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西省资源依赖、资源丰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2019-04-22杨惠贤高秋霞

关键词:依赖度陕西省资源

杨惠贤 高秋霞

(西安石油大学 油气资源经济管理研究中心,陕西 西安 710065)

0 引 言

陕西作为我国的一个资源大省,拥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全省煤、天然气保有储量居全国第4位,石油保有储量居全国第3位。另外陕西省还拥有丰富的铁、铜、铅、锌、铝土、钼、金、银等资源。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以来,陕西省的资源得到迅速的开发,1999年全省采掘业工业产值达150万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14.44%。2016年采掘业工业产值达428 8万元,是1999年的28.6倍,2016年采掘业工业产值在全省工业总产值中的占比也提高到19.64%。不难看出,资源开发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地位。已有研究指出:当资源开发的红利大于资源开发的负效应时,通过开发资源可以很好地发展经济,而当资源开发的负效应大于红利时,进一步开发资源会起到抑制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陕西省资源开发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资源依赖度、资源丰裕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有利于陕西省及早发现经济发展中的潜在危机,从而调整发展规划,促进经济的良好发展。

1 相关文献回顾

自然资源在经济增长中到底发挥什么作用,国外学者已进行了相关研究。基于一些资源丰富的国家经济增长反而陷入困境这一现象,英国学者Auty R M在研究产矿国经济发展时第一次提出了“资源诅咒”的概念[1]201-215。之后的研究主要是从两个角度进行的:第一,资源丰裕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第二,资源依赖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关于资源丰裕度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大多数学者认为二者呈正相关,只有少数学者持反对观点。Butle,Damania[2]1029-1044等研究发现,资源丰裕度通过弱化制度质量从而阻碍经济增长。徐康宁、韩剑[3]97-103运用资源充裕度指数与GDP年均增速的关系,得出自然资源的充裕程度是地区经济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因素。Papyrakis ,Gerlagh[4]181-193,邵帅、齐中英[5]47-160等学者得出了资源丰裕与经济增长负相关的结论。栾贵勤、孙成龙[6]123-126以山西省县级层面为研究对象,方颖、纪衎等[7]144-160以人均概念度量自然资源丰裕度均否定了资源的丰裕程度对经济增长的负效应。崔学锋[8]27-31则认为,使用资源丰裕度指标研究自然资源对经济的影响并不科学。资源丰裕度的地区,如果不经开发,是无法为地区经济增长作出贡献的,所以提出使用资源依赖度与经济增长进行研究。

对资源依赖度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也存在不同的观点。万建香、汪寿阳[9]76-89以资源出口量占GDP比重、资源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以及采矿业从业人数占从业总人数的比重作为指标衡量资源依赖度。董春诗、王宁夏[10]7-13使用能源产业的开发强度这一指标得出陕西省GDP与能源产业发展正相关的结论。姚顺波、韩久保[11]14-19则使用线性模型得出资源丰裕和资源依赖与经济增长均存在正相关的线性关系;Sachs J D和Warner A M[12]256-279最先使用实证检验,以初级产品出口额占GDP的比重反映资源依赖度,发现资源依赖度与经济增长之间显著的负相关在发展中国家范围内是存在的,并加入制度影响、区域差别、价格变动与地理环境等解释变量,负相关仍然存在。Sachs J、Warner A[13]827-838,邵帅[14]90-101也得出经济增长与资源依赖度为负相关的关系。

2 理论分析

经典的增长理论,肯定了自然资源开发在经济增长中的积极作用。在经济建设中,依赖自然资源发展地区经济不足为奇,而且资源越丰裕的地区,经济对资源的依赖性越大。孙大超、司明[15]84-89统计了我国27个省份的资源禀赋以及人均GDP的增速,发现内蒙古、陕西、山东、河南等资源丰裕排名靠前的省份经济增速也同样处于前列。姚顺波、韩久保[11]14-19通过对陕西省10个地市的资源丰裕度、资源依赖度以及人均GDP增速排名,采用线性模型对资源丰裕度较高的地市进行研究,发现,资源依赖度较高,且经济增长也较快。资源为经济增长带来的红利已得到学者的普遍认可,但是也有文献提出了资源对经济增长产生了负面效应。高资源依赖度通过挤出物质资本投入[16]87-92、技术创新[17]23-33、人力资本投入以及腐败[5]147-160等途径从而阻碍经济增长。

