务实施方案》,通过建立科技信贷损失补偿机制,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贷投入,并且,由省级财政统筹资金对投资河南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创业投资企业风险损失给予一定比例补偿。河南省科技厅与工商银行河南省分行、中国银行河南省分行、建设银行河南省分行、中信银行郑州分行、中原银行、郑州银行等6家银行合作,签署了科技金融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合作银行将重点为已在河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库备案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贷款,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自身特点,放宽贷款限制。例如,贷款实物资产抵质押不高于贷款金额的30%,贷款利息不超过同期中国人民银行基准贷款利息的1.3倍。并且,如果贷款业务发生实际损失,河南省科技信贷准备金可给予不超过60%的损失补偿。这些政策的制定有力地提高了河南省风险投资的活跃度。
4 河南省科技金融与风险投资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通过对河南省科技金融与风险投资发展现状的总结得出,尽管河南省近年来在科技金融发展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短板,具体有:优质科技型企业数量少、中小企业融资难、风险资本市场规模小、高层次科技与金融人才短缺以及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等。
4.1 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落后
近年来,虽然河南省整体科技水平提升很快,但是,从统计数据来看,相比国内发达地区,还是有不小的差距,这一点在科技型创新企业的发展规模和数量上体现得更明显。截至2017年底,科技部发布了2017年“独角兽企业名单”,我国共有164家独角兽企业(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未上市公司),总估值超过了6 284亿美元。河南省没有一家企业上榜,总体上还是北京、上海、广州以及浙江居多。大数据调研发现,河南省的科技型初创企业多是紧跟科技发展潮流,真正做到原创性的还是比较少。当前,河南省科技与金融融合的现状是:一方面,资金并不充裕;另一方面,好的原创性科技项目太少,导致一些急于寻找投资机会的风险投资基金找不到优质的投资项目。
4.2 大多数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有难度
尽管河南省为改善科技型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微科技型企业的融资问题做了许多工作,但是,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企业的“融资难、融资慢、融资贵”问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银行以及各类融资机构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准入门槛过高。即使是河南省科技金融融资平台的“科技贷”“科技保””业务,其主要的支持对象也是河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库中备案类型为A类的企业。而许多银行、金融机构支持的对象也只限于那些有订单、有产品、有市场、现金流充裕的科技企业。但是,很多处于初创期、尚未产业化的科技企业显然难以达到这些标准。目前,各类融资平台除了融资门槛高以外,另一个问题就是贷款的规模偏小,难以满足部分企业的融资需求。
4.3 风险资本市场规模小,风险投资不活跃
目前,国内创投基金分为PE基金、VC基金、天使基金、产业基金和政策引导基金。数据显示,大部分投资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等地区,创投基金在河南省的投资案例数和投资额相对较少。例如,2015年的PE投资,北京和上海分别有652例和407例,河南省只有60例;2015年的VC投资,北京和上海分别有1 042例和601例,河南省只有30例。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公布了一组最新数据,截至2018年2月底,全国私募基金的总规模首次突破12万亿,已登记的规模超100亿的私募股权基金共47家,规模在50亿~100亿、20亿~50亿、0~20亿的分别有66家、174家、3 151家。其中,已登记规模在0~20亿的河南省私募股权基金有19家,私募基金管理人117名,管理基金数量184只,管理规模494亿元。根据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国创业风险投资发展报告2016》统计数据,2015年河南省有创投机构16家,管理资金规模大多在2 亿元以下,从投资机构数量以及规模来看,和发达地区存在很大差距,即使和周边的省份(如湖北)相比,河南声的VC市场也是体量较小。总体来看,当前河南省的创投氛围不浓,创投基金基础较为薄弱,风险投资体量小、活跃度不够。
4.4 高层次科技与金融人才短缺
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科技的發展,全社会对于科技与金融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和北上广等发达城市相比,当前,河南省在科技、金融领域,既懂科技又懂金融的高层次人才严重匮乏,这一现象也是制约河南省科技金融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伴随着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河南省互联网科技与金融人才的缺口也在扩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分析起来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河南省本土人才的流失,造成了河南省科技与金融人才池不够大;二是对于科技型、金融型人才重视程度不够,缺少BAT这样的企业,人才引进的力度不大,在科技与金融人才培养方面投入不足等。
