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市民知识素养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

2019-04-20王克平郭小芳苏艳丽

现代情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实证研究评价体系

王克平 郭小芳 苏艳丽

摘要:[目的/意义]为评价新市民知识素养水平,构建评价体系并开展实证研究,帮助其融入城市生活。[方法/过程]首先通过德尔菲法设计新市民知识素养标准,然后通过专家打分对二级指标赋权,形成“新市民知识素养评价体系(NC-KLAS)”,最后分别选取城镇市民和新市民两个群体开展实证研究。[结果/结论]设计新市民知识素养评价标准和体系;通过实证分析问卷量表中的低分项,发现新市民知识素养存在知识运用能力较低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新市民;知识素养;评价体系;实证研究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9.04.008

〔中图分类号〕G3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821(2019)04-0069-07

Construction and Empirical Study of the New Citizens

Knowledge Literacy Assessment System

Wang Keping1Guo Xiaofang1Su Yanli2Che Yao3

(1.Institut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Zibo 255000,China;

2.Chengfa Investment Group,Qingdao 266000,China;

3.Institut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 of China,Beijing 100038,China)

Abstract:[Purpose/Significance]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knowledge literacy level of new citizens,the evaluation system was constructed and empirical studies were conducted to help them integrate into urban life.[Method/Process]Firstly this paper constructed knowledge literacy standards of new citizens by means of Delphi,and then formed a“new citizens knowledge literacy assessment system(NC-KLAS)through expert scoring and two level indicators empowerment.Finally it selected the two groups of urban citizens and new citizens to carry out empirical research.[Result/Conclusion]This paper formed a new public knowledge literacy evaluation standard and a system through study,and discovered the problem of low knowledge capacity of the new citizens as well as putting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Key words:new citizen;knowledge literacy;assessment system;empirical study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2013年发布的《全球媒体和信息素养框架:国家准备能力》(Global Media and Information Literacy Assessment Framework:Country Readiness and Competencies)的报告中指出,素养是一种阅读和写作能力以及个人对日常生活中简单陈述的理解[1]。素养包括阅读、书写、表达、计算等获得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分析文本的能力,从功能和用途来看是能够被用于实践和应用的要素,从获得角度来看是一个动态学习过程[2]。而知识素养在一般素养能力的基础上,更注重运用和激活知识的能力。Postman N等曾把“知识素养”一词定义为熟练运用沟通媒体的能力[3]。苏艳丽等认为知识素养是一种获取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包括事实、数据和信息的获取;运用知识是指以已有知识为工具,将生活中的事实通过数字编码转化为数据,通过数据加工将数据转化为信息,通过信息分析将信息转化为知识,通过知识激活将知识活化为情报,并将自身知识外化为传播交流的能力[4]。刘莉莎等认为,知识素养是在信息素养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信息素养强调的是查找利用信息,而知识素养则更強调在通过查找获取信息的基础之上所进行的知识归纳与创新[5]。随着城镇化政策的实施,农民逐步向市民转化,而转化过程是缓慢的、存在一个过渡状态,本文把处在这个过渡状态中的一类人称为新市民;新市民进入城市后,其适应城市的能力如何、能为城市发展贡献多大力量等问题都亟待考虑;而现代社会,个体所掌握的知识资源的不平等是造成社会经济地位不平等、甚至引发社会矛盾的重要原因之一[6]。因此,为促进新市民尽快融入城市生活、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民,同时又为城市发展贡献新的力量、与城市发展形成良性互动,应该开始注重关注其知识素养现状、了解新市民在提升知识素养中存在哪些问题。

本研究首先采用文献调研法和德尔菲法设计新市民知识素养评价标准、结合专家打分构建带权重的新市民知识素养评价体系;然后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实证分析检验体系的有效性,对调查结果进一步分析发现新市民在知识素养中存在的弱项,并提出提升新市民知识素养的建议。

1相关研究综述

11新市民研究

相对于我国推行的城镇化建设而言,国外进行的是工业化和城市化运动。英国的城镇化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积极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7]。韩国通过学校、社区和其他社会团体开展新村教育[8-9]。非洲的城镇化发展缺乏工农业、教育医疗、人文科技等方面的基础,城市贫困已成为非洲城市化的瓶颈[10]。

