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第一音乐诗
2019-04-22
《琵琶行》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长篇乐府诗之一,作于元和十一年(816年)。此诗通过对琵琶女高超弹奏技艺和她不幸经历的描述,揭露了封建社会官僚腐败、民生凋敝、人才埋没等不合理现象,表达了诗人对她的深切同情,也抒发了诗人对自己无辜被贬的愤懑之情。
“司马青衫”为何而湿?
《琵琶行》最大的成功就是关于音乐的描写。诗中不仅用了“嘈嘈”“切切”这样的象声词逼真地模拟乐音,更主要的是运用了一连串的比喻进行形象的描写。例如,用“急雨”比喻大弦的“嘈嘈”声,“私语”比喻小弦的“切切”声。用“大珠小珠落玉盘”比喻大弦小弦交错弹奏的乐音。诗中还用“间关莺语花底滑”比喻曲调的流转,“幽咽泉流冰下难”比喻曲调的凝涩,用“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比喻曲调的高亢雄壮。这些描写都把琵琶的声音描写得淋漓尽致,使读者如闻其声,让我们欣赏了一场绝妙的音乐表演。
《琵琶行》难能可贵之处还在于,不仅描写了一位卓越的音乐表演家,而且描写了一位卓越的音乐鉴赏家。白居易不仅能听出琵琶女弹艺的高超,而且能听出曲调中隐含的感情。仅仅“转轴拨弦三两声”,便听出“未成曲调先有情”。从“弦弦掩抑声声思”“低眉信手续续弹”这样的连续演奏中,听出琵琶女“似诉平生不得志”“说尽心中无限事”。即便琵琶女短暂的歇拍,他也听出:“别有幽愁暗恨生”。到了最后,竟然听出“凄凄不似向前声”,在“满座重闻皆掩泣”之时,诗人热泪纵横“青衫湿”。
这使我们自然想起了有关“知音”的传说。《吕氏春秋·本味篇》载:俞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一会儿俞伯牙鼓琴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洋洋乎若流水。”我们也可以说,白居易是琵琶女的知音。
今天,我们赏读白居易的《琵琶行》,從某种意义上说,也是要做诗人的“知音”。诗人说,他听出了琵琶女弹奏中的“情”,这个“情”是什么?琵琶女是怎样借助她的乐曲抒发了内心的“情”?诗人又为什么能听出其中的“情”呢?
探讨这个问题,要明白诗中描写了几次演奏,每次演奏的具体背景,特别要把诗中所叙述的琵琶女和诗人的身世经历与琵琶旋律的变化对应起来进行分析。
诗中共描写了三次演奏,第一次是独守空船的琵琶女,在凄清的月色中,借一曲琵琶排解寂寞;诗人这时送客江头,醉不成欢,哀怨悲凉的琵琶声,拨动了他蓄满愁惨的心弦。第二次是琵琶女应诗人请求演奏,用“说尽心中无限事”的乐曲,谱写了一曲扣人心弦的悲歌。那“似诉平生不得志”的琵琶声,激起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澜,情不自禁地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第三次是琵琶女听了诗人自述身世之后,用“凄凄不似向前声”的音乐,伤己伤人;诗人用“江州司马青衫湿”的泪水,哭人哭己。
这三次演奏有明有暗,有详有略。其中明写、详写第二次,也是最重要的一次。诗人首先抓住琵琶女“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出场神态,表现出人物内心的难言之痛,暗示着她不同寻常的身世;接着以“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校弦试音动作,突出其演奏的一个“情”字;然后在描写其“低眉信手”“轻拢慢捻”等弹奏动作、神态的同时,用“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半生不得志”“说尽心中无限事”概述了琵琶女借乐曲所抒发的思想情感。此后十四句,具体描摹琵琶声。诗人巧妙地运用多种手法,浓墨重彩地描写了乐音的变化。表面看,这似乎是纯音乐意境的描写;究其实,则别具匠心。那起伏多变的旋律,将琵琶女个人的“平生不得意”“心中无限事”融入其中,谱写了她坎坷一生的遭遇。“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正是她饮誉长安,欢笑连年的写照。那时,她年轻美貌,才高艺绝,引来多少“五陵年少”的欢呼喝彩,而个人沉浸其中简直飘然若仙,欣喜若狂了,用“大珠小珠落玉盘”来表现此情此景再也恰切不过!“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可视为她一生的转折,前者一帆风顺,后者则路途坎坷,前者青云直上,后者一落千丈。尔后,“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是她家败人衰、沦落江湖、欲哭无泪的悲惨境遇的写照。“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是长期郁积的怨愤在心头翻滚,而“银瓶乍破”“铁骑突出”“四弦一声如裂帛”是琵琶女对这不公平的社会的愤怒控诉,心中的怒火犹如火山般猛然爆发。这段绘声绘色的音乐描写再现了千变万化的音乐形象,通过音乐形象的千变万化,逼真地描述出琵琶女曲折的身世,真正是千古绝唱。
