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西省大四在校生压力调查及比较分析——以陕西省五所高校的2018届大四在校生为例

2019-04-22谢雅鸿

关键词:在校生维度社交

肖 焰 谢雅鸿

(西安石油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710065)

0 引 言

近年来,大学生因心理问题而导致自杀和犯罪的事件屡见不鲜,多项研究表明,产生这些心理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大学生压力过大。尤其是大四在校生由于临近毕业,即将走入社会,面对其角色转换,压力问题尤为突出,而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对大学生整个群体压力的分析上,缺乏对大四在校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压力研究。陕西省作为我国教育大省之一,高校林立,学科众多,门类齐全,分布均匀。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院校扩招政策的实行,陕西省大学毕业生人数越来越多,使得临近毕业的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在此,以陕西省五所高校的2018届大四在校生(以下简称大四在校生)为例,从而构建大四在校生压力评价量表,并针对大四在校生的就业压力提出具体解决措施,以缓解大四在校生的压力,帮助他们尽快完成从大学生到从业者的社会角色转换,以积极、正确的态度认知新的角色,促使个人角色的顺利实现。

1 相关文献综述

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大学生压力的研究可谓不少。例如,Armeli S和 Gunthert K C 等指出,大学生的压力感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与学业压力因素相关;另一方面与自我发展及维持人际关系的因素相关。[1]366-395Rawson H E和Bloomer K等认为,大学生的压力源主要包括学业压力、社交压力、生活与经济压力、就业压力等。[2]321Misra R和Mc Kean M通过研究发现,大学生压力主要包括学习、交友与经济三个方面。[3]41-51Sarason I G和 Johnson J H等认为,对压力采用自评的方式会更为准确,同时利用等级评定法编制了生活经历压力问卷。[4]932-946

国内学者有关大学生压力的研究,一方面强调大学生压力源及其压力构成,另一方面强调大学生压力解决的方法。张黎认为,大学生压力源主要来自四个方面:一是来自学习环境和生活方式产生的落差,二是激烈的就业竞争带来的压力,三是人际关系的处理,四是情感道路的不顺利带来的压力。[5]212车文博、张林等认为,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压力主要包括学习、学校环境、情绪、就业以及人际关系五个方面。[6]3-9陈建文、王滔通过对武汉多所高校的本科生进行压力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面对压力事件的次数与其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且多数学生压力应对方式以情绪应对为主。[7]87-94

综上可知,国外的研究结果一般认为,学习、社交、生活与就业方面的因素是大学生压力的主要来源,这与我国的研究基本一致。同时,一些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大学生压力进行了研究,也编制了许多关于大学生压力的调查问卷,但是少有涉及到对大四在校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压力研究。为此从大四在校生个体层面出发,通过编制大四在校生压力问卷表,分析大四在校生的压力状况及其存在的压力差异等。

2 构建大四在校生压力评价量表

压力,是指各种刺激作用于个体,使其生理或心理的内稳态受到干扰时,个体在多因素作用下出现的、努力维持内稳态稳定的过程。[8]79-83研究表明:适度的压力能够维持个体的觉醒水平,保证各项活动的正常进行,但过度的压力则会消耗人大部分的能量和精力,从而引起相关疾病或使人死亡。在此通过确定大四在校生压力维度和权重,针对陕西省2018届大四在校生压力状况进行调查,从而为当代大学生纾解压力提供帮助。

2.1 大四在校生压力维度的确定

通过查阅大量与压力维度相关的文献发现,近年来有关大学生压力问题的研究层出不穷。为此,在借鉴李虹、梅锦荣编制的《大学生压力量表》的基础上,通过与大四在校生的交流及填写调查问卷的方式,结合此文的研究目的,设计、收集并整理了大四在校生压力源指标。[9]27-32然后利用德尔菲法确定出19个指标,并将其划分成5个大四在校生压力维度。[10]86-87这五个压力维度分别为:学习压力、生活压力、发展压力、社交压力和个体素质压力。每个压力维度下设二级指标共19个。其中,学习压力有英语水平、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学习负担;生活压力有经济压力、家庭压力、环境压力、时间压力;发展压力有就业方向压力、就业过程压力、就业风险压力、就业能力压力。社交压力有交友压力、沟通压力、竞争压力、婚恋压力;个体素质压力有能力压力、外貌压力、健康压力。

