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纷呈的《春江花月夜》
2019-04-22赵家治
赵家治
艺术是人类对精神世界进行把握的一种特殊方式,是人类精神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艺术的本体是审美意象,艺术作品呈现一个完整的,有意蕴的感性世界。以《春江花月夜》为名,有诗歌、音乐、舞蹈、绘画,四种艺术作品,跨越一千多年,不同领域的艺术家,通过审美创造活动,表现各自的情感理想,再现客观世界,使作品异彩纷呈,丰富了人们的审美情趣,满足了人们的精神追求。
《春江花月夜》是唐初诗人张若虚之作,这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清末诗人王闿运说,“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调,孤篇横绝,意为大家。”闻一多先生称赞说,“诗中的诗,顶峰中的顶峰。”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这首诗集春、江、花、月、夜五种美景为一题,凝聚良辰美景,展示艺术境界。作者以月为中心描写美景,月光下呈现一幕幕壮丽景观:既有江海齐平,月潮共生,随波千万里的壮阔景色,又有江流芳甸,花林似霰的特写镜头,还有“流霜不觉飞,白沙看不见”,只有皎洁的月光存在。月光荡涤了大自然的五光十色,世间万物呈现银灰色,但一个“生”字赋予了明月、潮水以生命,映衬花林清新自然,浸染出春江花月夜中的奇异之花。作者在抒情时以月亮为中心,以情感为红线,江畔行吟的哲人,青枫浦上的游子,玉户楼上的思妇,无一不是望着皎洁的月光在思念、遐想、期盼,抒发离人之情感。作者议论时以人生代代,江月年年的排比句式探讨人之初与自然之初的关系,把无穷绵延的人类与年年相似的江月共存,堪称大气魄、大手笔。又以“楼上月徘徊,离人妆镜台”的传神语句,“鸿雁长飞”“鱼龙跃水”的细微描述,表现思妇的惆怅、迷惘和无助,鱼雁难以传递信息,该是何等痛苦啊。作者还用落花、流水、残月、摇情的氛围,将月光之情、游子之情、诗人之情,融汇在一起,似雾、似光洒落在江树上,也洒落在读者心坎上。
全诗词采清丽,诗中蕴涵的感情热烈、深沉,评议却是自然、平和的,合着读者的脉搏,扣人心弦。诗的韵律和谐,清新自然,婉转流畅,四句一换韵,平仄韵相互交替,一唱三叹,音乐节奏感强烈而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表现力极强,感染力无比。这首诗像一幅画卷,展示了一幅幅“春江花月夜”的美景;像一曲音乐,描绘了大自然的奥秘和人生的哲理;像一场独舞,以翩跹的舞姿,向你倾诉那缠绵的情感,诗歌带你走过自然,感悟人生。诗歌以抒情性、音乐性、形象性,洗去了宫体诗的浓脂艳粉,描绘了月下大自然的美妙奇观,抒发了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揭示了宇宙和人生的哲理,给人以空明澄澈,清丽自然的意境。
《春江花月夜》也是琵琶大曲,原名为《夕阳萧鼓》,后又根据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浔阳江头夜送客”诗句,更名为《浔阳琵琶》《浔阳月夜》《浔阳曲》等,是琵琶文曲的代表作,作者佚名。曲名最早见于清姚燮的《今乐考证》。有1875年前后吴畹卿的抄本传谱,有浦东沈诰初所编的《养正轩琵琶谱》,各派传谱不一,各有特色。1923年上海大同乐会柳尧章、郑觐文等人将此曲改编为民族器乐合奏曲,名为《春江花月夜》。唐诗《琵琶行》忧愁的情感,白居易描写的是“枫叶荻花秋瑟瑟”“同为天涯沦落人”境遇;张若虚描写的是“春江潮水连海平”“落月摇情满江树”,情满人间,令人心旷神怡的景象。唐诗《春江花月夜》与《琵琶行》,前者表现春景春思之意,后者表现秋日秋怜之情,两诗表现的意境大相径庭,《夕阳萧鼓》的旋律、意境更符合《春江花月夜》的韵律和意境,更名是实至名归,名符其实。
据《音乐鉴赏》介绍,《春江花月夜》既是一首抒情写意的文曲,也是一首富有东方情调的夜曲,它在艺术思维方式、主题内容、旋律发展、曲式结构等方面,都有浓厚的民族特色,表现了江南水乡月夜的迷人景色和泛舟人恬静闲适的心情。2012年7月26日,在中国琵琶之乡——辽源首届国际琵琶文化艺术节的开幕式文艺晚会上,中央民族乐团首席琵琶演奏家吴玉霞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著名播音员方明,共同演绎了诗乐合鸣《春江花月夜》,再次掀起晚会高潮。吴玉霞女士运用琵琶弹奏《春江花月夜》,充分发挥琵琶富有钢性、柔和圆润、音质淳厚、泛音丰富、音色穿透力强的特点,时而模拟江楼钟声,伴着水声,细腻流丽;时而描绘月色朦胧,江面水波荡漾;时而风生水起,流水回荡;时而江风习习,花草摇曳,水中花影层叠;时而渔歌唱晚,白帆点点,欢歌四起;时而水石相击,浪涛拍岸,群舟竞归;时而摇橹划桨声声,浪花飞溅声声,渔舟尽兴而归;最后,明月高悬江面,万籁俱寂,人在画中,如醉如梦。琵琶独奏抒情写意,旋律雅致优美。演奏家用推、拉、揉、吟的技法,描绘出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卷。方明的诗朗诵,委婉如歌,富有江南情调的诗句款款陈述,抑扬顿挫的腔调,浪漫深沉的语气,与琵琶演奏家运用扩展紧缩技法,移易音区等变奏手法,惟妙惟肖,真是诗乐合鸣,共同表达了意境幽远的情趣。那悠扬和美的琵琶声,飘逸在龙首山下,那委婉如歌的诗朗诵,回荡在辽河岸。
