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2019-04-22邓力
【摘 要】本文从思想,教学,校园环境,物流服务,职业指导,心理健康和诚信等方面分析了影响大学生思想素质的不和谐因素及原因。从这些方面,证实了加强大学生思想文化宿舍是一项奉献的任务和目标。本文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出加强思想观念教育,和谐教育环境,人民定位,法治建设和谐校园的思路。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和谐校园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8-0061-02
一、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高等教育机构的主体是大学生,他们是最活跃和最重要的元素。“和谐校园”的关键是大学生思想、生活、学习是否和谐。这也是大学不可避免的任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到和谐校园的更大实现。校园的和谐反过来又影响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两者相辅相成,相互支持。
1.校园和谐是良好思想道德形成的基础。
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与学校的发展和学风建设有关。也与中国社会文明的未来、社会氛围和社会主义事业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在当今社会,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形成受到诸多主题和客观因素的影响。和谐校园,让学生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净化不良风气,提高缺陷大学生的人格与道德,引导学生形成对世界的正确的观点,提高人生观与价值观。和谐校园的建设对待大学生来讲是有利无弊,对我国的各项事业建设以及未来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2.校园和谐是智力和潜能开发的源泉。
苏霍姆林期基相信:“在学生心中深处,有成为发现者、研究人员和探险家的愿望。”而这种“愿望”必须成为现实,需要接受学校教育和和谐校园文化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学生内心的愿望达到最大程度的实现,使得大学生成为一个睿智的发现者,不懈的研究者,开明的探索者。
3.校园和谐是身心健康发展的保证。
现在的人们的生活田间不同往日,中国的改革开放让大家富起来了。所以现在的生活在象牙塔的大学生,甚至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父母出于溺爱,不让他们做任何的事情。很多大学生吃垃圾食品,不注重锻炼,身体肥胖却不自知。民主与法治,公正与正义,诚信与友谊,稳定与秩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校园是健康发展的保证大学生身心健康状况,另一方面,如果校园内发生陷阱,有骚乱,打架,赌博等事件,破坏了校园内的教学秩序和工作秩序,我们如何谈论学生的身心健康?良好的身体健康和心理是大学生成长的基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与校园的和谐密切相关。
二、影响构建和谐校园建设的因素
1.人际关系的不协调,影响和谐校园建设。
大多数学院和大学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社会差异导致学生之间有着非常显著的差异。其中一些学生来自沿海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的高收入家庭。他们优越的经济条件实际上会使他们在学校的社会地位得到提高,拉开了他们与偏远落后地区来的农民子女的距离。而校园这种“贫富不均”的现象其实是因为社会“两极分化”现象所导致的,这对大学生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形成有着非常不好的影响,也是人际关系的重大误导因素。
2.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影响和谐校园建设。
传统的应试教育体系是以考试为基础的,它的缺点是会压抑学生个性,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要想让应试教育过渡到素质教育,就必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经常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参与、自主体验,找到自己的兴趣,培养自己的爱好,以此来取得一些更新奇的成果。然而,这一观念还不完善,用人单位更多的是“重文凭轻能力”,这实际上是一种误会。这一不和谐因素在社会转型期的大学校园中还很普遍,而这种思想观念很容易会束缚和谐校园的建设。
3.大学生心理问题日趋突出,影响和谐校园建设。
大学生校园生活的来临,会对他们的生活环境和人际关系带来巨大改变,同时他们自身也有很大学业压力,甚至家庭环境等因素也会导致大学生感到不安,导致焦虑、紧张等情绪萌生,这样会影响大学生自信心的形成,有时也可能会导致他们产生自我否定的心理问题,当学业成绩、就业等问题不顺心时,也可能导致大学生产生一系列的心理疾病。研究发现,学历的越高,压力越大,逐年上升的心理问题学生正说明者大学生心理问题日趋严重,是影响校园和谐发展的巨大隐患。
4.校风校纪和高校治安形势严峻,影响和谐校园建设。
如今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大学校园也随之受到影响和冲击。一个方面高校可以被看作一个庞大的有形市场和潜在市场,校外团队当然绞尽脑汁想要分一杯羹,另外就是校园内的部分成员也往往会被外部社會人士的“糖衣炮弹”选中。将校园与社会在暗中联系起来,在这种背景下,高校往往因为经验不敌社会而损失惨重。大学校园也的确不是绝对安全,情感、人际关系、信仰危机等等都潜伏在校园,这些潜在的危机一旦积攒到爆表,就会呈现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我国的高等教育可以说还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校园管理仍然是我们最先要面临的障碍。