综合前面两种相反的结论,学者提出资源依赖度与经济增长可能存在倒U型关系。资源依赖度存在一个临界值,当地区的资源依赖度小于该临界值时,提高资源依赖度可以很好地发展经济;而当资源依赖度超过临界值后,过度依赖资源带来的负面影响大于资源本身的红利,从而产生抑制经济增长的现象。张薇薇[18]50-54以90个国家的数据研究得出,在国际层面上资源依赖度与经济增长为倒U型关系,且临界值为61.25%,当资源依赖度大于61.25%时,资源依赖会抑制经济增长,就会产生“资源诅咒”。并计算得出我国在这一时期的资源依赖度为5%,依赖资源可以更快地拉动经济增长。王春枝、赵国杰等[19]24-29将研究对象定为内蒙古,发现经济增长与煤炭资源依赖度之间的关系也为倒U型,曲线的拐点为煤炭工业产值占 GDP 的比重达到 15.61%。冯旭芳、班纬[20]8-14,孙维峰[21]83-89等也都得出了资源依赖度与经济增长的倒“U”型关系。

基于以上研究,以及关于资源依赖度和资源丰裕度与经济增长关系两种相反的结论,具体分析陕西省的资源依赖度、资源丰裕度与经济增长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可能存在更复杂的非线性关系。按照有关资源开发与经济增长为倒“U”型关系的观点,本文通过实证检验陕西省的资源依赖度、资源丰裕度与经济增长是否为倒“U”型的关系。

3 研究设计

3.1 数据说明

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将研究样本数据区间定为1999—2016年,共计18个年份的数据。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以及《陕西省统计年鉴》。考虑到模型的自由度,本文使用Eviews对所采用的数据进行频率转化后进行分析。

3.2 变量定义

在此的解释变量为资源依赖度和资源丰裕度,资源依赖度用采掘业工业产值占GDP的比重指标衡量,资源丰裕度用地区一次能源产量占全国一次能源产量的比重指标衡量。被解释变量中的经济增长使用人均GDP增长率。控制变量根据前文的理论部分选取物质资本投资、人力资本投入、科技投入以及经济制度条件4个会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的变量。具体说明见表1。

表1 变量定义

(1)Y表示经济增长。因为人口规模的影响,在此采用人均GDP增长率这一指标来衡量。

(2)RD为资源依赖度指标。RD代表着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对于资源依赖的度量,目前文献中的度量指标主要从两个角度进行衡量:第一,投入角度。如采掘业固定资产投资占总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采掘业从业人口数与当地人口数的比重、采掘业工人工资占地区工人总工资比重等。第二,产出角度。能源工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采掘业工业产值占GDP的比重等。随着技术的发展,IT系统已被广泛地应用于采掘业。通过IT技术远程控制矿内机械设备进行作业,大大减少了人力的投入,所以,用从业人口数占比和工人工资的占比指标来衡量资源依赖度,本身就会增强资源依赖度与经济增长负相关性的成立。至于采掘业固定资产投资占比这一指标会有一定的滞后性,且由于立足于资源依赖角度,投资占比不能很好地代表经济增长中资源开发所起的作用。而使用能源工业产值占比指标将资源的二次加工所得产值也计入其中,无法说明经济增长中开发的自然资源发挥了多大的作用。所以,本文选取采掘业工业产值占GDP的比重这一指标衡量陕西省经济增长中的资源依赖度,用RD表示。

(3)资源丰裕度反映地区的资源禀赋状况对于资源丰裕度的度量,学者们多使用资源储量以及资源产量占比指标进行衡量。由于陕西省的主要资源为煤、石油、天然气以及各种金属、非金属矿,所以,使用地区一次能源产量与全国一次能源产量占比指标衡量资源丰裕度,记作RA。

