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活动:《编花篮》
2019-04-22河南省濮阳市第二实验幼儿园杨彦君
河南省濮阳市第二实验幼儿园 杨彦君
设计意图:《编花篮》这首歌是传统河南民歌的代表作,属于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曲调优美,活泼欢快,歌曲旋律充满劳动热情,歌词表达出人们对牡丹花的“喜欢”,可以增加幼儿积极的情绪体验,提高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但是,大班幼儿学习演唱有一定难度,所以,我把歌曲进行精简和改编,使演唱的难易程度适宜幼儿的年龄特点。歌曲内容与牡丹花相关,我用牡丹花与花篮作为本次学习活动的载体,设计了“唱歌传花”“花篮在哪里”两个游戏情境,让幼儿在游戏情境中自然学习歌曲演唱并感受河南民歌的风格与特点。
[活动准备]1.牡丹花(绢花)。2.PPT课件:图谱、智力游戏“花篮在哪里”。3.有玩“击鼓传花”游戏的经验;知道20以内的单、双数。教学详案 教案备注[课时建议]1课时[活动目标]1.感受河南民歌欢快活泼的风格,边唱歌曲边有节奏地做“传递”游戏。2.大胆猜测、探索游戏中花篮与花按照单、双数排列的规律。3.体验与同伴一起唱歌、做游戏的乐趣。[活动过程]一、欣赏牡丹花,引出主题。教师出示牡丹花请幼儿欣赏,简单讨论牡丹花的作用。师:今天老师带来一朵花,这是什么花呢?幼:牡丹花!师:牡丹花不仅外表好看,它还有很多本领呢?你们猜猜,它有什么本领呢?小结:牡丹花可以美化环境,还可以做成花茶、做成牡丹花馅儿小点心,它的根、茎、皮都可以当药材给人治病。师:所以,有一个小姑娘,她编,编,编花篮……(教师清唱歌曲)二、倾听歌曲,梳理歌词,练习“唱歌传花”游戏。引导幼儿逐句梳理歌词,幼儿尝试练习按乐句玩“唱歌传花”游戏。师:歌曲里面的小姑娘先做了什么事?又做了什么事呢?师:老师再唱一遍,请你听一听,她是不是做这些事情?打开PPT,逐句出示前四句歌词图谱,并逐句唱出。师:小姑娘先来编花篮,编好花篮上南山,然后,小姑娘就去摘牡丹,三朵两朵摘一篮。牡丹花开得多好看呀,姑娘见了好喜欢,歌曲里面唱了几个好喜欢呢?师:答案不一样!老师再唱一遍,来,听听到底唱了几个“好喜欢”?教师再次清唱歌曲。重点:学唱歌曲。难点:边唱歌边做游戏。以问题为支架,激发幼儿好奇心,幼儿带着问题听,可以专注倾听,逐步理清歌词内容。难点前置,重点带领幼儿练习后两句具有典型河南风格的衬词的唱法。初步欣赏牡丹花的美, 了解牡丹花的用途,帮助幼儿理解为什么要摘牡丹。
师:三个“好喜欢”唱法一样吗?师:有什么不同?我们一起体验一下,大家一起唱一唱:姑娘见了好喜欢……(师幼一起唱后三句)师:你们还记得“击鼓传花”游戏的玩法吗?这里有一支牡丹花,我们玩一个“唱歌传花”的游戏吧!你们说,怎么传? 师幼讨论“唱歌传花”游戏的传递规则(如:每唱一句传一个人)。教师唱歌,师幼一起练习一遍传花游戏。师:最后一句还传吗?对,不传了!牡丹花传到最后这位小朋友这里,他的后面没有其他人了,怎么办?师:对,再传回来,好办法! 师幼尝试随伴奏音乐边唱边玩一次传花游戏。三、在游戏情境中玩“找花篮”游戏,自然学唱歌曲。师:小姑娘发现有十只花篮看不见了,被牡丹花挡住了,小朋友们愿意帮她找一找吗?师:你们真是乐于助人的孩子,老师为你们骄傲!当然,这是我们的第二个游戏“猜猜花篮在哪里”(出示PPT):十只花篮分别藏在某一个数字的后面了,我们要把花篮一个一个找出来。师:下面,我们接着玩传花游戏,牡丹花最后传到谁的手上,谁就来找花篮,现在开始! 师幼共同玩游戏五次。四、探索花篮排列规律。第五次游戏结束后。师:还剩几只花篮没有找到呢?它们会在哪里呢?现在能不能把花篮一下子都找出来呢?幼儿猜测、讨论可能的情况。师:有的小朋友认为双数后面都有花篮,我们验证一下,看他猜得对不对?小结:原来你们发现了花和花篮排列的规律呀!真厉害!你们不仅善于观察,还能总结出规律,了不起!五、了解更多牡丹花信息,认识歌曲名称。欣赏PPT中未揭晓的牡丹花的图片,简单了解牡丹花的相关信息,知道歌曲《编花篮》是河南民歌。师:单数数字后面藏着什么呢?师幼共同欣赏PPT中未揭晓的牡丹花图片。师:我们濮阳市戚城公园也有一个牡丹园呢!每年的4月牡丹就开花了,到时候,让爸爸妈妈带你去看牡丹吧!师:下面,你们猜猜这首歌曲的名字是什么?师:这首歌的名字就叫《编花篮》,是一首河南民歌!六、复习演唱歌曲“编花篮”。