三、构建和谐校园的对策
1.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改善思想政治工作。
要从实际上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是当务之急。社会是一个纷繁多变的整体,其中难免有邪恶与黑暗,对待这些恶势力,我们势必要打压打击,不能让这些不利于祖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邪恶势力渗透到下一代。大学生是祖国的建设者,更需要净化其思想道德与世界观。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还要充分认识学生的思想状况,主动关心学生,及时化解矛盾,加强热点和难点问题的定位。积极理性化情绪,积极解释疑惑。只有这样才可以将学生的正面情绪和情感引导出来,对同学之间的和谐相处,师生之间的正面合作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效果。信任学生群体,建立和完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长效机制,保持稳定。进一步加强学生管理干部队伍建设,切实提高学生管理干部队伍素质,对学生和组织团队进行良好指导,积极引导。这要求政治思想工作者不仅要关注学生干部的工作,还要提高学生干部的工作能力,降低学生干部的姿态,让学生干部与普通同学之间形成对等的平等关系,没有谁高人一等,也不能因为自己的干部身份就目中无人,与同学不和谐,向学生干部树立环境育人的思想观念,创新完善管理制度。和谐共处是引导学生之间的良好相处以及和谐校园实施所不可缺少的。
2.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
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缓解教育供求矛盾。一方面高校要争取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经费支持和补贴,争取让真正贫穷的同学最大可能的享受到国家的补贴和福利,随带学习学业有更大的学习兴趣,平衡贫困学生的自尊和内心,给他们爱的支持和情感。在另一方面,有必要重组和整合现有教学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并在同一时间,进一步优化了系统的教学课程和教学内容,改革方法和教学手段和促进教育水平,力量,现代化,规模和交流。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优化和完善教学内容,坚持教学内容的多样化和精细化,不要搞形式主义故弄玄虚,争取以学生听得懂,听的有趣为主,增加专业课的专业性学术性,大学生有更多的接受专业知识的能力。坚持并进一步完善教学新布局。促进师德和教风的不断优化,这是教学目标的最重要的一方面,也是当今大学教授的改进方面。
3.整治校园环境,丰富校园文化。
校园及其周围环境的治理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稳定和谐的学校周边环境才可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坚决杜绝不良场所在学校周边的建设,不良社会人士的联系。要尽早发现影响学校和公共安全的稳定性的问题,并采取具体措施,及时做到早发现,早解决,并保证决策的执行质量和效率系统的决定。维持学校及其周边地区公共秩序的稳定需要长期考虑。这是一件工程巨大的制度整治,需要从根源抓起,从根本上将大学学校周边的环境进行缓解和清理。从目前来看,我国高校基本实施了后勤改革,实现了社会化和商品化。学校后勤工作的实施,为同学们的基本正当权益做了最好的保障,让学生吃了定心丸,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更顺利的促进学生学校的和谐建设。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后勤工作是保证教学和科学考察良性发展的硬件。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解决粮食问题和学生宿舍,紧张的学习活动,供水和能源不足,粮食价格和没有质量保证的供应,并避免由小问题引起的大问题。后勤工作是真正的人文主义关怀,也是最好的最大限度的尊重学生,为学生提供人文主义关怀,是学生感受到国家和学校的和谐,促进和谐建设。安全教育永远是高校应该进行的常务工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高校应该结合自身实际,将安全教育纳入常规教学过程中。
4.以人为本,深化后勤改革。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面临学业、经济、情感和就业等问题时,大学生的压力也在不断增加,并有可能在学习、生活和人际沟通当中的出现心理问题。就目前情况来说,我国的高校的后勤改革都进行的很好,社会化和市场化得到较好的实现。学生们的需求也更多,自身也学会了比较和选择。对学校和周边环境有了自主选择性,谁好才选谁。把学生流向周边环境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校内有关机构的服务和管理,还不够理想。只有将服务变得更加高效,优质,学生才更有可能愿意留在校内。
首先,加强后勤社会化改革。后勤是硬件,只有保障后勤工作良好运行,才能保证教学、科研顺利开展。更何况加强后勤社会化改革,使学生的衣食住行不再尷尬、学习活动环境也得到一定改良,可以减少微小问题造成大后果的情况。
其次,人文关怀,以人为本。对学生到理解、尊重、爱护、关注。知悉他们的实际需要、遭遇的困难和疾苦,只有这样,他们的才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愿的去参与管理教育的各项活动。
5.健全大学生就业指导和心理健康服务。
