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基于大数据时代的图书管理策略

2019-04-20陈天赐

卷宗 2019年11期
关键词:图书管理大数据策略

陈天赐

摘 要:大数据时代的趋势不可阻挡,运用在图书管理中可以有效的发挥信息资源整合作用,让管理人员对图书管理有更全面细致的了解,降低人工管理的低效率、高成本,保证信息处理应用的高效、高品质,有助于提升图书用户的体验,符合时代发展所需。

关键词:大数据;图书管理;策略

大数据时代是当下信息技术发展不可阻挡的趋势,甚至由于这种信息化的环境,导致人们的阅读也越来越趋向数字化,对于实体图书馆与书店都构成一定威胁。需要充分的正视大数据时代对传统图书工作构成的影响,有效的利用大数据技术来辅助图书管理工作优化,让新时期的图书管理给予读者更好的阅读体验。

1 大数据时代的基本情况

大数据时代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不断升级的产物,对于传统图书管理也构成较大的变化影响。作为当下的图书管理人员而言,大数据的特点不可能回避。大数据时代可以通过有关软件工具来快速的做好图书信息的集中性管理,对有关数据信息分析研究,由此来保证对图书信息有充分的了解。大数据信息可以快速、大量且多功能化的采集图书管理信息,由此来方便图书的管理。其信息处于的效率高,且准确率明显高于人工操作,整体的处理成本也相对较低,管理的便捷性相对更高,是新时代图书管理的发展趋向。随着技术的升级,这种大数据管理的水准会越来越高,智能化水平会不断高涨,更大地释放了传统人力资源的消耗与束缚。大数据可以大量的了解人们的阅读喜好、时间等特点,同时进行智能化的图书发送与回收等操作。为人们推送更符合个人需求的书籍,方便人们更好的查询书籍存在状况,为图书的获取与后勤采购工作提供参考意见。甚至可以收集读者的反馈信心,为图书管理工作提供更多的建议支持。大数据让图书管理人员对读者有了更多的了解,并且这种了解的信息来源更为广泛、迅速、便捷。

2 当下图书管理常见问题

2.1 实体书店与图书馆受到较大的冲击

当下实体图书有关单位与企业受到较大的冲击,人们更多的倾向于数字化的新媒体阅读体验。传统的图书馆与书店受到冷落,甚至这些实体图书阅读成为了一种独特的体验文化,而不是大规模的潮流与日常习惯。较多的书店关门与破产成为常态,甚至很多书店无法有效盈利,需要依托于其他实体服务功能合并,成为了其他服务工作的附庸,发挥锦上添花的作用。通过对当下年轻人的阅读习惯调查发现,大多数的学生与社会年轻人不愿意到图书馆阅读图书,去书店购书的意愿也相对较弱,更多的阅读被数字化阅读,尤其是网络文章信息所占据,甚至很多年轻人认为网络上的信息更为及时迅速,而纸质图书从撰写、印刷到发行,已经远远滞后于实际网络信息的传递速度,因此,更多的愿意通过网络渠道获取信息与知识。而传统纸质书籍中的经典传统书籍是人们的阅读主体,对于流行性、时效性的阅读需求则不占据优势。

2.2 管理人员缺乏大数据发展意识

对于图书管理人员而言,即便使用了信息化处理,但是在实际的管理应用中仍旧缺乏足够的大数据管理意识。管理人员缺乏对信息化管理的开发利用,缺乏信息化管理思维能力,更多的停留在传统实体人工管理的模式,对于现有的信息化技术运用缺乏较高的热情。甚至很多管理人员由于自身意识层面的提升缓慢,会在一定程度上抵触信息化管理的发展,由此导致整个图书管理的信息化管理发展进程相对较慢。工作人员由于缺乏信息化管理意识,由此会导致在工作技能与服务意识上的滞后,无法保证高效优质的图书管理水准,影响读者的体验。