4.5 地区间科技金融与风险投资发展不均衡
近年来,河南省科技金融发展有所加快,不过其发展过程还存在不均衡问题。首先,就河南省科技型企业的分布来说,从河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库中入库的科技企业名单可以看出,河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大多位于郑州、洛阳、开封等地,其中郑州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占据了绝对优势。其次,在风险投资领域,一方面,地方主动性发展意识不强,地方科技金融的发展滞后于郑州;另一方面,郑州、洛阳、开封等几个中心城市的“虹吸”效应,不断将周围地市的资金、人才等资源吸引过来,导致全省科技金融与风险投资发展不均衡。
5 促进河南省科技金融与风险投资发展的策略与建议
5.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营造科技金融与风险投资发展氛围
首先,在政策法规方面,制定激励企业科技创新的税收政策以及企业研发费用减税等方面的政策。河南省要研究创业风险投资和产业投资各个发展阶段的特点,关注风险投资的盈利条件,据此制定相应的财政支持、税收鼓励、信贷担保和采购扶持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其次,在金融配套服务方面,河南省可以学习借鉴科技金融发展较好城市的做法,例如,深圳市的“科技企业全成长过程的综合金融服务链”、苏州市的“科技金融超市”等,发挥郑州区域金融中心的作用,主动利用政策引导、资金参股和风险补偿等手段,鼓励各类创业基金、风险投资基金进一步投入到科技创新领域中。通过政企齐参与,共同打造河南省“科技+金融生态圈”。最后,要在全社会营造科技金融与风险投资良好发展的氛围。由于目前业界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以及创业基金的界定还存在争议,这些界定又事关企业是否能够享受到税收的减免以及政府的财政支持等政策,针对此,政府可以从实际出发,出台更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政策,对风险投资基金、创新型企业风险以及研发准备金等给予更多保障。
5.2 发挥政府在科技金融与风险投资发展中的作用
科技金融的主要参与者有政府、非盈利组织、企业以及社会中介等,从全国各地发展实践来看,政府在其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在风险投资领域,虽然政府不是主体,但是由于河南省的风险投资发展缓慢,社会、民间资本参与度低,因此,在起步阶段政府要更多地参与其中。近几年,河南省通过设立“中原科创基金”,有力地以国有资本撬动了民间资本进入创业投资领域。借鉴其他地区的做法,河南省可以继续在如下几个方面尝试。
①继续实施“科技贷”,并适当地扩大规模。“科技贷”是河南省科技厅科技金融服务平台为全省科技企业量身推出的一项融资业务,自2016年启动以来,先后累计为全省60余家科技企业提供了金融服务,累计贷款2亿多元,有效地缓解了部分企业的融资难问题。
②设立河南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发展基金,利用基金积极引导科技初创型小微企业的成果转化。同时,尝试设立重点专项基金,重点扶持河南省的重大科技成果项目的转化、新型研发机构以及体量较大的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
③继续提高河南省金融服务水平,开展以创业投资主体为对象的各种咨询服务,发掘并推荐创业投资对象,为开辟创业新空间提供金融服务。同时,支持各类金融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使其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投融资、上市推荐以及创造性金融产品服务。
④学习杭州模式。科技型中小企业往往由于自身条件限制,无法从传统的银行融资中受益。为此,杭州市比照“硅谷银行”模式设立了“杭州银行科技支行”,提出了“银行+担保+额外风险收益补偿机制”模式。河南省也可以成立专门的“科技银行”,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基准利率贷款,同时,担保机构对贷款实行优惠的担保措施,政府提供风险补偿,并根据绩效给予奖励,通过这种机制真正实现金融对科技创业的支持。
5.3 构建多层次风险投资网络,完善风险资本退出机制
当前,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开放,更多的风险资本正在进入实体经济中,尤其是在科技创新领域。河南省应充分利用建设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以及郑州金融中心等发展机遇,考虑更加多样化的资本来源,吸引更多的风险资本。例如,政府财政拨款、直接投资或者政府担保的银行贷款;个人资本;机构投资者资金,包括保险金、各种福利基金、养老基金以及金融财团等;境外投资基金;私募证券基金等。
一个成熟的风险资本市场必须要有完善的退出机制,完善的退出机制可以让创业资本自由出入,从而为市场提供持续的流动性,进而保证市场的创业投资资本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河南省在完善风险资本退出机制上,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是可考虑完善河南省的产权交易市场,使风险资金的股权能在这些市场进行交易;二是充分利用区域性中小企业产权交易市场试点,开辟股权投资进出的多通道,为风险资金的退出创造更多的途径;三是支持企业间并购,对于达不到股权转让要求的风险企业,政府可以以减免税收、给予优惠政策等形式,支持风险企业间相互兼并。
5.4 强化风险投资在科技金融发展中的作用