因为现在的大学生缺乏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律的能力,学校管理强调连贯性、统一性和规范性,容易产生自我约束和自律之间的不和谐。大学生已经是成人了,他们要为自己的年龄和所做的事情负责,况且,成年不久的大学生对待自己的未来的规划可能并不清晰,他们的压力很大,可是惰性也很强,打败这个惰性就成了一名成功人士,然而往往大家被打败的,是自己在荒芜中挣扎,也就是无所事事每天生活在压抑和不安中,却偏偏不去上进努力。大学生是缺乏社会和家庭的安全感的一个群体,学校的设施的完善,人文主义的关怀,才能让大学生真声体会到有爱和关怀。学校只有将自己的规范制度以及关怀做到实处,才能言行一致,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安全感,才有利于促进和谐校园的进一步建设。
首先,关注贫困学生。我们要密切关注帮助贫困学生,努力解决贫困学生的实际困难。做到尊重、爱护、关心他们,真正帮助他们解决掉遇到的困难,让他们感受到学校家庭的温暖。
其次,让学生正确区分开爱与友谊的不同。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他们解决学业成绩、职业选择和友谊、健康生活和爱情等具体问题,引导他们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信条,面对困难和挫折,可以时刻保持冷静。
再次,对大学生进行经常性的就业指导。建立以主管部门为首、各职能部门相互配合、各级学生工作部门进行落实的毕业生就业运行机制,真正做到落实机构、人员和工作。运用信息化技术优化就业服务的质量,对就业政策和就业形势的宣传教育进行加强,让毕业生就业管理与服务得以实现自动化,成立就业信息库,让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更好的相互了解,保证毕业生的就业得到优质解答。对择业技巧的指导进行加强,帮助毕业生更好的融入职场,学习文明礼貌和语言交流的技巧,使学生的择业能力得到切实提升。
最后,对心理健康服务机制进行完善。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进行加强,实地研究,找出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方法。不同年龄、年级、层次的大学生有他们不同的特点,开展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可以赋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目标、任务和内容内在的逻辑性、一致性、针对性和系统性;同时应该以专业人士为重心加速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将其常态化,基于辅导员来进行,以大学生心理学会为砥柱,实现立体教育,完善这种模式。系统的探讨多元化、亚文化、网络文化对青年心志潜移默化的改变,创造出真正合大学生口味的心理环境与文化环境,这必然会要求高校心理健康不断发展,不断提升。
6.依法治校,增强依法管理意识,共铸校园诚信。
虽说学校管理一直在强调一致性、统一性、规范性,但很明显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能力一直以来都很差。经常出现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矛盾。如今大学生法律意识,校方管理中一些做法又有法律漏洞,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经常因此产生矛盾。再加上高校中教育者、管理者经常信口雌黄,无法有理的对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甚至产生相反的效果。至此,我认为我们应强化学生的诚信和责任意识、增强依法管理意识,从而改善管理乱象,构建出健康,和谐的校园。
一是增强学生的诚信和责任感。诚信是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大学生诚信教育理应放在一个突出的位置。应用有效手段让大学生始终记住自己是一个高质量的社会群体,让他们对社会、他人和自己都具有更强的责任感,使大学生成为诚实守信用的榜样。
二是依法治校,对依法治校意识进行加强。依法办学就是法制化、科学化、制度化学校治理,对高校的管理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强化学生的法治观念,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习惯。以落实学生法律法规定为重点,以诚信建设为依法管理的龙头工程,同时落实依法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树立校园法治观念,促进公平和团结,公正。建设诚信校园。
参考文献
[1]杨德东.创建和谐校园,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J].高等农业教育,2005-11,11.
[2]杨平.维护高校稳定,构建和谐校园[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12,4.
[3]郝南.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和谐校园[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2005-9,3.
[4]夏德慧,田建军.创新管理机制,构建和谐校园[J].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04.
[5]汪新科,胡信勤等.论和谐校园的安全基础[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12.
作者简介:邓力(1980年2月—)男,湖南湘潭,汉族,史学硕士,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2012年评为讲师,工作至今在省级刊物发表论文三十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