《春江花月夜》又指中国女子独舞作品。舞蹈编导为栗承廉,音乐由诸信恩根据同名民族器乐合奏曲改编,于1957年由北京舞蹈学校陈爱莲首演。舞蹈在乐曲表现的春江夜色,月下花草盛开的幽远意境中展开。在一个如诗如画的春天月夜,少女身着蓝色纱衣,手持白色羽扇,漫步在江畔万花丛中,时而昂首远眺月光,时而从水中眷顾自己的身影,向往幸福未来。舞蹈以生动的形象,优美的舞姿,表现了一位怀春少女,心中像春潮一样对爱情与美好生活的企盼和追求。美好的场景,人在景中,景在心中,情景交融,令人心旷神怡,舞者以个性美的舞姿,展现了妇女对自由幸福的向往和追求,在观众心中产生共鸣。1961年在第八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会上,陈爱莲表演的《春江花月夜》(独舞)、《蛇舞》(双人舞)、《弓舞》(领舞)、《草笠舞》(领舞)等作品,荣获4枚金质奖章。《春江花月夜》独舞,于1994年被确认为“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作品”。
《春江花月夜》还是一幅国画名作。2013年8月,“黄永玉九十画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展览结束后,黄老决定向中国国家博物馆捐赠其精心创作的巨幅画作《春江花月夜》和20世纪50年代创作的《各族人民大团结》壁画的小稿。《春江花月夜》为黄老89岁时的佳作,画心高5米,宽3.85米,是他彩墨画的典型代表作。作者运用唐代诗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五种要素,合着诗中的情景,进行了全新的创作,实现了创作过程的飞跃和艺术的升华。画面以新颖的形式结构,采用全景式的构图,展示泛蓝无际的夜空,一轮明月高悬,迂回漫转的江水,两岸花林泛春,山崖屹立,绿草如茵,红桥彩灯,色彩纷繁。江的右岸是粉花环抱的绿草地,几块红色地毯上,文人仕女悠闲地饮酒当歌,草地上8女舞姿翩翩,8位乐伎演奏乐曲,描绘了春江花月夜宴乐的盛景。江的左岸山丘起伏,山乡农家妇女,来到江边赏月、观鱼、垂钓,儿童玩耍、戏水,人们悠闲自得,似乎让人们感受到黄老的故乡,凤凰沱江夜晚的景象。此幅作品,人物造型生动,景物色彩浓烈,天地人融为一体,画面和谐自然,展示了他水墨和重彩艺术特长。作品的意境不仅清新自然,更是深邃高远。从张若虚的原诗,作者勾勒出一幅春江花月夜的壮丽画面,从一个独特视角,描绘了思妇、游子思念之情,抒发了诗人之情,引起读者共鸣。而黄老的画作,至广大而尽精微,他运用春、江、花、月、夜五种要素,创新升华,高起点,大手笔,描绘了天人合一,社会和谐,文化繁荣,人民富足的大景象,展示了盛唐文化的当代价值,表达了作者追求生态美、和谐美的精神境界。作品不仅表现了中华文化的厚重历史,也艺术地昭示了人们对未来的呼唤和期盼。
诗歌、音乐、舞蹈皆源于集体劳动,三者是密不可分的。《吕氏春秋•古乐篇》记载,“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说的是古时诗歌、音乐、舞蹈三者结合的综合表演的场面,其实这也是一幅生动的画面。汉代《毛诗序》中,对诗、乐、舞的关系作了进一步论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说的是逻辑语言,化为情感,产生飞跃,成为音乐语言,成为舞蹈。苏东坡评价唐朝大诗人兼画家王维(摩诘)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宋朝文人晁以道诗云:“画写物外形,要物形不致;诗传画外意,贵有画中态。”上述名言,都是论述诗画的离合异同,诗画可以互补,交辉互映,各有千秋。中国绘画带有舞蹈的意味,画家以跳动的灵感,飞动的线条,展示了线的韵律。诗歌、音乐、舞蹈、绘画都出自于人们生活中所激起的感情活动,四种艺术从美学而言,确具有内在本质的联系。
叶朗在《美在意象》一书中说,“艺术不是为人们提供一件有使用价值的器具,也不是用命题陈述的形式向人们提供有关世界的一种真理,而是向人们呈现一个意象世界,从而使观众产生美感(审美感兴)。所以艺术和美(广义的美〕是不可分的。”《春江花月夜》诗歌、音乐、舞蹈、绘画四种艺术作品不仅是同名,而且都各自呈现了一个意象世界。作品的意境超越了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了无限的时间和空间,形成意象万千,升华人生感受,感悟人生、历史、宇宙,感悟有哲理的意蕴,给人以极大的美感。四个艺术作品虽然是同名,但各自的材料、形式、意蕴是不同的,因而不同的艺术作品,面貌、结构、风格也是不同的,每个作品各自独立形成一个完整的、有意蕴的感性世界。《春江花月夜》不同的艺术形式,不同的艺术风格,不同的审美意蕴,给观众带来异样的审美意象、审美情趣和审美享受。叶朗说,“生活世界是人与万物融为一体的世界,是充满意味和情趣的世界。这是人的精神家园。”发展和繁荣文学艺术,追求真善美统一的人生境界,追求“万物一体”“天人合一”的境界,建设美好的精神家园,文艺任重道远;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塑造共同的中国梦,文艺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