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纵向班级管理模式下本科生导师制的考核评价

2019-04-20于春洋张春柏杜洪娜王颖张玲

科教导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本科生导师制管理模式评价

于春洋 张春柏 杜洪娜 王颖 张玲

摘 要 实施以导师为核心的纵向班级管理是解决师生比低这一本科生导师制实施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的有益尝试,构建纵向班级管理模式下本科生导师制的考核评价体系对保障本科生导师制实施效果非常重要。在调查研究纵向班级管理模式下本科生导师制实施情况的基础上,构建本科生导师制的考核评价体系,促进了本科生导师制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 纵向班级 管理模式 本科生导师制 评价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9.01.028

Abstract The implementation of vertical class management centered on tutors is a beneficial attempt to solve the common problem of low teacher-student ratio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tutorial system fo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undergraduate tutorial system under the vertical class management mode is very important to guarantee the implementation effect of undergraduate tutorial system.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undergraduate tutorial system under the vertical class management model, the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system of the undergraduate tutorial system is constructed, which promotes the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y of the undergraduate tutorial system.

Keywords vertical class; management mode; undergraduate tutorial system; evaluation

随着高等院校的扩招,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化教育阶段走向大众化教育阶段。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本科生导师制作为推进本科教学质量大幅提升的有效手段已成为大多数高等学校的共识。目前,我国已有200多所各级、各类高校展开本科生导师制的教学改革,实施了本科生导师制。[1]然而本科生导师制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有待于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师生比低就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充分发挥学长的指导作用,实施以本科生导师为核心的纵向班级管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益尝试。构建纵向班级管理模式下的本科生导师的考核评价体系,是调动导师的工作积极性、保障本科生导师制实施效果的关键所在。

1 本科生导师制实施情况调查分析

北京联合大学生物化学工程学院自2009年开始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管理,并取得了较好的改革效果。2014年北京联合大学生物化学工程學院开始试点实行完全学分制管理,在完全学分制管理模式下以自然班形式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基本上不存在了,因此,对本科生导师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对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情况及学生的需求状况进行了调查。

本次调查对象为生物化学工程学院实行完全学分制的2015级本科生,调查内容包括目前导师制指导方式、指导内容、满意度、存在问题以及学生期望的导师指导的内容、导师助理指导的内容和交流频度等方面。问卷当场发放,当场填写,当场回收。共发放问卷334份,回收有效问卷328份,回收率为98.2%。

导师制实施情况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本科生导师制管理模式的认可度很高,满意和比较满意的达95.3%;学生对导师的指导内容、指导时间、指导方式和指导效果等方面的评价也比较高,满意和比较满意的超过84%;导师指导学生最多的是学业规划及课程选择,占62.5%,其次是学习方法和职业生涯规划,分别占36.0%和28.7%;对科学研究和心理辅导方面的指导较少,分别占15.5%和10.7%;导师与学生交流次数偏少,每学期指导1~2次的占48.2%,还有15.2%的学生几乎没有交流。近半数的学生(49.4%)认为导师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导师指导的学生太多、缺乏个性化指导。显然,指导学生人数多、教学科研压力大是导致导师对科学研究和心理辅导方面的指导少、交流频度低、缺乏个性化指导的主要原因,也是各高校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普遍存在的问题。

学生对导师指导需求的调查发现,在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科学研究和人生价值观等方面学生希望以导师指导为主,希望由导师进行指导的比例分别为79.8%、76.8%、35.2%和32.8%,希望由导师助理(学长)指导的比例分别为31.6%、34.6%、17.8%和19.3%;在学业规划及课程选择方面的指导,希望由导师进行指导的比例和由导师助理指导的比例相差不大,分别为77.4%和62.7%;而对于学习方法、生活指导和心理辅导等方面的指导,希望由导师助理指导的比例(分别为65.7%、45.2%和28.6%)均超过了希望由导师指导的比例(49.1%、22.9%和21.4%),也就是说由导师助理承担这三个方面的指导工作,更受学生欢迎,效果会更好。此外,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希望每位导师指导学生人数不超过10位的占88.6%,显然在目前的师生比无法满足学生的这一愿望。因此,生物化学工程学院正在探索的纵向建班、配备导师助理缓解师生比低这一矛盾的构思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

2 纵向班级管理模式与试点情况

纵向班是与传统的自然班相对应的概念。传统的自然班是学校将同一年级的学生划分而成的便于教学和管理的基本单位,属于横向管理模式。纵向班突破了年级的限制,是为了加强不同年级间学生的课程学习、科研活动和生活等方面的交流而建立的班级形式,属于纵向管理模式。纵向班级管理模式多应用于研究生管理,在本科生管理中并不常见。国内少数高校进行了本科生纵向建班的探索和实践,如中北大学电子与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于2005年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从每个年级抽取数人组建了纵向班,[2]沈阳医学院2009年在检验、影响等专业实行了以专业为单位的纵向班管理模式,[3]河北工业大学近几年实行了以授课教师为核心的本科生纵向班管理模式。[4]

