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容量肺灌洗术对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尘肺病患者血清炎性因子、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9-04-22伍永升宋利明王正煜
伍永升,宋利明,王正煜
(中航工业3201医院呼吸科,陕西 汉中 723000)
尘肺病是较常见的一种肺部纤维化疾病,大多是由于患者长期处于具有大量尘埃的场所或吸入大量灰尘所导致,其末梢支气管下的肺泡积存灰尘,一段时间后肺内发生变化,形成纤维化灶[1,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为较为常见的尘肺病并发症,且由于大多尘肺病患者存在吸烟史,导致合并COPD的尘肺病患者发病率极高,且对患者生命安全存在极大的威胁[3,4]。资料显示,合并COPD的尘肺病患者如未得到及时诊治,随着病情的发展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故找寻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及时诊治是提高合并COPD的尘肺病患者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的关键措施[5,6]。近年来,随着临床对合并COPD的尘肺病研究的不断深入,多种治疗方案被人们所认识[7],其中小容量灌洗术及大容量全肺灌洗术在临床上的应用较为广泛,但随着应用时间的延长,不良反应的出现也逐渐成为研究热点[8,9]。本文探讨不同容量肺灌洗术对合并COPD的尘肺病患者血清炎性因子、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98例合并COPD的尘肺病患者,男56例,女42例,年龄50~80岁[(61.24±5.17)岁]。其中矽肺Ⅰ期49例,矽肺Ⅱ期33例,矽肺Ⅲ期16例。纳入标准:①经相关检查确诊为尘肺病合并COPD,并符合《国家尘肺病诊断标准》[10]以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中的诊断标准[11];②临床资料真实且完整;③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④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存在原发性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及其他系统严重疾病者;②参与其他研究者;③患者及其家属自愿退出研究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53例。观察组男35例,女28例;年龄55~67岁[(61.20±5.48)岁];矽肺Ⅰ期23例,矽肺Ⅱ期21例,矽肺Ⅲ期9例;GOLD1级38例,GOLD2级15例。对照组男31例,女14例;年龄58~65岁[(61.51±5.26)岁];矽肺Ⅰ期26例,矽肺Ⅱ期12例,矽肺Ⅲ期7例;肺功能GOLD1级34例,GOLD2级11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方法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两组术前均进行4 h禁食禁水,并在术前0.5 h对患者进行气道麻醉,密切关注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对照组予小容量灌洗术治疗,将纤维支气管镜插入后采用30 ml生理盐水经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患者病变肺段,并使用吸引器将其吸出,灌洗顺序为右下肺叶、左下肺叶、右中肺叶、右上肺叶、左上肺叶。共200 ml灌洗液分5次灌洗每个肺叶,并间隔3~5 d后灌洗另一肺叶。观察组予大容量全肺灌洗术治疗,患者行气管插管全麻,取平卧位,给予患者胸部影像学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确定术侧肺以及通气肺,并进行大容量全肺灌洗。每次灌入量为500~1000 ml,直至引流管回收液清澈则停止灌洗,术侧肺灌入量总量为8000~10000 ml,间隔7 d 后灌洗另一肺叶。两侧肺叶均灌洗完成为一次完整肺灌洗操作。两组患者均行2次完整肺灌洗操作。
1.3观察指标①血清炎性因子指标:包括TCF-β1、TNF-α等指标;②肺功能指标:包括第1 s用力呼气量(FEV1)、第1 s用力呼气容积占预测值百分比(FEV1/FVC)、呼气峰流速(PEF)、血氧饱和度(SpO2),均采用西化仪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肺功能检测仪进行测量;③生活质量:采用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12]及6 min步行试验对患者进行评估,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差,6 min步行距离越长表示患者术后恢复越好;④咽喉不适、喉头水肿或声嘶、出血、胸闷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前血清炎性因子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TCF-β1、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降低程度更大(P< 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ng/L)
*与治疗前比较,P< 0.05
2.2两组肺功能指标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前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FEV1、FEV1/FVC、PEF、SpO2均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提高程度大于对照组(P< 0.05),见表2。
表2 两组肺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a与治疗前比较,P< 0.05
2.3两组生活质量比较两组治疗前SGRQ评分、6 min步行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GRQ评分、6 min步行距离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P< 0.05),见表3。
2.4两组不良反应比较两组肺灌洗术后咽喉不适、喉头水肿或声嘶、出血、胸闷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4。
表3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a与治疗前比较P< 0.05
表4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n(%)]
3 讨论
尘肺病主要是人体吸入结晶硅的粉尘所造成,其主要临床症状包括呼吸短促、发烧、疲倦、无食欲、胸痛、干咳、呼吸衰退,若未得到及时医治严重者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3]。尘肺病极易引发患者其他的病变,具体包括肺癌、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部病变、肺结核、硬皮病等,严重者甚至会造成肾脏病变[14]。据相关资料显示,随着生活环境及生活习惯的不断改变,我国尘肺病合并COPD的患者逐渐增多,且有逐渐年轻化趋势,已成为一个严重影响居民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公共卫生问题[15~18]。
近年来合并COPD的尘肺病患者治疗后的生存率逐渐提高,但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出现也是临床上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19,20]。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TCF-β1、TNF-α等血清炎性因子指标水平均较前明显降低,FEV1、FEV1/FVC、PEF、SpO2等肺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提高,观察组患者降低程度、提高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SGRQ评分、6 min步行距离均较前明显改善,观察组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肺灌洗术后咽喉不适、喉头水肿或声嘶、出血、胸闷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明显。以上结果说明因肺灌洗均行纤支镜插管,纤支镜会对气管、气管黏膜、喉头造成压迫、磨损,致咽喉不适、出血、胸闷的不良反应的发生,随着纤支镜肺灌洗术技术的熟练和不断完善,患者肺灌洗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采用大容量全肺灌洗术的合并COPD的尘肺病患者其临床疗效优于采用小容量灌洗术的患者,其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较后者明显下降,且肺功能以及SGRQ评分、6 min步行距离明显改善,对患者的治疗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结合以往临床研究可知,小容量灌洗术适用于麻药不耐受的患者,其禁忌证较少,大容量全肺灌洗术需在全麻下进行,对操作者以及设备要求较高,但可洗出沉积于肺内的部分粉尘、尘细胞及多种致纤维化活性物质,对合并COPD的尘肺病患者疗效较高[21~23]。
综上所述,大容量全肺灌洗术对合并COPD的尘肺病患者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体内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以及肺功能,并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对患者的质量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更适合作为临床上治疗合并COPD的尘肺病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