我国人社部指出,农民工已超28亿,将有序推进农民工市民化[11]。区晶莹等在新市民信息需求研究中将新市民定义为3类:长期在城市务工经商、被动转移和城中村村民及通过其他方式转移到城市的群体[12]。陆俊杰指出新型农民的教育与培训首先要关注农民观念和文化教育问题[13]。吴成万认为提高农民素质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具有关键作用[14]。孙红蕾等从新市民及新市民社区的概念出发,总结了新市民社区信息服务创新的主要特点[15]。区晶莹等以信息能力过程结构理论、社会融入理论、信息分化理论为基础,构建新市民信息能力与城市融入结构方程模型和测量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16]。

12知识素养标准研究

通过文献调研发现,知识素养的相关研究较少,相关文献综述主要集中在信息素养方面。

美国ACRL(Association of College and Research Libraries,大学和研究图书馆协会)2015年发布《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17]与2000年《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配合使用,探讨了信息素养培养的维度和创新策略[18]。英国的国家与大学图书馆标准协会[19](SCONUL)(1998)提出了信息素质能力模式,该模式在名称上不是指标体系,但实际上是一个高校信息素质能力的指标体系,由7个一级指标和17个二级指标构成[20]。清华大学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完成了北京地区高校信息素质能力指标体系的设计,通过问卷调研、德尔菲法等最终确定包含7个维度的指标体系[21]。杨林等认为高等教育信息素质的评价标准应该有层次,不同层次的社会人群应该有不同的信息素养评价标准[22]。刘美桃认为信息意识是信息需求的前提,并根据当时社会现状提出要从8个方面来制定我国信息素质评价标准[23]。由此可见,信息素养标准在各个国家均有标准机构设计、已形成一定的体系,可作为知识素养标准设计的参考。

13知识素养评价实证研究

国外学者Kim K设计了体育素养分析框架,提出了体育素养的概念模型和高校篮球素养评价(CBLA)的指标[24]。Walsh A通过文献调研得出问卷调查法、参考文献分析法、测验法是3种最常用的信息素养评价方法[25]。Aytac S采用行动研究:观察、半結构访谈和课堂内容分析,发现一对一辅导能使信息素养更有效获得[26]。Connor L O等基于ACRL设计的标准设计调查问题,将信息素养评价融入论文写作课程[27]。Oakleaf M借助心智图研究了图书馆员采用的信息素养评价方法:混合测试法、绩效评估法、量规法[28]。

国内相关学者在研究中首先通过文献调研法建构素养评价标准,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对中学教师教学评价素养进行调查[29],提出提升我国中学教师教学评价素养的可操作性策略[30];杨波运用德尔菲法构建了理工科大学生科研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专业人员测评从信度和效度的角度揭示了体系的可靠性[31];刘亚男采用主观感受与客观情景测试、屏幕录像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还原解决信息问题的行为过程来对受试者的信息素养进行测试和评价,从中发现受试者的信息行为细节特征,以及真实的信息能力与水平[32]。

综合上述文献调研与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

1)本文把由于国家政策而统一农转非、由于拆迁而集中安置、农业户口外来务工的一类人,称为“新市民”。三类人群中,农业户口外来务工人员属于主动融入城市的一类,他们普遍拥有一定程度的学历和为进入城市生活积累的经验,属于知识素养水平较高的一类,但同时他们对城市的要求和期待也最高;统一农转非人员、被拆迁安置人员都属于被动进入城市人群,他们普遍依赖农业收入生存,缺乏城市生活经验和相应的技能,是城镇化进程中最应该得到关注的人群。

2)相对于普通城镇市民,新市民普遍文化水平偏低、多数生活经历集中在农村地区、缺乏对城市就业教育等方面生活环境的了解,即知识素养水平较低,因此为提高新市民融入城市生活的能力,亟待提高其知识素养水平。

3)在目前研究中,与知识素养同属素养体系的有信息素养、数据素养等,其中信息素养与知识素养最为接近,它是包含反映发现信息、理解信息生产和价值、使用信息创造新知识和参与社群学习的综合能力的集合,是催生其他素养的核心素养[17]。由此可见:信息素养是是知识素养的基础,知识素养是信息素养的补充和扩展,知识素养提升以信息素养提升为前提;个体要想创造更大的价值,仅有信息素养是不够的,知识素养参与人们进行的各项社会活动,为个体提供全面的指导。

