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数字教材规模化应用促进信息时代的“课堂革命”

2019-04-22

广东教育·综合 2019年3期
关键词:课堂革命规模化数字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提高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们应该抓住机遇、迅速行动,以更高远的历史站位、更宽广的国际视野、更深邃的战略眼光,对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进行超前部署,使基础教育的发展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培养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聚焦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教育信息化被赋予了新的使命,我国教育信息化从1.0时代进入了2.0时代。在2.0时代,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系统性变革的内生变量,必将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发展,推动教育理念更新、模式变革、体系重构。我们应以舍我其谁的使命感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加快推进基础教育与信息化创新发展,构建基础教育发展新生态。

一、立足教育信息化2.0时代,构建基础教育发展新生态

2018年,教育部印发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要“推动三个转变”“创新三个模式”,即从教育专用资源向教育大资源转变、从提升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向全面提升其信息素养转变、从融合应用向创新发展转变,努力构建“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服务新模式、探索信息时代教育治理新模式。基于新时代、新定位的要求和新技术的优势,我们提出了“广东新时代新教育”的构想,从“新学校、新课程、新课堂、新教师、新学生、新家长、新评价、新治理”八个方面着手构建广东基础教育发展新生态。

构建广东基础教育发展新生态,是广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具体行动,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广东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中心工作。因此,教育信息化的工作重心必须要从重视技术,转到教育教学的创新和人才培养的轨道上来;从重视基础条件和普及性应用,进入以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服务模式和教育治理模式创新为重点的2.0时代。我们要紧紧围绕这个中心开展工作,支撑、引领构建基础教育发展新生态。

二、以实现“课堂革命”为目标,推动数字教材规模化应用

基础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基础教育信息化是教育信息化的重点。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是融合创新,融合创新的重点在课程与教学改革,难点在课堂改革。为此,广东省教育厅高度重视数字教材规模化应用全覆盖项目,并将其作为广东省今后几年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点抓手之一。数字教材规模化全覆盖项目不是一个简单的“购买资源”项目,而是一个“提质”项目。数字教材跟纸质教材一样,不会自然而然地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要看“谁来用、为什么用、怎么用”,这就涉及应用者的培训、应用的模式、应用的效果等因素。因此,提质要从应用者着手,改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师应用水平是关键;提质要从应用模式入手,要用数字教材“教”,而不是“教”数字教材,深入研究并建立基于数字教材的新型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是核心;提质要从规模化、常态化应用入手,不只是公开课用、部分教师用、偶尔用,而是常态化用、规模化用,建立持续性应用激励机制是重点。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各地各学校要紧紧围绕“提质”这个目标,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工夫。

(一)要以实现“课堂革命”、建构“新课堂”为目标

国家《教育信息化“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出,要将课程与教学放在信息化大背景下进行设计和推进。课堂是课程的具体体现,是立德树人和培养人的主阵地,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主战场。“物不因不生,不革不成。”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指出,课堂革命是一场心灵革命,一场观念革命,一场技术革命和一场行动革命,革命是颠覆性的。素养导向、学生发展为本、技术支持的深度学习、富媒体资源促进个性发展将成为新课堂生态的重要特征,而这些都离不开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支撑。从芬兰、美国、新加坡、韩国等国家的课程改革和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来看,富媒体教材资源的应用已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趋势;从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特等奖、一等奖成果来看,信息技术的融合已经成为主流。推进数字教材规模化全覆盖项目,就是要将改革落在基础教育改革的主战场,要破解教育改革和信息化应用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要向课堂要质量。因此,各地各学校在推进数字教材规模化全覆盖项目时,一定要在这一点上达成共识:数字教材项目不是一个资源项目,而是一个教学改革和创新的项目,要在内容重建的基础上,强化课堂教学流程再造、模式创新、目标重建,推进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革命”。

(二)要以提高教师应用水平和信息素养为关键

教师是教育教学的关键,是教育理念和课程目标的实现者,是课堂革命的“代言人”。教师的信息素养和应用水平是整个项目取得成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项目的落地要在教师培训培養上舍得投入资金、人力和时间,在培训内容上要理念、模式、策略、技术操作、案例示范等全方位涵盖,在培训方式上要线上线下相结合、专家引领、实践指导和技术服务多样化运用,在技术支撑和服务上要7×24不间断持续,绝不可以启动仪式轰轰烈烈、人声鼎沸,过程实施无人过问、无处可问。各地要结合实际,组建应用和技术专家团队,分级、分学科、分不同应用模式开展线上线下的全员培训,让每所学校、每个教师都了解、掌握数字教材应用。项目组也会在丰富培训案例、培养实践型专家团队,以及提高应用平台的易用性、开放性和资源丰富性等方面不断优化,让教师真正感到易学、易会,有用、好用,充分体验到信息技术带来“课堂革命”的获得感。

(三)要以实现应用全覆盖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指出,到2022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即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这就意味着,信息化应用不是几个人的事,也不是一时一课的事,而是需要全体学校、全体教师、全体学生都用,常态用、持续用,才能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整体创新,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信息化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近二十年来,基础教育信息化投入巨大,基础条件不断完善,新型教学模式不断涌现,成果不可谓不丰硕。但从现实来看,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的效果、效益远远不如医疗、金融等其他领域。为什么?教育教学理念不改、可持续应用机制不建、“公开课现象”不破,信息化应用就不能进入课堂改革“主阵地”和“深水区”,就难以产生效益。数字教材规模化全覆盖项目,不仅强调应用,还强调规模化和全覆盖,就是希望用先进的技术,用互联网的创新思维,让这种革命不仅仅在城市发生,更在广大农村地区和学校发生,让这种革命不仅仅是在某一所学校、某几节公开课上发生,而是在主战场、规模化、常态化、持续性的应用中发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优质资源的效用,全面提升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切实消除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水平差距。

