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医疗机构健康档案管理现状分析

2019-04-20衣绍华

卷宗 2019年11期
关键词:基层医疗机构现状分析

衣绍华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人们对生活质量、身体健康状况等内容的要求逐步提高。在当前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中,基层医疗机构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从现阶段基层医疗机构改革与发展的基本状况出发,对健康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有效应对措施两个方面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和探讨,希望能为目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健康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基层医疗机构;健康档案;管理;现状;分析

居民健康档案作为现阶段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为城乡居民提供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所产生的规范记录,对于提高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居民生命健康管理工作水平等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立足于基层居民的健康档案管理工作基本状况,有效结合基层医疗机构管理工作内容,积极探求管理工作中相关问题的解决对策,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健康档案管理的整体水平。

1 基层医疗机构健康档案管理中的问题分析

1.1 健康档案资料完整率低,整体利用质量差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改革进程的持续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质量和基本职能等都得到了较为明显的提升,同时,居民在个人健康质量、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等方面的诉求呈现出了明显上升的趋势,都提高了对基层医疗机构下健康档案管理工作的具体要求。从这一现状来看,现阶段基层医疗机构的档案管理工作中,健康档案资料录入的完整性低,进而导致了档案资料的利用质量差,成为了限制目前基层医疗机构改革以及健康档案管理工作水平提升的重要因素。比如,健康档案中居民联系电话的有效率低,且在基层医疗机构所管理的档案中呈现出了从城区到农村依次递减的趋势。这一问题的出现直接导致了在基层医疗机构提供相应的居民体检等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的过程中,阻断了居民与所在区域基层医疗机构的有效联系,且在医疗回访、随访等工作实践中造成医患信息的单向性,不利于居民健康档案在提升居民整体健康水平工作中相应作用的有效发挥。[1]

1.2 管理工作的重视力度小,档案管理队伍专业素养尚待优化

虽然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的推动下,我国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就目前基层医疗机构中健康档案的管理工作现状来看,仍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基层医疗机构自身及其领导与管理部门对健康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力度低,同时在档案管理工作队伍建设过程中的投入较小,降低了档案管理工作的专业性水平。这一问题的存在在针对慢性病监测、重点人群看护与回访等工作内容时,极易陷入因管理专业能力低而造成的档案资料数量缺失、档案内容质量差等问题,明显降低了健康档案在居民健康管理工作中的参考规范作用。更为重要的是,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专业素养的缺失,对档案管理的数量和质量等造成了一定隐患,一定程度了影响了健康档案及时更新的效率,影响了基层医疗机构在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上的进一步提高。

2 基层医疗机构健康档案管理的有效发展策略

2.1 强化健康档案管理工作的完善化建设,提高档案利用率

立足于现阶段基层医疗机构的改革与发展现状,在原有健康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上,对管理工作机制、手段以及档案内容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建设,是提高当前基层医疗机构健康档案管理工作效率以及檔案利用水平的重要手段。比如,在健康档案录入过程中及时考虑联系电话失效等可能事件,在档案内容中加入紧急联系人电话、备用电话等选项,有效提升健康档案与居民的联系可靠性。另一方面,针对于现阶段城郊、乡镇以及农村地区基层医疗机构健康档案管理的难度,可在档案管理初期阶段以基层医疗机构为主要依托,向四周居民进行健康档案管理工作意义、有效作用等内容的宣传工作,使其有效意识到健康档案的完善化对维护自身享受公共医疗卫生服务权益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有效降低健康档案管理初期对基层医疗机构造成的压力,同时通过健康档案资料完整性的提升将健康档案的积极作用最大程度地发挥了出来。[2]

2.2 强化健康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力度

基层医疗机构及其相关领导与管理部门紧跟我国医疗卫生工作改革与发展的主要趋势,对其内部健康档案管理工作保持较高的重视,是有效提高当前基层医疗机构健康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的重要手段。比如,领导部门加大在资金扶持、人员指导、专家教学等方面的投入与支持力度,即在人才与资金上给予足够的支持和重视,有效提高居民及相关基层医疗机构对健康档案管理的重视力度,进而为当前基层医疗机构中健康档案管理工作的转型与发展创造良好而有利的大环境,最终实现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健康档案管理工作效率的综合提升。

2.3 推进管理工作队伍的专业化建设

从现阶段医疗卫生体制的转型与发展状况来看,不断推进基层医疗机构健康档案管理工作队伍的建设与发展对于提高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水平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基层医疗机构自身及其相关领导与管理部门应提高对健康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考核标准,在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及手段等方面标准的提高来有效引导管理员工深化对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工作认知。其次,基层医疗机构及管理部门可定期组织管理人员的培训与进修活动,诸如健康档案管理经验分享交流会、座谈会、管理经验网络课程学习等其他类型的再学习形式,并鼓励其积极了解当前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形势,及时将培训内容有机转化为具体手段应用于基层医疗机构的健康档案管理工作实践中,进而有效提高健康档案管理工作水平。[3]

3 结语

以基层医疗机构为主要依托,在各辖区内建立起统一的、规范的居民健康管理档案,成为了当前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重要内容,同时其档案管理现状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积极展开当前对基层医疗机构健康档案管理现状的调查与分析,能够有效提高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数量和质量,进而有效提高健康档案的综合利用水平和效率。

参考文献

[1]赵玲,基层医疗机构慢性病健康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中的分类干预[J],中外医学研究,2019(02):170-171

[2]魏咏兰,王琼,夏劲节,姚思君,彭中,成都市基层医疗机构健康档案管理现状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6(09):3-5

[3]景玉芝,樊立坤,张兴平,基层医疗机构慢性病健康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3(08):2-4

猜你喜欢

基层医疗机构现状分析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