(4)滞后一期的人均GDP。加入人均 GDP 的滞后项可以降低其余没有被观测的影响因素,充分地解决模型的内生性问题。记作lnGDP。

(5)物质资本投资(Inv)表示某一地区的物质资本积累水平。毫无疑问,物质资本在经济增长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从远古的石器到当今的高科技设备,国家对物质资本的不断投资使得生产效率大大提高,由此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在此选取学者公认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总投资与GDP占比这一指标来衡量。

(6)科技投入(St)衡量的是一个地区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科技创新能力是国家、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它决定了经济发展的质量以及速度。此类似于人力资本投入变量,因此本文采用科技事业费与财政支出比重指标来衡量。

(7)人力资本投入指一个地区对教育以及专业技术进行的投资。众多学者认为,人力资本的积累和增加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远远大于物质资本和劳动力的增长,特别是在当今后工业时代和知识经济初期,人力资本势必具有更大的增值潜力。在此采用教育支出与财政支出比重这一指标,记为Edu。

(8)经济制度条件反映一个地区制度的质量。先进的经济制度会促进经济发展,落后的经济制度会限制生产力的发展。考虑到对外开放这一制度对我国经济增长的突出贡献,选用对外开放来描述经济制度条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此采用进出口贸易总额与GDP比值指标,记为Ope。

3.3 模型设定

下面基于张薇薇及其他学者的相关研究,建立下述基本回归模型:

Yt=β0+β1E+β2R2+β3lnGDP+β4Z+μ

(1)

(1)式中,Y为人均GDP增长率,E为资源变(包括资源依赖度RD和资源丰裕度RA),E2为其平方项,lnGDP代表滞后一期的人均GDP,Z为本文加入的控制变量所组成的向量集,t代表年份,β为待估参数,μ为随机扰动项。

将所有控制变量加入回归模型中,分别得到资源依赖的回归方程和资源丰裕的回归方程。见(2)、(3)式。

Yt=β0+β1RD+β2RD2+β3lnGDPt-1+β4Inv+β5St+β6Edu+β7Ope+μ

(2)

Yt=β0+β1RA+β2RA2+β3lnGDPt-1+β4Inv+β5St+β6Edu+β7Ope+μ

(3)

4 实证结果与分析

4.1 变量描述性统计

将获得的数据按照前文的说明通过SPSS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如表2所示。

表2 描述性统计

由表2可知,经济增长的最小值与最大值分别为0.009 7和0.279 8,且标准差较小,说明陕西省1999—2016年的经济增长比较平稳。对外开放程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0.110 1和0.001 0,其均值为0.026 2,说明陕西省近年对外开放程度较低。变量RD、RA、Inv、Edu与St为相对指标,数值相对较小,其变化不大。

4.2 相关性分析

利用SPSS软件进行回归分析,表3和表4分别使用资源依赖度、资源丰裕度以及二者平方项、滞后一期人均GDP与因变量经济增长进行回归,为了消除共线性带来的影响,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依次加入控制变量物质资本投资、科技投入、人力资本投入及经济制度条件,观察各个变量对资源依赖度与经济增长的影响。在此,从每个模型的T检验和F检验可以看出,模型不存在共线性问题,资源依赖度模型回归结果见表3。

表3为资源依赖度回归结果。其中,模型1使用资源依赖度、资源依赖度的平方以及滞后人均GDP与经济增长进行回归,结果显示:资源依赖度的平方项不显著,因此模型2删除平方项继续回归,模型2~6逐步加入控制变量进行回归。

由表3可知,第一,模型1资源依赖度的平方项并不显著,说明陕西省经济增长与资源依赖度不存在倒U型关系,说明资源依赖度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关系,且依赖资源可以进一步拉动经济增长。且模型的校正决定系数为0.827,拟合度达到82.7%,模型拟合良好。第二,模型3加入物质资本投入后,发现其系数(-0.474<0),并且对模型4~6中加入其他控制变量后,物质资本投入的系数分别为-0.513、-0.685、-0.689,系数在1%的水平显著为负,表明物质资本投入抑制了经济增长。第四,模型4、5、6依次加入科技投入、人力资本投入和经济制度条件三个变量后,科技投入的系数为4.742,且通过了5%显著性水平的检验,说明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人力资本投入的系数为-1.285,且在1%的水平显著,说明人力资本投入阻碍了经济增长。同时,经济制度条件的系数(-1.108)为负,说明经济制度条件应对经济增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作用并不显著,说明经济制度条件,即对外开放政策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资源丰裕度模型回归结果见表4。