三、守正创新、协同推进,因地制宜促创新发展

数字教材规模化全覆盖项目是指向基础教育发展新生态、实现“课堂革命”的教改提质项目。显然,这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教育教学理念重塑、结构重组、内容重构、流程再造、模式重建。因此,在项目的推进过程中,要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

(一)守正与创新的关系

这是新时代谋划任何一项教育工作都必须考虑的首要关系。谈起信息化,变革与创新必然会被特别强调。之所以被特别强调,是因为时代在发展、环境在变化、技术在进步,教育绝不能故步自封,绝不能对外部世界的变化熟视无睹,躲在“象牙塔”里“我行我素”“孤芳自赏”,必须因时而动、应势而变、顺势而为,积极主动做出改变,才能响应“育时代新人”的号召,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这种创新不仅涉及内容、方式,还涉及理念、制度等,需要有改革的勇气,还要有改革的激情和改革的智慧。在这里,尤其要强调“守正”。“守正”就是要坚守正道,把握事物本质、遵循客观规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教育作为培养塑造人的活动,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沉淀了许多思想精髓和核心要义,有许多不变的坚守。无论时代如何发展、社会如何变化,教育都必须要有自己的定力,要坚守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坚持立德树人,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一切教育工作的标准,培养有家国情怀、责任担当和国际视野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坚守人的成长规律和学科发展规律,坚持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要坚守教育的公益属性,不论是哪种类型、哪种形式的教育,都绝不能成为纯粹逐利的市场行为。

(二)统筹与协同的关系

数字教材规模化全覆盖项目的实施涉及教育内部和外部的多个部门,广东省教育厅基础教育与信息化处牵头和统筹,负责制订方案、明确应用服务需求、部门协调、项目监测等;教育技术中心负责网络保障、应用平台等技术对接和培训的具体实施,以及整合全省电教、信息化部门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技术保障、资源的互联互通;教研部门负责研究基于数字教材的应用模式、教学创新,为变革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方法、实现课堂革命提供实践指导,组织开展应用骨干教师队伍培训和在线教研活动,以及示范校的培育等。企业作为数字教材的整合平台和应用服务的提供商,除了提供包括数字教材、应用平台、培训、不间断运维服务外,还需要不断迭代和优化应用平台,组建数字教材应用研究院和专家团队,为项目实施提供理论指导和示范应用成果提炼,组织开展示范校、示范区、示范案例的培育和推广。各地也应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和统筹项目的实施,电教部门和教研部门紧密配合,做好支持。尤其各地教研部门要高度重视,深度参与其中,将数字教材应用作为推动课程改革、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主动适应信息化带来的挑战,研究和探索信息化环境下教与学改革的新思路、新模式和新方法,指导广大教师用好、用活数字教材。

(三)规模化与特色化的关系

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异,要“百花齐放”“各美其美”,而不要“千人一面”“如出一辙”。无论是学生、教师,还是学校、地区,都有其独特性。没有多样性和个性化,“千篇一律”的教育是可怕的。改革就是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关于数字教材的应用,也要遵循从模仿到适应再到创新的应用过程,从“点点用”到“改改用”再到“创创用”。

“点点用”就是基于数字教材、应用平台以及问题解决、主题探究、翻转课堂三种模式,教师们用平台设计好的结构化流程,把内容和教学活动组织起来开展教学活动。尽管模式是新的、内容是新的,但由于优化了流程结构,能显著降低教师们学起来、用起来的“门槛”。

“改改用”就是將数字教材和省资源公共平台上的资源、各地资源平台上的资源以及互联网资源连通,教师在此基础之上,改资源、改活动、改内容,在不影响教学理念和模式的基础上,使教学更符合地方实际和校情、学情,更有生成性。

“创创用”就是利用应用平台,根据区域、学校、教师的优势和特色,科学改变应用平台的活动流程,构建出更多样、更丰富的教学模式,甚至实现跨学科、跨学段的融合创新。

因此,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教师们不仅要多用、用好,还要大胆用、创新用,用出自己的经验和特色来。各地要因地、因校、因人制宜,在实现规模化应用的基础上,培育区域、学校优势和特色,打造一批示范学校、培养一批骨干教师。

新时代催生新教育,新技术构建新生态。我们要认清新时代基础教育与信息化的新使命,用新思维构建广东基础教育发展新生态,把高质量的教育作为目标和追求,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践行“两个维护”,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敢于创新、大胆实践,为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广东基础教育的创新发展,注入新活力、开辟新局面、续写新篇章、铸就新辉煌。

猜你喜欢

课堂革命规模化数字
益林中草药 初现规模化
规模化育肥羊场免疫程序的探讨
从细微处做实小语“课堂革命”
规模化猪场暴发PED后的快速稳定策略
浅析如何在《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课程中推行“课堂革命”
浅谈APP学习软件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为明天的课堂做准备
隧道LED照明规模化应用研究
成双成对
数字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