2.2 压力维度权重的确定

下面把大四在校生压力程度划分为学习压力、生活压力、发展压力、社交压力以及个体素质压力五个维度,同时,在调查问卷量表中 将题目分为五个层面。然后利用spss22.0软件以及因子分析法,对每个压力维度提取特征值大于1、且解释度超过50%的公因子,将其分别命名为学习压力、生活压力、发展压力、社交压力和个体素质压力。见表1。

表1 分层次因子分析汇总统计

下面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因子权重,以每个因子经过方差极大值旋转后的特征值作为权重[11]124-126。由此得到陕西省5所高校的2018届大四在校生的压力程度综合评价模型,见(1)式。

f=0.202x1+0.187x2+0.226x3+0.209x4+0.176x5

(1)

(1)中,f代表陕西省属高水平大四在校生的整体压力程度,x1代表学习层面的压力程度,x2代表生活层面的压力程度,x3代表发展层面的压力程度,x4代表社交层面的压力程度,x5代表生活层面的压力程度。由于以上5个维度中的每项指标对于大四学生来说都是不可忽视的,且是同等重要的,因此,对公共因子中的各个二级指标视为等权重,即每个二级指标各占一级指标的25%。最后根据大四在校生的压力程度综合评价模型评价了陕西省大四在校生压力评价量状况,见表2。

表2 大四在校生压力评价指标

3 大四在校生压力现状分析

为了解大四在校生压力状况,在此采用两种形式发放调查问卷。第一种,通过实地调研A学校(985院校)、B学校(211院校)、C学校(普通一本院校)、D学校(二本院校)、E学校(三本院校)5所高校的大四在校生,对其发布调查问卷,并让大四在校生填完调查问卷后将其当场收回。第二种,利用陕西籍的老师和同学的关系通过发放电子问卷,对大四在校生压力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并随机发放调查问卷607份,收回有效问卷512份,问卷回收率为87.33%。另外,在此调查中,农村的大四在校生占51.2%,城市的大四在校生占48.8%。其中,男生185名,占47.07%;女生208名,占53.93%。见表3。

下面将陕西省5所高校的大四在校生的学习、生活、发展、社交、个人素质共5个压力维度采用 李克特5点计分方式进行计分:没有压力记1分,压力较小记2分,压力一般记3分,压力较大记4分,压力极大记5分。即被试者在调查问卷上的得分越高,表明其感受到的心理压力越大。另外,总压力感得分为各项目得分总和除以分项条数,最高分5分,最低分1分。平均分数在3分及以下的表示压力程度 “低”,平均分数在3~4之间表示压力程度 “中”,平均分数在4分以上的表示压力程度“高”。

表3 陕西省5所高校大四在校生问卷发放情况

3.1 大四在校生压力一级维度比较

下面从大四在校生的学习压力,生活压力,发展压力,社交压力以及个体素质压力5个维度的得分情况,分析当前大四在校生的压力状况。结果发现:

大四在校生的发展压力维度得分最高,说明大四在校生的差异较大,但学习与生活压力维度得分较为均衡,说明大四在校生的学习与生活基本不变,社交压力维度的得分最低,说明大四在校生的社交压力差异不大。见图1。

从图1可知,大四在校生总体压力不大,平均得分2.77,但学校对此也不能掉以轻心,还必须加以重视。

(1)大四在校生发展压力最大,得3.31分。大四在校生面临择业、考研等毕业方面的抉择压力。近年来,随着我国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大四在校生面临着很大的就业压力,尤其是同学之间的隐藏式较量和攀比更在无形之中增加了大四在校生的心理压力,因而大四在校生的发展压力最大,也最为突出。