2.3 缺乏数据库的标准建设与信息共享

在图书管理上,缺乏标准的数据库建设,同时在图书信息上缺乏大规模的信息共享,各个数据库相互对立且封闭,形成了图书信息的孤岛,无法达到所有信息的共享且系统化的整合,导致图书资源价值受到较大的限制。大数据的价值在于其采集的数据信息广泛,通过大量的信息整合来更好的了解图书管理信息,对读者也有更好的了解。如果各自数据库相对封闭,则不利于采集更多的数据,由此导致大数据管理的价值下滑。数据的分享可以指导各单位对图书管理有更清晰的了解,优化对自身的图书管理状况。

3 基于大数据时代的图书管理策略

3.1 提升管理人员大数据素养

要注重图书管理人员的培养,加强大数据意识与能力的提升。要让其了解大数据时代各单位图书管理的变化,了解大数据的全面价值。要不断分享大数据图书管理信息与功能,让图书管理人员对大数据的价值保持与时俱进的发展。同时要定期的展开有关图书管理工作的培训,培训方式可以采用线上网络培训与线下实体培训方式结合,让工作人员在能力与意识上得到有效的引导,甚至要做好大数据管理运用的考核,更好的了解管理人员对大数据运用的状况,由此为后续的培训指导提供参考意见。对于图书管理人员而言,需要不断了解人们对图书的诉求,了解当下新潮的信息化建设状况,由此来更好的吸收新技术与新方法来服务图书管理,由此让大数据图书管理水准得到稳步提升。在图书管理的人才吸纳上,需要更多的寻找与信息化建设相关的人才,由此来保障专业人才资源的支持,让图书信息化管理得到专业能力的保障。

3.2 注重大数据图书管理建设的资源投入

在大数据时代,在图书管理上需要投入足夠的物资、人力支持。在物资上,需要投入经费建设数据库,同时做好各数据库连通的协商,发挥数据库信息的整合利用,形成统一的数据库来方便用户所需。要做好实际情况的调查,为图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提供针对性的服务,保证数据库的功能设置更符合实际情况所需。要有效的保证信息化建设的信息权威性管理,保证其信息的可信性与实用性,有效的促使人们对图书管理信息化资源的信任度提升,由此达到该资源的推广运用,形成行业权威。尤其是人们数字化阅读的习惯已经养成,图书数字化的趋向不可阻挡,要充分的运用好有关版权或者手续的操作,让图书数字化的转化更符合实际情况所需,不存在违规处理。让数字化的图书资源更好的为人们所服务,尤其是数据共享,让人们在一个平台就可以阅览所有国内或者国外的图书信息资源,提升人们的使用体验感受。必要情况下,需要建立专业的大数据建设团队,让图书资源的数字化转化更好的保持专业水准。

3.3 积极了解用户的需求

大数据时代图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需要充分的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一方面要考虑同业者的成果状况,学习观摩;另一方面需要收集用户的诉求,由此保证图书管理建设符合实际所需,提升用户的认可度,由此来提升图书管理工作的价值。要通过大数据平台资源去收集用户的想法与建议,为自身的大数据运用提供参照。要保持与用户的互通状态,避免信息化建设的闭门造车与盲目性。

4 结束语

大数据时代图书管理需要不断吸纳时代技术与方法论的精华,促使管理水平的优化,满足人们新时代的阅读体验需求,由此来更好的实现图书管理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具体的处理中,需要关注每个时代的情况变化,保持管理工作的与时俱进,避免陈旧滞后。要吸纳大数据技术的价值,正视其对图书管理工作带来的帮助,积极拥抱大数据,发挥大数据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烨.大数据时代的图书管理管窥[J].办公室业务,2018,(5):157,159.

[2]杨星春.大数据时代数字化技术在图书集中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风,2017,(4):175.

[3]潘洁.互联网时代下的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3(1):105-108.

[4]张晴,李琦,程彭洲等.大数据时代的移动图书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价值工程,2018,37(26):44-46.

猜你喜欢

图书管理大数据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关于技工学校图书管理的信息建设研究
信息化条件下如何创新图书管理
谈数据挖掘为图书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