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理有据文自高

2019-04-22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赵括秀才事例

文题亮相

有一句古语说:“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有人说,这句话在当今社会依然是对的,在通讯和网络如此发达的社会,地球都变成“地球村”了,还有什么不知道的。也有人说,秀才不出门,不一定全都知道天下事,毕竟有很多的局限性。

请根据材料的内容,写一篇作文。

要求:题目自拟,文体自选,立意自定;不得抄袭与宿构;不少于800字。

思想引擎

“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最早出自《老子》:“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窥于牖,以知天道。”其意思是:不走出家门,通过道就可以知晓天下事理;不观望窗外,通过道就可以知晓自然规律。根据作文材料,审题可以从两方面入手:

1.可以肯定“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这一观点。在通讯和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地球都变成“地球村”了,人们即使没有亲身经历某些事件,也能够凭借自己已有的知识,借助网络媒体,清楚地知道它们的原委,推知它们的未来。再说,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不可能事必躬亲,其获得的知识,除了亲身经历的那一部分外,更大的一部分则是通过书本、语言交流或其他途径,获取前人或其他人的认识成果。

2.可以否定“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这一观点。“秀才”知识丰富,学问渊博,能够根据通讯和网络了解社会,知晓天下事物,对事物作出合理的判断。但是事物是复杂的,是千变万化的,如果只是坐在家里,不亲自调查研究,仅凭主观臆断,就易与事实相悖,从而酿成大的过错,故实践出真知。

根据这则作文材料要求,虽文体自选,但写议论性的文章更易出彩,更易获得阅卷老师的青睐。

原文在线

秀才今儿个要出门

①古语有云:“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秀才即使不出门,在家里也可以全部知道天下的大事。我认为这话有点偏颇,太夸大其词了。(树立起批驳的“靶子”,但未能提出自己的观点,使得驳论不够有力,应先破后立)

②知天下事,不是粗浅地知道,是要真真正正地知道。(仍是观点不明,此处可以采用分论点的形式,强化文章的中心论点)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马谡在家中可谓熟读兵书,详知各种战略,但为何在实践中却失掉了本可以十拿九稳的街亭,致使诸葛亮挺进中原的计划功败垂成呢?不正是因为他不出门,没有实战经验,只知照本宣科。試问,这样的“知道”是真正的“知道”吗?(事例可用,但因论点不够鲜明,论据也就失去了依托,反驳也就失去了力量。语言不够通畅有力)

③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赵括便照着他从兵书上学到的兵法做了起来。《孙子兵法》中说:“兵贵速,不贵久。”意思是说,用兵作战最贵速胜,不宜持久。他不看实际情况,便照着去作,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打败,40万赵军,一夜之间全被秦军坑杀……试问,赵括这样的“知道”是真正的知道吗?(运用反问形式很好,事例可用,举例可按时间顺序,与第②段事例互换。)

④那么何为真正的“知道”呢?我想正像政治课本中所讲的,要“两次飞跃”,知晓而后实践,在实践中求得真知,陆游曾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诗句,刘向也曾说过:“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可见,走出家门去实践是何等重要。(总结不到位,可将②③两个事例从理论上延伸、总结,加强反驳的力量,使论证更有力)

⑤司马迁游历20年写出《史记》,走千山,涉万水,访问当地居民,难道他这个秀才不出门便能完成如此壮举吗?李白如果不出门,他怎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他怎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他又怎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即使到了现代,余秋雨不也是走遍了中国,访遍非洲,才有他的《文化苦旅》《千年一叹》的问世吗?如若不出门,便知天下事,人类为何还要发明载人航天飞船,亲自到月球上一探究竟,难道在家中不行吗?(运用事例从正面论述很好,但事例不够典型,修改一下,强化反驳的力度)

⑥陶行知说,“行是知之始。”在此,我要说:秀才今儿个要出门!(能够扣题很好,但结尾有些仓促)

升格策略

观点不够鲜明,驳论不够有力,是这篇文章最大的毛病。在反驳的过程中,没有针对“靶子”选择最佳角度予以深入地反驳。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修改:

1.开头鲜明地提出自己的观点。文章的开头仅仅是树起了“靶子”,自己是什么样的观点,文章并没有明确提出,可在第①段针对“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的观点,提出自己的观点,从而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2.正文采用反驳论点的方法。论点是问题的关键,驳倒了对方的论点,其余的也就不复存在了。材料中的论点就是“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第②③段的论据虽可用,但因论点不够鲜明,论据也就失去了依托,可适当修改一下,从反面论证中心论点。第④⑤段应当从正面对中心论点做进一步阐述。现在科技发达了,通讯和网络发达了,还需不需要走出门去呢?当然需要。原文没有这部分的内容,可在正面阐述之后适当增加这部分内容,从而使观点更加深刻而透彻。

