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理课堂深度教学的途径探索

2019-04-20于慧

地理教育 2019年4期
关键词:深度教学畜牧业

于慧

摘 要:深度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地理课堂的深度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地理逻辑思维、注重设计合理的教学情境、强调提出有思维含量的问题等。文章结合具体的初中地理教学实践,总结出地理课堂深度教学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欧洲西部;畜牧业;深度教学

深度教学指教师借助一定的活动情景,带领学生超越表层的知识符号学习,进入知识内在的逻辑形式和意义领域,挖掘知识内涵的丰富价值,完整地实现知识教学对学生的发展价值[1]。课堂的深度教学是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必要途径。七年级地理下册(人教版)的教学内容为区域地理。其中区域的自然环境与农业发展之间的关系为学习重难点。区域自然环境与农业发展之间存在严谨的逻辑关系,此知识的学习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意义重大。将深度教学的教学理念引入区域“自然环境与农业发展”的教学课堂,有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教学案例背景

“现代化的畜牧业”是七年级地理下册(人教版)初中地理(人教版 七下)“欧洲西部”一节的内容。课标对这一知识点的具体要求是“运用图表地形图,归纳地形特点,解释地形与当地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运用图表说出某地的气候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由于本知识点非常重要,所以笔者在备课时反复钻研教材,搜集了很多关于欧洲西部畜牧业发展概况的资料,并且制作了精美的课件。授课过程如下:以欧洲西部人民喜欢食用乳畜产品和欧洲西部不同国家的辽阔牧场为切入点,引出该地区畜牧业发达。继而分析影响该地畜牧业发达的自然条件(地形、气候)。结论为:欧洲西部自然条件有利于畜牧业发展,因而畜牧业比较发达。鉴于本知识点的教学内容比较丰富,图片、文字、视频等教学手段应有尽有,学生配合良好,所以笔者一度认为对这一知识点的讲解已经到位。然而在课后的反馈练习中,却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分不清畜牧业和乳畜业的区别和联系、不能正确且全面分析该地畜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笔者才意识到原来一度自以为还不错的课堂根本就是粗放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深度不够、逻辑性不强,导致学生并未真正掌握此知识点。找到失败的原因之后,笔者重新备课,让“深度教学”走进地理课堂。

二、教学案例发生过程

经过反思、重新备课,新的教学过程如下。

(1)出示早晨预定的牛奶、酸牛奶图片。提问:南京周边没有大型草场,这些乳畜产品从何而来?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南京周边虽然没有大型牧场,但是南京作为大城市人口众多,对新鲜乳畜产品的需求量大,因此南京周边有小型牧场,对奶牛进行人工喂养,以生产城市所需的新鲜乳畜产品。

(2)出示南京周边光明乳业生产基地图片、中国内蒙古草原上牛羊成群的图片。提问:这两者都属于畜牧业,有何区别?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两者都属于畜牧业范畴。然而前者主要分布在大城市周边,以提供牛奶等乳产品为主,这种被称为“乳畜业”。后者主要分布在大草原,产品不仅有牛奶等乳产品,还包括牛羊肉等畜产品,范畴更广。

(3)出示欧洲西部大牧场图、餐桌上的牛奶、奶酪、牛羊肉等产品的图片以及英、法、等国家的畜牧业产值在农业中的比例图。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欧洲西部畜牧业发达。

(4)分析影响欧洲西部畜牧业发展的因素如图1所示。

(5)课堂检测。学生在新课堂中,思维高度集中,发言踊跃,知识理解到位,课堂教学效果较好。

三、对于深度教学的思考

1.重视思维教学,加强学习内容逻辑性

深度教学要求教师深度理解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本学科的思想方法以及本学科知识的教育价值。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构建逻辑性的知识体系,逐渐形成地理逻辑思维。挖掘知识内在的逻辑关系,是深度教学课堂的要求,教师把握好这一点,是实现深度教学的基本要求。

以“欧洲西部畜牧业发展”为例,欧洲西部自然条件如何?这些条件如何影响畜牧业发展?畜牧业的发展又对当地人的生活产生哪些影响?这就是本节的逻辑结构(图2), 教师要慢慢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逻辑关系。

本节课的教育价值在于: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自然环境影响当地农业生产,要根据具体的自然环境特征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类型。农业类型的发展进而影响当地人们的生活习惯。这是基本的地理思想,是地理逻辑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2.研究学习条件,保证学习情境合理性

知识产生于某种特定的情境之中,知识的学习也要在合适的情境之中。学习情境的设计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认知水平以及知识本身的特性。力求做到与课堂的自然融合,给学生提供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以及适当的探究空间。笔者针对“欧洲西部畜牧业发展”,设计了如表1所示的教学情境。

3.提炼课堂问题,确保学习过程有效性

课堂教学中,有价值的课堂提问可以有效激发学生思维,调动学习积极性。深度教学要求教师善于提出问题。高质量的课堂问题源自于教学情境,是在教学过程中自然而然提出的。清晰且具有逻辑性的课堂提问,有助于激发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构架。笔者针对“欧洲西部畜牧业发展”,设计了如表2所示的问题。

4.了解教学对象,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教學活动的过程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的任务是在充分了解学生情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己思考,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获取过程和技能的掌握过程中。激发学生主动性,要以了解学生的状况为主,如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水平、大体的生活环境等。激发学生主动性,还需要结合知识属性,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小组合作法、探究法、谈论法等,都是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有效方式。以本节课为例,欧洲西部畜牧业发展的条件,可采取小组合作法、读图探究法、谈论法。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谈论的过程即思考的过程。让学生主动思考,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中,这是课堂成功的第一步。

参考文献

[1] 姚林群,郭元祥.新课程三维目标与深度教学:兼谈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J].课程 教材 教法,2011,31(5):12-17.

猜你喜欢

深度教学畜牧业
发展低碳畜牧业的必要性及应对措施研究
畜牧业发展对策探讨
青海:生态畜牧业合作社达961个
对加强畜牧业发展的相关思考
课堂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的资源设计
谈能力导向的深度教学及相关策略
以能力为导向的政治课深度教学
结构导向学习:深度教学的基础性策略
有效教学的深度追求
深度教学:课堂转型的又一新样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