师:小朋友们,让我们再唱一遍河南民歌“编花篮”,庆祝我们成功找到花篮吧!利用PPT创设一个游戏情境,唱歌成为游戏手段,使得幼儿在歌声中完成游戏,自然地学会唱新歌。师幼共同商量传花的方法,可以培养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清唱五遍后加入伴奏音乐幼儿也能够轻声跟唱了。当“找花篮”游戏进行了4~5次后,幼儿即可通过观察发现单数、双数分别对应花与花篮的秘密,就可以把双数的数字点开验证,获得成功的喜悦。欣赏完剩余的牡丹花图片,再次验证单数对应的是花,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在相对熟悉的基础上,体验流畅演唱新歌的愉悦与成功,进一步提升了幼儿对歌唱学习的兴趣。
反思:
1.难点前置,优先解决问题
学习活动采用整体感知音乐的方式让幼儿完整倾听、感受、模仿、演唱歌曲。歌曲前四句旋律两两重复,朗朗上口,易学易唱;最后三句的歌词是“姑娘见了好喜欢,哎嗨哎嗨好喜欢,好喜欢那个那嗨咿呀嗨”, 三个“好喜欢”唱法不同,极具河南民歌风格,要拿捏腔调唱好衬词是幼儿学习的难点,我把这两句歌词的演唱学习放在活动中幼儿注意力最集中的前几分钟,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2.游戏化教学促进幼儿学习品质发展
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教师应当重视幼儿学习品质培养。因此,我努力在活动中通过“玩中学”的方式帮助幼儿积极主动、认真专注地学习,给予幼儿较多探究和尝试的空间。
达成初步学会演唱歌曲的目标,需要幼儿充分感受与练习。因此,在整个活动中,幼儿先后倾听、演唱歌曲达到十次之多。为了引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激发好奇心、好胜心,我选择与歌曲内容关联的“牡丹花”和“花篮”两个载体,设计“传递牡丹花”“花篮在哪里”两个游戏,把歌曲作为游戏的“背景音乐”,让幼儿在游戏情境中自然跟唱,边唱边玩。幼儿在与牡丹花的互动中,与同伴合作中,学习更加专心,他们在经验不断唤起中“享受”专注力,在操作流畅的游戏环节“享受”坚持性。游戏化教学提高了学习时效,发展了幼儿的审美感动。
3.多领域融合艺术学习
在本次艺术领域的学习活动中,渗透了科学、社会领域的内容。在幼儿已有单、双数经验的基础上,第五个环节要求幼儿能够通过观察花与花篮排列的情况发现规律,他们表达出的排列规律是“一个没有一个有”“隔一个有一个”,此时,提示幼儿“有些数字是单数,有些数字是双数,花篮排列的规律还可以怎么说呢?”,幼儿马上说出“单数是花,双数是花篮”——丰富了表达方式。幼儿在学唱歌曲的同时,巩固了单、双数的知识经验;在探索、发现规律的过程中,发展了思维和自我实现的幸福感。在“花篮在哪里”的游戏情境中,幼儿每次发现一个花篮都会欢呼雀跃,体验到成功帮助别人的快乐。积极的体验与感受有助于幼儿良好社会性发展。
4.多媒体技术助力教学
教学活动中“花篮在哪里”的游戏环节完全借助课件的操作来完成,为了使“游戏任务”的难易程度适宜幼儿的发展水平,通过使用“超链接”技术,每次点击一个数字,就会出现该数字对应的花或者花篮,再次单击,又回到主页面,但露出了在数字后面链接的物体。幼儿每次找过的花或花篮能够在相应数字的下面显示出来,减轻了幼儿的记忆负担。游戏四、五遍之后,幼儿就能够通过仔细观察,发现花篮的排列规律。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对幼儿的学习与教学活动的组织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5.着力发展幼儿学习主动性
整个学习活动中,我始终注重发展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对于新歌,让幼儿通过倾听,逐渐熟悉歌词与旋律,在自然跟唱中学会演唱;当幼儿熟悉音乐节奏之后,请他们尝试解决“唱歌传花”传递方式问题,我及时肯定并采纳幼儿的创意,使之获得成就感,再次调动其学习兴趣,发展其创新能力;第五个环节中,幼儿通过主动观察,从不同角度表达了自己发现、总结的排列规律,通过同伴间的相互学习,拓展了思维,丰富了经验。
附:歌曲《编花篮》
歌曲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