图1 一级压力源指标压力均值情况统计

(2)生活压力给大四在校生造成较大困扰,得2.76分。生活压力维度方面,由于大部分大四在校生通过实习、兼职等勤工俭学的做法可以分担自己一部分生活费用,加上很多高等院校都对大学生有资助项目, 从而可以缓解一些大四在校生的一部分经济压力,因此,生活压力相较于发展压力来讲,不会给大四在校生造成较大的压力困扰。

(3)大四在校生学习压力维度,得2.75分。大四在校生由于临近毕业,各个大学设置的课目较少,作业相对来说也较轻松,因此,大四在校生学习压力维度也不大。

(4)个体素质压力维度对大四在校生有较大影响,得2.55分。在个体素质压力维度方面,由于大四在校生经过大学四年的学习,其综合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大四在校生个体素质压力差别不大。

(5)大四在校生沟通与交友能力压力最小,得2.47分。对于大四在校生来说,沟通与交友能力压力最小,大四在校生经过大学四年的学习,在沟通与交友方面压力明显不大。

3.2 陕西大四在校生压力二级维度比较

为进一步观察大四在校生各个维度的压力情况,在此对各个维度的二级指标进行统计分析。见图2。

图2 二级压力源指标压力均值情况统计

从图2可知:

(1)学习压力维度,大四在校生英语水平压力最大,得2.9分。大四在校生英语水平压力最大,这可能与目前高校的具体规定有关,即拿不到四六级证书就不给学位证书。高中毕业的学生进入大学之后,一些基础薄弱的学生较难跟上英语基础较为扎实的学生,也有一些学生可能存在着学习态度与学习方法的问题,因此,对于这些学生来说,其英语水平压力最大。

(2)生活压力维度,时间压力最大,得3.0分。大多数大四在校生觉得事情较多、感觉时间不够用,尤其是大四在校生临近毕业,既要兼顾学校的课程,又要面对找工作、考研等方面的压力,在时间安排上可能给他们造成较大的压力。

(3)发展压力维度,就业方向压力最大,得3.5分。大四在校生大多感到前途渺茫、这给他们带来一定的压力。尤其是一些大四在校生对自己所学专业一知半解,因而在面临毕业这种角色转换时,往往难以对自己的职业生涯作出明确的规划,因此,大四在校生面临的就业压力较大。

(4)社交压力维度方面,各项压力源指标的压力均值在2.5分左右。大四在校生的交友观来说较为成熟,在为人处事方面也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准则,且在大学四年里通过参加各种活动,逐渐掌握了必要的社交规则,因此,大四在校生的社交压力较小,特别是交友压力不大。

(5)个体素质压力维度方面,能力压力最大,得2.82分。部分大四在校生认为自己缺乏经验、竞争力不强,从而使他们备受各种压力的困扰。尤其是个别大四在校生因为没有认真学习,造成在择业方面的自信心不足,因而觉得个体素质压力较大。

4 大四在校生压力现状的差异比较

为了更加深入地分析大四在校生的压力情况,为此,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大四在校生的压力现状进行差异比较:性别、专业、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是否担任班干部、学习情况、学校类别以及就业情况。其中,大四在校生在性别、专业、是否独生子女、是否担任班干部以及学习情况几个方面没有表现出明显差异,而在生源地、学校类别和就业情况三个方面表现出明显差异。具体分析如下:

4.1 不同生源地压力的差异比较

下面从学习压力、生活压力、发展压力、社交压力以及个体素质压力五个维度对不同生源地的大四在校生进行压力均值比较。结果发现,生源地为城市的大四在校生整体压力程度大于生源地为农村的大四在校生。其中,不同生源地的大四在校生在学习压力维度、生活压力维度、发展压力维度以及社交压力维度的得分差别较为明显,在个体素质压力维度的得分差别不明显。见图3。