诗人能够成为琵琶女的知音,一方面是由于诗人有很高的音乐修养,另一方面也是最主要的一方面,是由于诗人有着和琵琶女类似的身世。诗人也曾经历过名扬京师、高朋满座的辉煌,后来因为上书直谏,遭谗获罪,如今卧病浔阳,孤苦伶仃。同病相怜,同气相求,琵琶女指间跳跃的千变万化的音符,不仅汇成了她自己起伏跌宕的心潮,也激荡起诗人对自己平生遭际的回忆与感伤,琵琶声在善奏者与善听者的心灵互动中,自然地成为承载人物情感的媒介。
诗情画意中的韵律美
诗本身具有音乐性,故被称为诗歌。所谓诗情画意,本身即充盈着一种流动的音乐节律。唐诗中描写音乐的名篇很多,杰出的代表作有三首,分别是李贺的《李凭箜篌引》、韩愈的《听颖师弹琴》和白居易的《琵琶行》。清人方扶南称这三首诗“皆摹写声音之至文,韩足以惊人,李足以泣鬼,白足以移人”。
李贺的《李凭箜篌引》对当时著名的箜篌演奏家李凭的高超艺术,作了形象十分清新、奇特的描写:
昆山玉碎凤凰叫,
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
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
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
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
露脚斜飞湿寒兔。
一连串奇特的比喻,将箜篌音乐的清脆、和缓、圆润、绮丽表现得淋漓尽致,时而众弦齐鸣,千军万马,玉碎山崩,时而一弦独奏,如凤凰鸣叫,响遏行云。而“芙蓉泣露”和“香兰笑”的比喻,更使人们不仅耳闻而且目睹了乐声所表现的悲抑和欢快。这音乐竟使得长安城中的冷光消融,还上达天庭,连紫皇都为之感动。诗人又以梦境的手法,以为李凭是进入神山教神妪弹奏箜篌,乐声使老鱼跳波,瘦龙起舞,连月宫里的吴刚都倚着桂树不肯入眠,玉兔都听得出了神,不去顾及露滴已浸湿全身。天上人间,扑朔迷离,亦真亦幻,神奇瑰丽,寄托着诗人的情思,形成独特非凡的艺术境界。
韩愈的《听颖师弹琴》摹写乐声精细入微,别开生面: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
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诗中不但把乐曲的声音和节奏所构成的情景展现得精细入微,惟妙惟肖,而且把诗人自己听琴的感受和反应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出来,反衬出音乐的神奇,可谓独辟蹊径。
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对浔阳江头琵琶女所弹乐曲的精妙绝伦的描绘也同样脍炙人口,诗人不仅再现了千变万化的音乐形象,还由此展现了琵琶女起伏回荡的复杂心潮,为叙述琵琶女的不幸命运和身世作了音乐渲染,用诗句生动地塑造了一个处于封建社会底层的乐伎形象,使无数读者为之洒下同情之泪。
尽管在诗中韩愈自谦说不懂音乐,所谓“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事实上,从上述三首诗中完全可以看出三位大诗人对音乐艺术的高度修养,堪称音乐家的知音,正因为他们的深度理解和出神入化的描摹,才使得那几位或知名或无名的音乐艺术家的卓越才华被人们千古传诵,一直流传至今。中国的音乐史应该记上诗人的这一笔贡献。
拓展训练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题。
听蜀僧濬弹琴
◎李 白
蜀僧抱綠绮①,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②,余响入霜钟③。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注:①绿绮:古代名琴,传为司马相如之琴。②流水:借用高山流水典故。③霜钟:《山海经·中山经》载:半山有九钟,霜降而鸣。
1.“蜀僧抱绿绮”中“绿绮”的意思是什么?其作用是什么?
————————————————————————————————
2.“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中“一挥手”“万壑松”分别表现了什么?
————————————————————————————————
3.“余响入霜钟”的意思是什么?与苏轼《前赤壁赋》里哪两个成语意思接近?
————————————————————————————————
4.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第四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理解。
————————————————————————————————
(参考答案见下期2、7版中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