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学习模式下日语学习法的探索
2019-04-21苗伍君廖芷靖
苗伍君 廖芷靖
摘要:近年来,大数据给高等教育带来了全新的变革,不仅重申了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的概念,也带来了众多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对于学习者来讲,大数据影响下混合式学习模式应运而生,不仅是对传统学习的新的变革和补充,在一定程度上来讲也带来了新的学习理念和思维模式。
关键词:互联网 日语学习 混合式学习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01-0018-03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互联网和教育结合的趋势已势不可挡。混合式学习是在E-learning基础上定义的,它融合了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利用各种先进的教育技术和数字化教学的优势,从而达到多元化学习目的的教学方式。近几年MOOC、微课等学习手段的兴起,加速了混合式学习模式的开发和使用。本文旨在研究相对于传统学习模式,怎么利用信息技术来探究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的日语学习模式。
一、大数据时代下混合式学习的诞生
从2012年美国政府宣布启动“大数据计划”以来,大数据的研究进入到了新的发展时代。同时,为了迎接大数据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国专门成立了大数据专业委員会。“2012年3月,教育部制定并出台了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指导性文件《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文件指出,要加快推进我国优质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共享,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中,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1]近年来,知名刊物Science、Nature以及国内的《高校教育管理》《思想理论教育》《电化教育研究》等著名刊物刊登了多篇大数据方面的相关研究。
互联网的发展带动了混合式学习模式的应运而生。其中,MOOC形成于2008年,也是由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等世界著名高校掀起的教育改革的产物。它一出现,便引起了各学术界的关注和讨论。混合式学习是MOOC的升级与优化,也是在信息时代背景下,以多种学科理论的融合为前提,形成的更加多元化、更加灵活变通的综合性学习模式。“素有高等教育风向椅之称的美国新媒体联盟(NMC)于2016年2月推出了最新一期的《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版),报告分析指出,“混合式学习(Blended Learning)已经成为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它的平台设计与应用推广将是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1]
那么,怎样定义混合式学习的概念呢?杜世纯指出,“混合式学习理论是包含了巧通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教育技术理论等多种学习理论的混合体。这种混合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在混合中创新,是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多种学习理论的集中与融合,是学习理论的集体升华,是一种扩展性创新”。[1]牟占生等人认为,“MOOC的兴起为混合式学习的开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混合式学习模式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2]李克东认为,混合式学习是建立在人们对在线学习的反思和重建的基础上,面对面学习的长处恰好弥补了在线学习的短处,二者应该结合起来。[3]马国庆认为混合式学习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也是教学发展的又一顶峰,将会成为教学的主流模式。[4]
综上可知,混合式学习的概念定义侧重点不同,且众说纷纭。大致总结为在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下,为了进一步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优化学习资源,使用慕课、微课、在线课程、翻转课堂等新兴学习模式组成的综合性、多样性的学习模式。