图3 不同生源地压力均值比较

由图3可知,城市的大四在校生在各项压力维度的得分基本都高于农村的大四在校生,且学习压力与发展压力维度的得分差距最为明显。

(1)大四在校生的学习与发展压力都较大。调查发现,城市大四在校生相比农村大四在校生面临更多的出国、考研方面的压力,且大部分大四在校生从大三下半学期就开始为出国或考研等做准备,这占据了他们在学校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同时也对他们在校的学习成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他们的学习压力与发展压力都较大。

(2)来自城市的大四在校生的生活压力较大。目前,由于城市的大学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因而父母无形之中给大四在校生寄予了较高的期望,加之城市大学生不仅面临着赡养老人的责任,而且还有工作和学习上的压力,因此,城市的大四在校生生活压力较大。

(3)大四在校生没有完全形成准确的自我定位。由于绝大部分的大四在校生都是在父母的呵护、保护下成长的,难以形成正确的自我定位,有的甚至形成了“唯我独尊”的性格。这些学生虽然在进入大学之后,脱离了父母的保护,但他们还没有真正意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仍然以自我为中心,特立独行,这给他们的人际交往造成极大的困扰和压力,因此,大四在校生,尤其是城市的大四在校生社交压力更大。

4.2 不同类型高校的压力差异比较

下面从学习压力、生活压力、发展压力、社交压力以及个体素质压力5个维度对大四在校生进行压力差异比较。结果发现:三本院校的大四在校生整体压力程度最大,985或211高校的大四在校生整体压力程度最小。其中,不同类型高校的大四在校生在发展压力维度与社交压力维度的得分差别最为明显,在学习压力维度、生活压力维度以及个体素质压力维度方面的差别不太明显。见图4。

图4 不同高校类别压力均值比较

由图4可知,在社交压力维度方面,本文将二本、三本院校的大四在校生与985或211高校的大四在校生根据压力得分均值从大到小依次进行排序:三本院校及二本院校(2.84)>普通一本院校(2.46)>985或211(2.41)学校。其原因可能由于二本或三本高校的大四在校生在沟通和交友方面自信心不足,因此社交压力较大。而985或者211的大四在校生由于其“名校的光环”,加上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校内外各种活动,使他们在社交方面更加自信,更加健谈,因此社交压力较小。在发展压力维度方面,三本院校得分最高,分数为3.3,其次为二本院校,得分3.2,普通一本高校得分3.05,985或211高校得分2.83,可见,不同类型院校的差异比较明显。由此说明,文凭在当今社会的确是一块“敲门砖”。因为大四在校生无论是找工作、考研,或是出国、留学等会有一个较好的未来,尤其是985或211高校的大四在校生凭借着较高的文凭优势,其毕业后发展的机会较多,因而发展压力较小。

4.3 就业压力的差异比较

从学习压力、生活压力、发展压力、社交压力以及个体素质压力5个维度对已就业与未就业的大四在校生进行压力分析。结果发现:未就业大四在校生的压力程度远高于已就业的大四在校生。其中,得分差距最明显的是生活压力维度与发展压力维度。见图5。

由图5可知:生活压力维度方面:由于大四在校生临近毕业,未就业的大四在校生看到其他同学已经就业或者保研、出国等,心理难免产生焦虑感,再加上就业市场的不景气以及来自家庭的经济压力,使未就业的大四在校生压力倍增。因此,未就业的大四在校生相对于已就业的大四在校生生活压力更大,得分更少。在发展压力维度方面:由于大四在校生处于人生的又一个转折点,就业方向、就业过程、就业风险以及就业能力都是他们当前面临的主要压力,因此,发展压力维度得分最高,得分差距也最为明显。

图5 是否就业压力均值比较

5 抗压方式结果分析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在此将20条抗压方式(分为10条积极应对和10条消极应对)进行比较。并根据大四在校生对各项抗压方式采取的频率由高到低依次排序,得到图6结果。