3.理清层次,调整段落。文章结构层次有些混乱,举例要按时间先后顺序,第②段和第③段内容调整一下。

化蝶之作

足不出户,岂能知晓天下事

◎韩艳玲

古语有云:“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足不出户,真能知晓天下事吗?诚然,秀才知识丰富,学问渊博,能够根据所学知识,对事物作出推理判断,见微知著,足不出户,知晓天下事物。但是事物是千变万化的,如果只是根据“已知”来推断,而不是亲自调查,仅凭主观臆断,就会无法看清事实,从而酿成大的过错。(运用归谬法,对“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进行引申,指出其错误性,从而树立起自己的观点,使论点更加鲜明)

历史上有多少读书人,足不出户,纸上空谈,最终害己误国。(设立分论点,佐证中心论点,使论证更加有力)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头头是道。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事,固步自封,不知道因时变通,结果被秦军打败,40万赵军,一夜之间全被秦军坑杀。试问,秀才不出门行吗?(反面设例,精炼的语言,使说理更加透彻。反问句的运用,不仅比一般陈述句语气更为有力,而且感情色彩更为鲜明)

三国时期的马谡,也可以说是个大学问家,自幼熟读兵书,详知各种战略,但为何却失掉了本可以十拿九稳的街亭,致使诸葛亮挺进中原的计划功败垂成呢?不正是因为他不出门,不了解具体情况,不能知已知彼,只知照本宣科吗?(有问有答,论述有力,使对方观点不攻自破)

满腹兵法、坐而论道的赵括,竟最终身死人手,为天下所笑;自诩通晓兵法的马谡,竟守不住一个小小的街亭,落得个被斩的下场。足不出户,何以把握瞬息万变的战场局势,何以领略兵法的精髓!(围绕上面两个反例,进一步从理论上论述,使说理更加深刻,论证更加严谨)

足不出户,岂能知晓天下事?秀才需要走出门,只有走出门,才能更好地知晓世界,改造世界,成为真正的大学问家。(设立分论点,承上启下)

司马迁可谓知识渊博,但司马迁并没有闭门写史,而是走千山,涉万水,访问当地居民,游历20年写出了伟大的历史著作《史记》;李时珍可谓知识丰富,但李时珍并没有自我陶醉,而是游历大江南北,遍访全国名医,花了近40年的时间,写出了著名的医学著作《本草纲目》;列夫·托尔斯泰可谓是才华横溢,但他为了描写真实的战争场景,亲临战场考察,巡视战场遗迹,写出了鸿篇巨著《战争与和平》。如果他们仅凭自己的知识,足不出户,闭门杜撰,他们的著作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而流传至今吗?(在原来举例的基础上,进行删减增添,从正面论证中心论点,有力地反驳了“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的观点)

刘向曾说过:“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可见,走出家门去实践是何等重要。只有走出家门,理论与实践相結合,才能收获成功。(引用刘向的话,进一步佐证中心论点,有理有据,反驳有力)

信息时代,人们获得信息的途径越来越便捷,人们获得的知识越来越丰富,但铺天盖地的报道、卷帙浩繁的书籍、浩如烟海的史料,其中有多少作秀失真的新闻,有多少纰漏百出的知识,又有多少歪曲篡改的历史!足不出户,听而信之,岂不是很迂腐?人们只有走出书房,走出狭小的象牙塔,到社会中去,到实践中去发现真知,才能开拓美好的未来。(进一步联系现实,现代社会,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但仍需要到实践中去发现真知,这一段的论述,使反驳更加有力,结构更加严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新时代的读书人更需要走出家门,投入到火热的生活中去,在实践中谱写人生壮丽的篇章!(引用诗句,卒章显志,点明中心论点,引人深思)

升格总结

升格后的文章修改了原文的第①段,运用归谬法,对“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进行引申,指出其错误,旗帜鲜明地阐发了自己的观点,建立起与对方对立的新论点,也就驳倒了对方的观点,令人信服。接着从反面和正面进行论证,运用有力的事实,进一步反驳了对方的观点,富有说服力。对原文第⑤段的例子,围绕中心论点进行了删改,进一步强化了自己的正面观点,从而使自己的观点鲜活地“立”了起来。全文结构严谨,生动有力。

【本版供稿/李楠、李玉国】

猜你喜欢

赵括秀才事例
赵括不止纸上谈兵
文言故事素材活用点拨(十四)
趣读篇
运用对比解构说理文事例论证的密码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1
“例”后有“析”方可取
赵括之败不止“纸上谈兵”
赵括之败不止“纸上谈兵”
专题作文写作中典型事例的选择和运用
开放状态下的书面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