表3 资源依赖度模型回归结果

注:括号中的数值为t值;*、**和***分别代表10%和5%、1%显著性水平;R2表示模型拟合度。

表4 资源丰裕度模型回归结果

由表4可知。模型1对资源丰裕度、资源丰裕度平方以及滞后的人均GDP的回归,资源丰裕度的系数(7.843)>0,其平方项的系数为-45.419<0,但模型1的回归结果并不能表明资源丰裕度与经济增长是倒U型关系,因此可能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模型2~5逐步加入其它控制变量,从而研究资源丰裕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由表4可以得出:第一,资源丰裕度与经济增长为倒U型关系。加入所有控制变量之后,RA的系数为6.57>0,RA2的系数为-19.132<0,且在1%的水平显著,模型拟合度达到84.2%,能够很好地解释数据。第二,资源丰裕度的临界值为17.17%,说明当陕西省一次能源产量占全国一次能源产量的比重小于17.17%时,资源丰裕度与经济增长正相关,当陕西省一次能源产量占全国一次能源产量的比重大于17.17%时,资源丰裕度与经济增长负相关。陕西省1999—2016年的一次能源产量与全国一次能源产量占比均低于17.17%,说明陕西省现阶段资源丰裕度与经济增长正处于倒U型的左半部分,并且二者有负相关趋势。第三,与资源依赖度和经济增长回归结果类似,物质投入、人力资本投入均与经济增长显著负相关,经济制度条件与经济增长虽为负相关,但不显著。

5 结论及建议

以陕西省资源依赖、资源丰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比较,选取合适的指标来度量陕西省的资源依赖度与资源丰裕度,实证检验陕西省资源依赖度、资源丰裕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从模型回归结果来看,可以得出以下三点结论:一是以采掘业工业产值占GDP比重指标衡量资源依赖度,陕西省资源依赖度与经济增长是正相关的线性关系,陕西省通过开发、依赖资源可以很好地拉动本省的经济增长水平。二是以地区一次能源产量占全国一次能源产量的比值衡量资源丰裕度,陕西省资源丰裕度与经济增长为倒U型的非线性关系,此时的资源丰裕度临界值为17.17%。三是物质资本投入、人力资本投入与经济增长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说明陕西省的物质资本投入、人力资本投入的效率不高,需要进一步改善。四是陕西省对外开放的经济制度条件抑制了其经济增长。

基于上述结论,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优化产业结构,发展资源深加工产业。从前文可以得出,陕西省经济增长与资源依赖度为正相关关系,因此,陕西省可以充分利用资源红利发展相关产业。虽然依赖资源可以快速地发展经济,但是资源是有限的、不可再生的,同时资源丰裕度与经济增长的倒U型关系也说明过高地开发资源所带来的负效应可能大于资源开发的红利。仅仅依靠资源来发展经济并不是一个长远的解决方案,应加速从资源依赖向多元化产业结构的转变。通过扩大资源产业链的方式来促进资源产业结构的调整,依靠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从横纵两个方面扩展产业链,发展资源禀赋型产品的深加工,以促进整个资源产业体系的发展,延长资源带来的红利期。

第二,调整资源配置,引进并挽留优秀人才,加强开放合作,充分发挥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以及对外开放在经济增长中的积极作用。从物质资本投入降低了资源开发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说明陕西省的物质积累可能存在浪费或者投入方向不相符等问题。加强对物质使用者的培训,提高物质资本的使用率。加大对各行业物质资本投资量的研究,以免出现一些行业投资过度,而另一些行业投资不足的现象。在人力资本方面,陕西省今后的人才战略应注重引人、留人、用人环境的建设,充分发挥陕西省的人才优势,促进经济增长。

猜你喜欢

依赖度陕西省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陕西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实践与思考
资源回收
聚焦两会
虚拟现实技术在装备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陕西省青年书法家协会
基于要素报酬的农户自然资源依赖度评价研究
陕西省阅读文化节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