图6 大四在校生抗压方式统计

由图6可知,大四在校生最喜欢采取的5种抗压方式分别为:(1)积极地看问题;(2)转换思维;(3)努力改变现状,使现状向好的方向转化;(4)坚持自己立场,为实现自己的目标奋斗;(5)分析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总之,大四在校生采取积极抗压方式的频率较高,但仍存在不合理、不健康的抗压方式:如上网、埋头学习、幻想等,这些都不利于大四在校生的健康发展。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以陕西省五所高校的2018届大四在校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设计压力调查问卷,对其压力现状和压力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陕西省2018届大四在校生整体压力水平不高,这已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五个压力源指标按照压力均值从高到低依次为:发展压力(3.31)>生活压力(2.76)>学习压力(2.75)>个体素质压力(2.55)>社交压力(2.47),以上5个指标值都超过2.5,尤其是发展压力均值最高,为3.31。说明陕西省2018届大四在校生压力问题虽然不严重,但却存在着向严重方面发展的趋势,如果不及时加以预防,很可能导致大四在校生的压力问题进一步激化。另外,在压力差异比较方面,不同生源地、不同学校类型以及不同就业情况的大四在校生呈现出明显的压力差异。在抗压方式方面,大部分大四在校生都能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但同时也存在着消极应对的问题,如只埋头学习或吸烟、喝酒等。对此,教育机构、学校有关部门应该引起警惕,并帮助大四在校生树立正确的压力观,使其更加积极地面对即将离校的新生活、新挑战。

6.2 建议

众所周知,“压力是把双刃剑”,过大的压力有损人的身心健康,适度的压力可以催人奋进。只要大四在校生、高校和政府共同努力,就能更加有效地帮助大四在校生摆正心态,从而更加积极地看待世界,以饱满的热情迎接新的挑战。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调整:

(1)从大四在校生的角度来说,首先,有必要掌握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从积极心理学角度对压力源进行重新认知,从而采取适合自己的健康抗压方式。其次,充分认识自己的能力,从大一开始就应不断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除了认真学好专业知识外,还应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积累社会经验,同时进行合理的时间安排,从而为自己制定一个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逐步降低自己的发展压力。最后,多和父母、老师和同学沟通,将父母对你的期望、同学间的竞争、老师的鞭策带来的压力转化为积极的、正面的动力,在老师、父母、同学相互帮助下,共同提高。

(2)从高校角度来说,高校有关学生工作人员应该对大四在校生定期开展心理辅导,尤其是辅导员和班主任要随时关注大四在校生日常的心理状态,通过对学校工作者、学生等的走访,与学生进行定期面对面的谈话,深入了解学生的各种情况,尤其是给予大四在校生充分的理解和关怀,对有严重心理压力问题的学生要及时疏导,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道路,同时,关心课程的建设问题,教育学生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等。通过调查发现,陕西省大四在校生发展压力较大,因此,学校应该通过完善就业制度建设,加强对大四在校生的就业指导,缓解大四在校生因就业等问题而产生的焦虑感。另外,开设与大四在校生求职择业相关的职业生涯规划,如设置模拟招聘、人员素质测评等课程,提高大四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3)从政府角度来说,一方面,政府应帮助各大高校建立健全大四在校生心理辅导机制,并针对不同类型的学校以及特殊学生的心理进行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增强高校心理辅导机制的实效性。另一方面,针对即将毕业的大四在校生这个特殊群体,政府应通过校内、校外两个渠道来完善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运行和建设问题,并进一步明确侵害大学生就业权益的法律责任,帮助大四在校生有效缓解找工作时产生的发展压力。

总之,大四在校生即将踏入社会,他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后继力量,也是承受压力较大的一个特殊群体。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竞争的日益激烈,大四在校生所面临的压力问题应该引起高校以及相关部门的重视。在构建大四在校生压力评价量表的基础上,对陕西省五所高校2018届大四在校生的压力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差异分析,进而为高校和政府帮助大四在校生进行有效的压力缓解提供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在校生维度社交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聪明人 往往很少社交
教育部发布2020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主要结果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社交距离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基于药学类在校生社会实践调查的人才供求探讨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浅谈高职高专院校在校生结构及变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