4)研究人员对新市民的关注停留在理论描述和单一分析某一问题的层次,而对新市民知识素养水平现状、知识素养提升存在的问题缺少综合性的判断和认识,更主要的是缺乏实证调查研究;目前有关知识素养的研究较少,而同一素养体系下的其他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德尔菲法等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有效地进行了素养标准设计和素养评价实证研究,为本研究提供了方法和思路参考。

2新市民知识素养标准设计

21研究方法

本部分研究主要采用德尔菲法,对图书情报学领域进行信息素养研究、信息检索与利用研究、社会调查研究的16名专家展开调查,调查采用发放问卷式,每位专家分别填写、均发表独立见解,调查结果仅调查者知晓,经过3次修改、发放回收问卷,意见逐渐趋于统一。

22调查开展与结果分析

参照国内外现有信息素养标准及相关知识素养研究,制定“新市民知识素养标准初始框架”;在多次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最终形成“新市民知识素养标准”,见表1,该标准成为评价新市民知识素养水平的依据。

3新市民知识素养评价体系构建

新市民知识素养评价体系(New Citizens Knowledge Literacy Assessment System,简称NC-KLAS)示意图如图1所示,与表1各指标相对应。NC-KLAS体系以评价新市民知识素养水平为目标,分为3个层次,3个层次间逐一递进,体系的运行通过第3层次的指标具体实现。

但要实现该体系的有效运行,需要对各指标赋权,以增加其实用性和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在前文确定“新市民知识素养标准”的基础上,再次向15位专家以问卷的形式对二级指标中包含的28个指标打分,分值范围为0~9。为提高研究结果的精确度,每位专家对每个指标打出3个分数:乐观值a、一般值m和悲观值b,其中乐观值是该指标能得到的最高分、悲观值是该指标能得到的最低分、一般值是介于乐观值与悲观值之间最中肯的分值,最终权重值按e=(a+4m+b)/6进行加权平均,最后得到每个指标的权重值[42],如表2所示。

4实证研究

41问卷设计与发放回收

为检验评价体系的有效性,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开展实证研究。以“新市民知识素养标准——二级指标”为参照设计问卷,并将问题用语口语化以减少答题时的学术调查感,更有利于贴近新市民了解其心里真实想法,如将“能意识到知识的价值”转化为“我认为知识在生活、工作中有重要价值”,设计共包含28个问题的李克特五点量表问卷。随着社会的发展,在知识素养形成过程中,与知识相关的工具、文化、技术等已逐渐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而城镇市民由于长期居住在这种环境中,自然出现了“数字土著”、“知识土著”、“资源土著”人群[43],他们获取和运用知识的意识和能力均强于新市民,因此本研究提出假设:普通城镇市民的知识素养水平整体高于新市民知识素养水平,且将被调查者分为普通城镇市民和新市民两类:一方面可以通过调查结果的差异了解两类调查对象的不同关注点;另一方面可以借鉴城镇市民的调查结果为制定新市民知识素养提升方案提供参考。

让被调查者采用自评的方式,按照与题目描述的相符程度(1~5,符合度依次递增)选择与自身最符合的分值。在前期调查了解的基础上,为保证研究的代表性,本次调查以山东省省会城市——济南为主要调研地,选取新市民聚居区、外来务工人员交流群为问卷集中发放区,以发放纸质问卷为主要形式,同时辅以腾讯QQ、微信等社交软件,共发放、回收问卷500份,经筛选,有效问卷421份,回收有效率达842%,其中城镇市民178份,新市民243份。将量表题导入SPSS220,并进行编码和赋值处理。

42问卷信效度分析

在评价城镇市民和新市民知识素养水平之前,首先应该检验此次問卷调查的信度和效度,只有在信度、效度均可接受的情况下,接下来的分析才是有意义的。

信度可以体现调查数据的可靠性,拥有信度是问卷分析的基础,信度分析是采用统计分析软件验证问卷量表设计的稳定性、样本回答的真实性。采用SPSS220进行信度分析,得到Cronbach Alpha值为0939,说明本问卷设置的变量信度非常高、完全可以接受。