北京联合大学生物化学工程学院于2016年在人力资源管理、工程管理、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等专业开始试点实行以本科生导师为核心的纵向班级建设,2017年在试点的基础上全院全部8个本科专业开始实行以导师为核心的纵向班级管理。具体做法是,导师与学生进行双向选择,每名导师在每一届学生中指导5~10名学生,形成以导师为核心、大一到大四学生共同建立的纵向班级。在导师的指导下组建纵向班班委,班委由班长、团支书、科技委员、学习委员、组织委员、宣传委员、心理委员组成,并明确了各班委委员的职责。班委主要成员如班长、科技委员、学习委员等由大三、大四学生担任,班长不仅负责班级正常运行,还要以导师助理的角色协调班委及学业成绩好的高年级学生负责指导大一、大二学生在学习方法、科技活动、生活指导和心理辅导等方面的指导工作。纵向班的建立不仅减轻导师指导的工作压力,而且提高了指导效果。通过导师助理(班长)的工作,使大一新生更快地掌握大学的学习方法、适应大学生活,较深入了解本专业知识,增强了对所学专业的认同感;同时,高年级学生的带动使更多的学生参与了科技竞赛项目或进入教师的科研项目,科技活动的参与率由纵向建班前的28.8%提高到建班后61.1%。

从北京联合大学生物化学工程学院的实施情况来看,以本科生导师为核心的纵向班级管理模式对本科生的培养确实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师生比低的矛盾。然而,这一改革举措尚有诸多需要研究完善的方面,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就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3 纵向建班管理模式下本科生导师工作的考核评价

以导师为核心的纵向班级管理模式是本科生导师制的一种新尝试,在传统的导师制中导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个体,而在纵向班级管理模式下导师的工作不仅要面向學生个体的指导,还要保障班级的有效运转,因此,导师工作的考核评价也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全面、客观、公正地考核与评价导师工作,是本科生导师制的组成部分,是激发导师工作积极性、促进本科生导师制实施效果持续提高的重要手段,对于搞好纵向建班下的导师制工作、加强导师制管理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纵向建班条件下的导师工作考核评价可从两个方面开展,一是对导师的工作状态进行考核评价,二是对导师的工作绩效考核评价。

3.1 导师工作状态的考核评价

导师工作状态的考核评价的主体要坚持多元化原则,[5]评价主体包括学生评价、专家评价、领导评价、导师自评和导师互评等,从而使导师工作考核评价更全面、客观、科学,更好地推动导师制工作。

(1)学生评价。本科生导师制导师工作考核评价的目的是促进本科生导师工作积极性的提高和工作方法的不断改进,而考核评价的目标和落脚点是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因此,被导学生的评价是衡量本科生导师工作效果的重要方面。学生对导师的导学活动是否满足了个人需求有直接的认识,往往能够针对导师制工作内容、导师的工作方法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促进导师制工作的有效开展。然而由于他们的知识与经验的局限性以及情感因素的影响,学生评价难以保证公正客观,所以,学生评价不应成为导师工作评价唯一的依据。

(2)专家评价。专家评价是指由校(院)成立的本科生导师制工作评价小组对导师作出的评价。评价专家一般由校(院)督导专家及教务处、学生处、人事处、团委等有关部门的负责人担任。评价专家有较丰富的教学管理经验,熟悉评价方法和技巧,与导师没有利益相关性或利益相关性小,因此,评价专家的结论比较全面、公正、客观,可信度高。

(3)领导评价。领导评价是指系主任对导师工作的评价。系主任负责本系的导师工作,比较了解导师的实际工作状况,有能力对导师工作作出可信度和准确度比较高的评价。然而,系主任负责本系的全面工作,需要考虑教师各方面工作积极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对导师工作评价的公正性,因此,领导评价的比重不宜太大。

(4)导师自评。导师自评是导师根据校(院)制定的导师考核评价标准,通过与其他导师比较而对自身导学工作进行的评价。自我评价的目的是让导师反思自己的导学工作,找出存在问题和不足,持续改进,不断提高自己的导学绩效。

(5)导师互评。导师互评是导师之间对各自导学工作作出的相互评价,是促进本科生导师制工作质量提高的有效途径之一。导师互评的主要作用是学习交流、共同提高,由于导师间利益相关性大,其评价难以做到公平公正。

导师工作状态的考核评价应以学生评价、专家评价和领导评价为主,导师自评和同行评价为辅。导师工作状态的考核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履职情况、工作态度和工作方法等,以定性考核、主观测评为主。导师工作状态的考核评价指标见表1。

3.2 导师工作绩效的考核评价

对于纵向班级来说,导师是班级的领导者,是班级发展的领路人,导师工作对于班级管理与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班级运行的有效性和班级包括个人取得的成绩是导师工作质量的重要体现,因此,导师工作绩效的评价应包含纵向班运行情况和纵向班工作绩效两部分。导师工作绩效的考核评价以定量评价为主,具体考核评价指标见表2。

参考文献

[1] 魏霞.基于调查分析的本科生导师制发展动力分析[J].高教学刊,2018(3):194-196.

[2] 闫晓燕,秦丽.高校纵向班的实践与探索——我们的纵向班到底能走多远[J].管理观察,2008(17):94-96.

[3] 黄晓梅.医学院班级纵向管理模式的探索[J].医院管理论坛,2012(5): 49-50.

[4] 张慧川,张磊,祝亚尊.教学研究型高校纵向班管理探究[J].管理观察,2017(20):113-114.

[5] 潘雅静.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及导师工作的考核评价[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1):153-157.

猜你喜欢

本科生导师制管理模式评价
基于本科生导师制的图像处理与机器视觉综合设计改革与实践
学分制背景下本科生学业导师制的实施策略
高校网站安全管理研究与探讨
浅谈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编目与管理作用
工程应用型本科机械专业学生考研管理模式探索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