二、日语学习中普遍的传统学习模式
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直接法”“翻译法”等。“先教后学”,一般是以“面对面”的黑板教学为主。且这种教学模式主要集中在课堂上,教师在一节课的时间,将知识的讲授与答疑、预习、复习融为一体。
20世纪以来,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以及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外语教学法注入了新的血液。“自觉实践法”“情景学习法”“案例学习法”“认知法”等多种学习模式也相继出现。王武军在《日语教学法》中认为对于外语学习原理的研究,有很多派别。概括起来大致可分为三派学说;刺激-反应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和自觉实践学习理论。其中,刺激-反应学习理论主要是基于刺激-反应(S-R)原理的多次发生来进一步推测出学习是多次习惯的形成这一概念思想。认知学习理论是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在推翻刺激-反应(S-R)原理的基础上,依据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创立出来的理论。而自觉实践法则是由苏联的心理学家别利亚耶夫创立,后经列昂季耶夫进一步发展。其主要的理论依据则是侧重于培养学习者的自觉性,且应用于实践中巩固所掌握的知识。[5]
各种教学理论侧重点不同,基于其中的理论形成的教学方法也不尽相同。如“口语法”倾向于依据刺激-反应(S-R)这一理论,而“认知法”则是在“认知学习理论”基础上发展来的,“自觉实践法”毫无疑问是依据于“自觉实践学习理论”发展过来的。而以上的“认知法”“口语法”“自觉实践法”也是各有各的优缺点。如单纯地应用“口语法”来学习,对口语练习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容易忽视理论知识。“认知法”侧重于提升人的主观能动性,也即是说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掌握语言规则,但是容易造成与现实情境脱节。“自觉实践法”是相对全面的学习方式。但如何提升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以及如何模拟学习场景、完善实践效果则是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
可见,时代日新月异,传统的或者单一的学习方法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学习者每天穿梭于校园中或者学习机构照本宣科的学习方式已经不适应所有人。而各种多媒体、电子设备的大力推广则恰好弥补了这一缺陷。
三、混合式学习模式在日语学习中的实践
(一)传统学习模式和混合式学习模式的比较
传统的学习模式主要采取的是“灌输性”的沉浸式学习形式,教师占据的是主导地位,但是师生直接接触有亲近感。同样,完全摒弃面对面学习模式的话,由于缺乏教学者的监督和指导,学习者会很容易出现“囫囵吞枣”的学习效果,很难做到对知识的全方位的理解和吸收。而混合式学习是指面对面学习和线上学习的结合。既能够发挥传统教学中“面对面”的亲近感,又能充分利用MOOC、翻转课堂、微课等新兴教育技术的优势,使学习更加多元化。
(二)针对不同的课程,采取与其相符合的学习模式
混合式学习模式已经先后在各个高校开展起来。例如清华大学在2014年开展混合式学习模式以来,学校每年都会定期举办混合式教学教师工作坊。并且还专门建立了“助教支持体系”。[6]我校也对混合式学习模式进行了多种的尝试。
由表1中2017年—2018年第2学期的校选课开设情况可知:“有效沟通技巧”“影视鉴赏”“突发事件及自救互救”“透过性别看世界”“孙子兵法与执政艺术”以及“批创思维导论”等课程,采取的是线上学习。而“知识产权概论”“证券投资学”“园林艺术”“养犬与养猫学”“音乐基础知识与音乐欣赏”“实战咏春”“日语入门”“西班牙入门”等课程采取的是面对面的课堂学习形式。可见,并不是所有的课程都是适合在线学习摸式的。教师在进行授课的同时,更要站在学习者的立场上,针对不同的课程采取相对应的教学模式。
(三)日语混合式学习模式的具体实践
为了进一步证实其研究效果。笔者曾在4个班级、大约125人中进行了混合式教学的实践。其中3个班是第二外语课程,每个班由学生30人组成。另外一个班是日本文学鉴赏的课程,由35人组成。
测试过程如下:(1)事先录制好新的学习视频发送到本校的BB平台上,可供学生们自由下载和自主学习。(2)组建本班微信群或QQ群,提前發送需要学习的课件,便于学生们预览。(3)课堂上教师可以对学生自学的知识进行分重点的讲解,对知识进行查漏补缺以及检查学生自学的效果。(4)在微信群里,布置作业并监督其完成情况。例如对于日语的入门课程,可以让学生们在微信群里发送每节课的单词语音,教师会对发音有误的地方进行指导。再例如让学生们每次上完课,都要用本课语法来造句,并把造好的句子发送到微信群里由教师进行修正。(5)在BB平台上发布一些课后练习,或者一些对课程内容的归纳总结课件。这样一来,更有助于夯实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以上混合式学习的实践能取得什么样的效果呢?笔者采取的是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两个班的实践效果进行了调查,进而来具体展开对大数据背景下的混合式学习模式的探索。数据显示:
(1)对于混合式学习模式满意度的调查:非常满意的有48人,占整体人数的21%;基本满意的有45人;稍微满意的有25人;不太满意的有7人。可见,选择非常满意和基本满意共93人,占测试群体的大部分。这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混合式学习模式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进行混合式学习模式以来,日语能力有怎么样的提升?认为日语能力有较大提升的有86人,占72%;认为日语能力有所提升,但是不明显的有25人;而认为没有什么日语能力的提升的人数有14人。可见,通过线上和面对面的学习方式,大部分学习者认为日语能力较之前有明显提高。
(3)你觉得混合式模式学习是否对“听”有显著效果?通过数据可知,大部分学习者认为混合式学习模式对于日语能力中“听”的提升有帮助。其中,认为有很大提升的有73人;有提升但不明显的有45人;没有提高的有7人。
(4)你觉得混合式模式学习是否对“说”有显著效果?调查数据显示,认为对“说”有显著效果的有76人;认为有所提升,但不明显的有36人;认为没有任何提高的有13人。
(5)你觉得混合式模式学习是否对“读”有显著效果?认为对“读”有显著效果的有77人;认为有所提升,但不明显的有34人;认为没有任何提高的有14人。
(6)你觉得混合式模式学习是否对“写”有显著效果?数据显示,认为对“写”有显著效果的有68人;认为有所提升,但不明显的有42人;认为没有任何提高的有15人。
(7)怎样评价传统日语学习模式和混合式学习模式?本题是个多项选择题。由调查的数据可知,认为混合式学习模式是传统日语学习模式的进一步发展和补充的有122人;赞同应予以推进混合式学习模式的有98人;肯定混合式学习模式能增强学习能动性和自觉性的有118人;认为混合式学习摸式效果不明显,不能代替传统的日语学习模式的有23人。
(8)是否还愿意继续使用混合式学习模式?调查显示,想要以后继续采用混合式学习模式的有85人,占68%;认为使用混合式学习模式和传统日语模式都可以的学习者有21人,占17%;最好使用传统日语学习模式的有22人。由此数据可以看出,混合式学习模式已取得一定的效果。
四、日语混合学习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展望
现在的在线日语教学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如杨晓宏指出,“目前在线教育存在着平台功能单一、教育资源同质化、教与学互动性差、交互难以适应学习需要等问题”。[7]同样,我们在混合式学习模式的实施过程中也发现了不少问题。
首先,教师的工作量极大。课前需要录制学习视频,组建QQ、微信群,并且在群内进行设疑,答疑。虽然教师和学习者并没有直接地面对面接触,但是教师所做的准备工作一点都不少。可见,如果采取混合式学习模式,对于教师的要求比较多。其次,需要学习者全身心地积极配合。这就对学习者的自觉性要求比较高了。如果仅仅靠着和教师课堂上的互动,而课下却丝毫不学习的话,则会大大降低其学习效果。
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混合式日语学习模式已取得初步成效。大部分人认为混合式学习模式对日语的“听,说,读,写”四个方面都有一定的提升效果。其中,“听,说,读”三个方面较“写”来讲,提升能力是比较明显的。这也就说明,应该在“写”这一方面多加强混合式学习模式的研究。
总之,日语教学模式依附于微课、MOOC、翻转课堂、在线开放课程等多种信息化资源,与传统课堂教学相互融合,可以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提升学生的外语能力。
参考文献:
[1]杜世纯.MOOC背景下混合式学习的实现路径与效果评价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7.
[2]牟占生,董博杰.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模式探究——以Coursera平台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4(5):73-80.
[3]李克东,赵建华.混合学习的原理与应用模式化[J].电化教育研究,2004(7):1-6.
[4]马国庆.基于微课的高职英语混合式学习模式研究[J].职教论坛,2015(4):66-70.
[5]王武军.日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10):28-29.
[6]杜世纯,傅泽田.混合式学习探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6:52-55.
[7]杨晓宏,周效章.我国在线教育现状考察与发展趋向研究——基于网易公开课等16个在线教育平台的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7(8):63-69.
责任编辑:张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