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网信事业
2019-04-21李亚鹏
李亚鹏
摘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网信事业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应有之意,是网络强国建设的根本性原则。在新时代条件下,面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我们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网信事业,才能不断加快网络强国建设的步伐。
关键词:网络 以人民为中心 网络强国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01-0249-02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也应该积极地参与到网信事业发展过程当中。在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强调,“网信事业发展,就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1]这既为我国网信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最根本的遵循,也彰显了我党治国理政的一个巨大的优良作风,也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宗旨。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网信事业,我国的网信事业才会蒸蒸日上,才可以达到将中国打造为网络强国的战略目的。
一、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网信事业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
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核心观点就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把人民群众作为推动历史发展的积极参与者,也是人类文化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在《神圣家族》当中,马克思指出,“在推动历史进程的各项活动当中,以及所形成的思想都属于群众事业,随着历史发展进程的不断深化,群众队伍将会逐渐扩大”。[2]马克思明确指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参与主体。“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过程当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他们决定着社会的基本矛盾走势,同时也作为重要实施者直接影响着上层建筑的发展变革以及生产关系的形成与发展。”[3]
作为马克思主政党的中国共产党,自建党第一日起,就把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这一重要思想贯穿始终,可以说中国共产党史就是一部群众路线史。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领导人在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实践中,就把马克思的群众史观同中国的革命实践相结合,提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等一系列群众思想,并在中国革命的实际道路中进行有益的探索,创立了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群众观点和以此为基础的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法宝之一,正是中国共产党充分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积极参与抗战,才能一次次地取得抗战胜利。不论是处在解放战争时期,还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建设初期阶段,毛泽东明确指出,必须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核心地位,要始终不渝地贯彻落实好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以人民群众为根本,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国家。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邓小平同志在全球经济发展大趋势下,审时度势,面对时代变革,不断完善健全了中国共产党的群众史观。尤其是邓小平所提出的“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人民群众赞成不赞成等”党在新时期的发展路线以及服务宗旨,明确了群众路线就是党的组织路线。在十三届四中全会召开之后,江泽民同志根据在新世纪中国的发展路线以及马克思主义,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时也明确指出,执政为民就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充分践行。党的十六大召开之后,胡锦涛同志提出了“以后人为本”的群众利益观,中国共产党群众史观又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
信息化时代到来,互联网在很大程度上对人民的生活方式、价值觀念等方面产生一定影响。互联网的发展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重大机遇和挑战,互联网也同时成为治国理政、安邦惠民的利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网信事业要发展,必须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互联网发展成果惠及13亿多中国中国人民”等重要论断。这为新时代我国网信事业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网信事业,不仅体现着马克思主主义群众史观的与时俱进,更彰显着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发展初心和执政为民的工作理念。
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网信事业是网络强国建设的根本性原则
我们正处在一个信息革命日新月异的新时代,能否把握住信息化给我国带来的重大机遇,也是新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人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信息化对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的复兴梦带来了重大机遇。必须牢牢把握住这一历史发展机遇……不断强化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网络强国建设工作,为建成富强,民主,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作出作出应有的贡献。”[4]在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在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就提出了要建设网络强国的战略部署,要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的目标同步推进。
把建设网络强国提高到一个战略的高度,显示了我们国家领导人对互联网发展的极其重视,也显示了我们党领导人的非凡勇气和巨大的魄力。网络强国建设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等特征,因此,建设网络强国需要凝聚多方力量,集思广益,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网信事业的根本原则。网信事业发展,从本质上来说是人民的大事业,推动网信事业发展是为了人民,也需要依靠人民。网信事业同党的其他事业一样,需要人民群众一起参与,必须在人民群众参与基础之上,激发出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以及主动性,不断提高互联网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接受人民群众对互联网的监督,探索建立全民参与的网络治理体系。”[5]只有这样,才能为我国网信事业发展培养出高素质的信息化人才队伍,才能不断推动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的突破,才能促进繁荣发展网络文化的繁荣发展,才能不断保障我国的网络安全,才可以不断推进新型城镇化、现代农业化的发展,才能实现建设网络强国的战略目标。
三、新时代条件下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网信事业的具体要求
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已经迈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也发生了改变,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把人民作为发现网信事业的核心要素,是突出人民社会地位的重要标志,同时也彰显出人民地位所具有的主体性以及价值导向性。为民谋利,必须了解人民群众所需、顺应人民群众所盼、满足人民所愿。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网信事业要顺应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变化,因时而为,因时而变,不断适应广大人民群众对网信事业发展的需求和互联网发展成果的期待。
首先,需要构筑网上网下同心圆。我国自1994年接入互联网以来,信息化发展速度很快,网民人数和互联网应用已经跻身世界网络大国行列,但网络大国不是网络强国。要实现网络强国,最重要的就是要将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在一起,发挥出团结就是力量的作用。不断完善健全网上网下这一同心圆,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发动全国人民广泛参与,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其次,需要提高网络综合治理能力。当前我国互联网领导管理体制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多头管理、职能交叉、效率不高等。没有健全合理的互联网管理体制,网络强国建设就不能有效运作。因此,习近平总書记强调:“要提高网络综合治理能力”“要调动网民积极性,动员各方面力量参与治理”。[6]人民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党和政府的正确引导之下,人民群众可以通过互联网媒体实时监督互联网平台,反映网络安全问题,强化互联网企业的主体责任,等等。在当前我国广大网民群众的积极参与之下,我国网络综合治理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
然后,需要做好网上舆论工作。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当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新空间。网络空间富有内涵,充满朝气,健康良好,人们群众才会满意,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甚至传播一些违法乱纪的信息,那便会遭到人们群众的唾弃。可以说,网络空间也是现实社会的一面镜子。当前我国大部分网络群众每天都会在网络平台或者相关网络媒介表达、倾诉自己的观点。少数别有用心的人会在网络平台散布一些谣言,制造出不好的声音,危害了良好的社会秩序,特别是影响到社会青年的健康发展。所以要进一步强化主流思想舆论,积极弘扬主旋律,大力传播正能量,充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滋润人心,引领社会潮流。对于敌外势力的意识形态渗透,我们要予以严厉打击,用中国新型媒体传播中国话语,争夺网上意识形态的胜利。
最后,以加快信息化发展来推动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发展。网信事业的发展,还是以大城市的发展速度为准。在中国几十年的网络发展中,大城市的网信事业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但是在中国大部分农村,网络还没有普及,网络发展的成果没有普及到很多来自农村的人民群众。所以需要树立“互联网+”的思维和理念,打通信息化与其他三化之间的“大动脉”,充分发挥互联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首先,需要加快信息化与新型城镇化的融合发展。信息化为大城镇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信息共享资源,可以充分发挥互联网在新型城镇化中的作用,建设“智慧城市”。其次,加快融合信息化与新型工业化年调统一发展,再以推动信息化为基础之上来加快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物质流发展,可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可以带动经济结构的调整。再次,在促进农业现代化方面,要提高农业现代化发展中的信息化水平,要实现农业生产智能化、农业经营网络化和智能化。特别是在精准扶贫方面,互联网也大有可为。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销售农村的农产品,也可以通过网络为农村提供优质的教育等。在党和政府的正确引领下,互联网必将在扶贫的道路上发挥重大作用。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4-26.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3]王娟.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浅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4(11).
[4]敏锐抓住信息化发展历史机遇 自主创新推进网络强国建设[N].人民日报,2018-04-22.
[5][6] 张显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网络强国建设[EB/OL].中国社会科学网,2018-12-05.
责任编辑:赵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