融资难问题制约着科技企业的长足发展,传统上的科技金融融资渠道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政府主导,建立基金或者母基金,以财政资金带动民间资本进入科技企业;二是构建多样化的企业股权融资渠道,具体包括股权投资、多层次资本市场、科技贷款、科技担保、科技保险以及科技租赁等。而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又给科技金融搭建了新的投融资平台,以“投融界”“36氪”“中国风险投资网”為代表的一大批网络投融资平台纷纷成立。这些平台通过线上产品服务和线下融资促成两条主线同时运行,一方面为投资人提供投融资信息筛选、匹配、推送等信息服务;另一方面也为有融资需求的创业者提供专业服务,包括融资之前的项目梳理、方案策划、项目估值、资料形成等。河南省要加强政府引导,探索财政风险基金支持模式,支持创立形式多样的风险发展基金,鼓励民间风险资本参与科技创新投资,鼓励利用国内外风险资金壮大河南省的创业投资,最终汇聚全社会的各种资金构成一个多层次的科技创新投资网络。
5.5 壮大科技企业群体,开展专项培育
河南省政府和相关的科技金融服务中心应该积极倡导大众创业,开展以创新创业为主题的研讨会和企业交流会,大力宣传科技企业融资新途径、新优惠,设立众创平台,引导社会大众创新就业模式及科技企业转型生产经营模式,为培育科技龙头企业源源不断地注入生命力。具体而言,河南省应以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辐射中心,形成“一区多园”的科技金融创新集聚区。以此为支撑,在建立高新企业后备军的基础上,设立专项资金,建设一批专项培育机构,支持科技企业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研发更多科技金融创新项目,促进河南省科技企业健康发展。
相关政府部门在关注科技型企业数量的同时,更要注重企业科技创新的质量,要成立专项资金,重点扶持一批发展较快的、有潜力的初创企业,使其做大、做强,力争在3年内,培育出河南省自己的“独角兽”企业。另外,在大力培育初创企业的同时,更要对处于成长期的企业给予持续支持,推送更多的企业进入河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库内,从而为这些企业后期的融资提供机会。
5.6 大力引进与培养科技与金融人才
当前,从全国范围来看,国家的经济升级正触发不同地区的人才争夺战,相较于北上广以及沿海发达地区,河南省在这个争夺战中更要有所作为。一方面,提高“引才”力度,精准化引进急需人才。相较于西安的“23条”、武汉的“落户新政”、长沙的“人才新政22条”、成都的“蓉漂计划”,河南省各地对人才引进的力度还远远不够。要进一步制定、完善科技与金融高端人才的激励机制,用更好的政策和更优的环境,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来河南。另一方面,加快科技与金融人才的培养。要充分挖掘本省高校的潜力,扩大科技与金融专业学生培养规模。实施校企合作,多层次、多举措。提高河南省科技与金融人才的培养质量。同时,继续实施并扩大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的支持计划,发挥高校科研主力军的优势。
5.7 推动河南省区域间科技金融的协同发展
河南省应以中原城市群以及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为契机,发挥郑州科技金融的龙头作用,深化区域科技金融合作,努力促进河南省各个地区科技金融的发展。一方面,加快实施河南省城市群建设方案,加快郑汴、郑许一体化进程,推动郑新、郑焦深度融合,提速大都市区建设。充分发挥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成果轉化引导基金的示范作用,积极促成一批创投机构或创投资本合作项目落户落地等。另一方面,加快河南省城市群科技金融服务一体化建设步伐,建立城市间的协调机制,加强联动能力。统筹省级金融资源在各个城市的分配,统一规划河南省城市群科技金融资源的开发、科技金融设施配套等。
参考文献:
[1] 赵昌文,陈春发,唐英凯.科技金融[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曹颢,尤建新,卢锐,等.我国科技金融发展指数实证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1(3):134-140.
[3] 肖泽磊,韩顺法,易志高.我国科技金融创新体系的构建及实证研究:以武汉市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18):6-11.
[4] 科技中小企业科技金融效益指数研究:以天津市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8(24):57-64.
[5] 范修礼,蔡正旺.科技金融投入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基于中部六省的实证分析[J].金融经济,2018(22):75-77.
[6] 郭燕青,李海铭.科技金融投入对制造业创新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J].工业技术经济,2019(2):29-35.
[7] 肇启伟,付剑峰,刘洪江.科技金融中的关键问题:中国科技金融2014年会综述[J].管理世界,2015(3):164-167.
[8] 陈作章.科技金融激励和风险补偿机制创新与效果:基于2011—2012年苏州风险投资结构的分析[A].中国软科学研究会.第九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中国软科学研究会:中国软科学研究会,2013:14.
[9] 方茹.我国科技金融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时代金融,2017(27):27-35.
[10] 曹华东,徐文洪.河南省科技金融发展现状及对策[J].创新科技,2013(7):20-21.
[11] 杨存亮.河南省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方略解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0(11):6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