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的样范:护封、护腰和勒口
2019-04-22周实
周 实
最近看了东方出版社出版的钱满素的两本书,一本是《爱默生和中国——对个人主义的反思》,一本是《文明给谁看》,心里的感受是编辑真的是不同的,想要编好一本书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书的选题、内容、形式、写作水平暂且不论,只看书的封面设计、封底文字、勒口文字、护封文字,护腰文字,就可见出编辑的品位以及用心和水准了。我为什么这样说呢?你想想,一本书,上十万字,几十万字,有的甚至上百万字,如何才能使读者拿起来后想要看而且最终决定买呢?这就要看书封的设计以及内容的提要了,特别是书的内容提要。我们来看看《文明给谁看》这本书是如何做的。
此书的内封是纸面精装,开本大32,外面套有一个护封,护封上有一个护腰。护封的色调是黑蓝,也就是黑中泛点青蓝,加上金黄的线条转折,让人有进入深空之感。书名和书的作者名以及出版社的名号自然是白色翻阴了,因为这样最醒目。护腰是浅黄,前面是黑字带橙字,主要是在提出问题:
历史终结or文明冲突?
人类文明最终会走向何处?
著名美国文明史专家钱满素的一部经典之作
探究文明生长的基因,发现文明兴衰的秘密
什么才是成熟而理性的文明应有的样子?
护腰的后面呢?仍没有回答,还在继续提出问题:
21世纪的全球体制、权力分配以及各国的政治和经济,将主要反映西方的价值和利益呢,还是这一切将主要由伊斯兰国家和中国的价值和利益来决定?——塞缪尔•亨廷顿
于是,我们看封底,白色翻阴的四段话,清晰简洁地扑面而来,使你有重返大地之感,重返今日的中国大地,一切,顿时,豁然开朗:
当年提出“睁眼看世界”是用中国的眼光去看世界。当我们进入世界后,又慢慢形成一种新的眼光,就是用世界的眼光反观中国,不再坐井观天,而是从井外向井里面仔细观望,从而对井的特点以及它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有了更客观的认识。最后,我们打破各种人为的界限,尝试着用人类的角度来观察其创造的各种文明。
任何文明都处于不断演变的过程之中,不存在一种固定不变的纯而又纯的形式,一种文明要延续下去,就必须使自己适应变化着的环境,这环境也包括了与异质文明的接触和碰撞。一种成熟而理性的文明必然是开放的,不会拒绝从别的文明中吸纳养料来完善自身。任何文明在走向解体之前,必先经历停滞,而停滞的先兆就是封闭。当个体的自决权被取消,当一个社会统一到毫无异议,便意味着这个社会不再有创造力。无论处于何种发展阶段,一种长期停滞的文明在具有活力的外来文明冲击下,都是不堪一击的。
借鉴异国文化的一大好处就在于保持语言最初的含义,在母文化中,词语和象征历经无数的用法和用者,永远无法摆脱其发展过程中意义的添加和转化。背景如同幽灵,牢牢依附于语言,语言受层层背景历史的重负,已不再自由。可一旦移植异域,一切原有的联系就随之切断,语言便得以返朴归真,人们从异国文化中毕竟只能借其语义,却不可能借到语言形成和发展的背景。
文化超越首先要具备一种正常的心态,既不盲从,也不盲目自大。自卑不过是无根据的自大的另一极,都缺乏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的客观性。爱默生从来不否定欧洲的文化传统,他否定的是美国盲从的心态,针对的是自身的弊病。为什么要惧怕否定自己的毛病呢?无非是怕在否定中丧失自己,也就是不相信自己具有更新和完善的能力。
这不是我们的经历吗?就是我们的经历呀!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们就是这样经历,就是这样感受的。这本书的策划者,这本书的责任编辑,能从这本厚厚的三十多万字的书中,摘编出这么四段话来,可见他们是怎样的用心。于是,我们打开此书,看到护封的前勒口上,有这样一段作者简介:
钱满素,1946生于上海,哈佛大学美国文明史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研究员,主要从事美国文明史研究。著有《美国自由主义的历史变迁》《爱默生和中国——对个人主义的反思》等,论文集《飞出笼子去唱》《一个大众社会的诞生》。主编《绅士谋国:美国缔造者》《美国文明读本:缔造美利坚的40篇经典文献》《韦斯特小说集》等书。发表有关美国历史、文学、政治的论文和文章多篇。
接着,我们翻到后面,看到护封的后勒口上,有这样一段作品简介:
本书汇集了著名美国文明史专家钱满素关于“文明”这一主题的代表作品。全书分为“文明的活力”“不被打搅的权力”“错位的怪诞”三辑,涉及历史、政治、社会、文学等诸多方面。作者指出美国文明发展活力的源泉,分析美国建国前后的思想基础和制度建设,介绍美国黑人与女性社会地位的变迁,讨论“历史终结论”与“文明冲突论”的创见和不足;从世界文明发展趋势和角度探讨塑造人类各种文明的要素;通过点评梅尔维尔、韦斯特、福克纳等多位文学名家及其作品,揭示美国历史不同发展阶段最为典型的社会问题与社会矛盾。书中文章,时间跨度三十余年,研究内容和学术方向的变化,恰好反映出作者对“文明”问题研究的不断深入。
介绍得真的非常好。于是,我们再看目录,进入正文,又再一次进入深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