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行抗日根据地时期乡村社会的思想教育

2019-04-21白雪

现代交际 2019年1期
关键词:青年思想教育群众

白雪

摘要: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为了最大限度上动员各阶层社会群众参与到保家卫国的抗日战争中来,中国共产党在太行根据地针对不同的群众开展了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当时国内以及各个根据地艰苦的条件下,八路军129师不惧艰难,在进入太行根据地时,严格遵守中央指示,加强与群众的联系,对青年等不同民众作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太行抗日根据地 群众 青年 思想教育

中图分类号:K2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01-0246-02

一、对青年进行教育的原因

在太行根据地初期建立阶段,环境十分严峻,当时大部分人都是文盲,很难进行接触教育,很多人的生存问题都难得到解决,经济是一个大问题,文化教育也是一个大问题。农村的教育十分落后,许多青年并没有受过教育,更别提对抗日战争以及世界局势的了解,在这种情况下,发动青年对于取得抗战胜利也尤为重要。“据太行北区调查,抗战前,辽县(今左权)、武乡等18个县的儿童入学率不及60,巩固率就更低,一般农家子弟能上三五个冬春的学就不错了,上到高小是很难的。自清末以来,教育发展十分缓慢,据偏关县民国23年(1934)统计,全县有学龄男童3586人,入学的1499人,入学率不足42。部分村庄统计,学龄女童1785人,入学率仅15”①。“当时,学校是为有钱人家子弟创办的,贫苦人家子弟入学的人很少。晋东北以及雁北的广大农村,学龄儿童入学不足20”②。针对如此情况,中国共产党在太行根据地进行了青年教育。

二、对青年教育的方式与内容及其成果

(1)为了使群众很好地接受教育,太行山区的党和政府以最普通最容易接受的形式进行了宣传教育。比如:黑板报(宣传抗战形势)、剧团(设计通俗易懂的情节)、识字班、学校教育等。冬学运动是最主要的形式。冬学运动最终发展成为太行革命根据地社会教育中“最大量、最经常、最有效果的一种组织形式”③。1939年冬季,中国共产党在太行抗日根据地开展了冬学运动。1939年11月27日,《新华日报》的华北版有这样一篇社论,社论的主要内容是要在各根据地开展冬学运动,发展素质教育,组织群众去了解世界形势,扫除大部分文盲。1940年后冬学普遍建立。1941年,全区共办冬学1801所,学生73824人”④。“1945 年,太行区40个县的冬学、民校已达1.5万所,平均每个行政村有2所,学员达到105万人”⑤。“占全区人口的 1/5(当时太行全区人口500万);1946年仅左权一县就有正式冬学271所,有冬学小组211所,义务教员482人,参加学习的学员62001人”⑥。“占全县人口总数96009人的64.5%,累计扫除文盲12104人,占在学文盲总数的38%,达到高小程度的有610人”⑦。

太行區的冬学运动具有十分鲜明的特色,将教育活动与抗日战争的形势结合起来,紧密结合实际。从太行根据地的教材编写上就可以看出,教材编写通俗易懂地解释当时的局势,联系群众生活的实际。“从1945年左权县冬学政治补充教材(三十四年春季用)目录中可看出冬学教育与农村实际的结合:一、秋耕与春耕;二、锄苗;三、肥料;四、肥料;五、选种与浸种栽培法;六、调茬目的与好处;七、病虫害与简单治法;八、金皇后玉茭;九、怎样种植棉花;十、苗圃和植栽;十二、按家计划;十三、互助组折工办法”⑧。

(2)1939年到1941年青年运动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中国共产党为了更好地领导和组织青年运动,组织了一系列不同形式的青年团体。在当时中国共产党建立了青年救国会的组织,这个组织在抗日战争时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晋东南的沁源与和顺是最早成立青救会组织的地区,到1938年6、7月间,榆次、昔阳、阳城等县的青救会相继建立起来;到11、12月间晋东南的各个县份,像长治、黎城、潞城、襄垣、武乡、长子、壶关等县都普遍建立起青年救国会;同时青救会的成员也发生了变化;晋东南青救会的会员,已从少数的知识分子转变到包括青年农民、青年工人与妇女等青年,特别是青年农民,约占全体会员的80%;到1939年3月18日,晋东南青救会总会成立时,会员总数达25万之多”⑨。

(3)青救会作为重要的一个组织,在动员青年的同时,根据地建设、政治思想教育,青救会都有涉及,在青救会的带领下,根据地的各种工作得以更好地运行。例如,青救会在很多方面都对青年进行了教育。民主教育方面,对青年进行新民主教育,教他们认识到封建思想的危害;民族教育上,培养青年的爱国意识,鼓舞抗战胜利的决心;组织上,健全村政权建设,不走过去官僚主义的老路。“开办青年训练班,培训青年工作干部,同时还通过举办民族革命室、识字班、夜校、冬学、剧团、黑板报、报纸杂志等形式进行抗日宣传和文化教育;在晋东南各县青救会领导下的青年剧团占了整个地区400多个剧团的绝大多数,举办的报纸有‘生力报、‘战地青年、‘青年副刊等”⑩。

在这个过程中,青年起了良好的带动作用,使太行根据地有了很好的政治思想教育的氛围,从而进一步鼓舞了抗战胜利的信心,这使许多群众积极参与到各种抗日救国会以及抗日活动中去,更好地了解了世界的局势以及中国共产党中流砥柱的作用。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党在危难中作出的对青年干部的一系列教育,不仅仅在太行根据地,更多的是对全国人民的热情期望,是鼓舞抗战胜利的决心和信心,也是各个阶层人民为了挽救国难一起努力的体现,这种精神值得我们为之纪念动容,太行精神也陪伴我们一直走在前进的道路上,永不凋零!

注释:

①②山西省史志研究院.山西通志(第三十七卷)教育志[M].中华书局:583.

③董纯才.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史(第二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222.

④董纯才.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史(第二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390.

⑤董纯才.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史(第二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390.

⑥左权县一九四五年及一九四六年经常民校实施情形(1946年4月1日)[C].山西省档案馆,宗卷,A166-1-40-4.

⑦左权县志编篡委员会.左权县志[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5,396.

⑧左权县冬学政治补充教材(三十四年春季用)[C].山西档案馆,宗卷A166-1-40-1.

⑨延安时事问题研究会.抗战中的中国政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285-286.

⑩延安时事问题研究会.抗战中的中国政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287.

参考文献:

[1]山西省史志研究院.山西通志(第三十七卷)教育志[M].中华书局:583.

[2]六年华北华中工作经验的报告[M].刘少奇选集(上卷), 259.

[3]中共晋冀豫区委会议记录(二)[C]//山西省档案馆.太行党史资料汇编(第一卷),328.

[4]华北党建设中的几个问题[C]//中共山西省委党史研究室.文献选编(抗日战争时期)(第一册),353.

[5]董纯才.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史(第二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222.

[6]延安时事问题研究会编.抗战中的中国政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

责任编辑:刘健

猜你喜欢

青年思想教育群众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吃瓜群众的真相,你怎么懂
体育教学基本原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关于高中班主任思想教育的创新方式摭谈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小议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
各界群众前来省作协吊唁陈忠实先生5
The Chinese Olympic Committ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