效度是指研究结果的有效性,反映了结果的一致性特征,即检验测验结果能否真实地反映出他想要的特征。效度分析一般包括内容效度分析和建构效度分析。内容效度指量表内容或题目的适切性与代表性,本研究中调查问卷题项的设计均来源于对表2中二级指标的描述,而由前文研究可知,该指标已经过德尔菲法专家认可,因此研究变量、模型能覆盖到研究领域和研究内容的全面性,本次调查具备良好的内容效度。建构效度指能测量出理论的特质或概念的程度,可由因素分析得以检验,本量表经SPSS处理后得到的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从检验结果看出:KMO值为0714,题项变量间的关系适中,达到尚可进行因子分析的程度;Bartlett球形检验的近似卡方分布为1425969,自由度为561,显著性概率值p=0000<005,达到显著水平,因此本问卷设置的变量具有合适的效度。

43评价结果分析

本次问卷调查采用被调查者对照指标自评的方式,问卷打分分值即为其得分。将两组问卷调研结果分别导入Excel并插入“权重”列,对数据进行加权平均计算,结果如表4所示。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以5分满分制为标准,城镇市民的知识素养水平达到433分,新市民的知识素养水平为359分,差距为074分,新市民所能达到城镇市民知识素养程度的比例为8291%。经验证,统计结果与假设一致,本次调查有效,因此本研究设计的新市民知识素养体系有效、具备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为了解新市民知识素养水平偏低的原因,本文对新市民的问卷数据做进一步分析。通过将所有新市民在每一题项的得分求平均值,发现题目对应的“能掌握所需知识的获取渠道和工具B11”指标得分最低,其次为“能掌握工作所需的数据处理软件B32”、“能识别、读取相关设备上的数据B22”、“能综合、灵活运用知识B53”,这些指标均属于知识能力范畴。从研究结果来看,要提高新市民的知识素养水平,应该重点从提高其知识能力入手。首先要提供充分的知识获取渠道和工具,从硬件设备上来说,可以加大智能手机、电脑、互联网宽带的普及,有针对性地设计更适合新市民群体类型的设备,同时在互联网、电视等媒体宣传时侧重对新市民群体的内容设计;从软件配备上来说,通过图书馆增加文化科学知识教育、通过政府部门宣传引导增加就业与创业意识和能力、通过与高校联合增加专业技能培训、通过医疗机构增加疾病预防健康医疗知识教育。而“综合、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更多依赖新市民个体的自身努力,但工作单位、社区等机构可以通过制定一定的奖励机制促进新市民作为员工或社会成员的积极性,鼓励新市民积极将所学服务于工作岗位和社会,与城市形成良性互动才是与城市融入的最好方式。

5结语

本文首先采用德尔菲法设计“新市民知识素养标准”,形成了判断新市民知识素养水平的依据和知识素养提升的标志;其次,通过专家打分为标准中的二级指标赋权,形成带权重的“新市民知识素养评价体系”;第三,为检验评价体系的有效性,本文分别选取城镇市民和新市民两个群体开展实证研究,采用自评的方式打分,结果证明新市民知识素养水平偏低,与假设预期相符,从而验证了评价体系设计的有效性;第四,本文通过分析调查问卷量表中的低分项,发现新市民知识素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本文的研究为评价新市民知识素养水平和发现新市民知识素养提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研究思路与方法,为新市民知识素养领域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1]UNESCO[EB/OL].http://www.uis.unesco.org/Communication/Documents/media-and-in-formation-literacy-assessment-framework,2018-11-27.

[2]UNESCO.Education for All Global Monitorin Report[R].Paris:UNESCO,2006:147-152.

[3]Postman N,Others A.The New Literacy[J].Grade Teacher,1971,(8):1-2.

[4]苏艳丽,王克平,曲国庆,等.基于信息链的我国新市民知识素养提升模型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8,41(2):63-67,99

[5]刘莉莎,邓闯.图书馆员如何提高知识素养初探[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30):16-18.

[6]周全,汤书昆.媒介使用、信息认知能力与公众的环境科学知识获取——基于全国代表性数据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7,(4):481-490.

[7]曹瑞臣.英国城镇化的前世与今生[J].城市管理与科技,2015,(1):80-83.

[8]Ji Woong Cheong,ed.Promising Education for Community.Development—Report of Multi-disciplinary Seminar on the Educational Components of the Saemaul Undong[M].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Press,1987.

[9]Sooil Kim.“Saemaul Education as an Aspect of Out-of-School Education,”in Ji Woong Cheong,eds.Promising Education for Community.Development—Report of Multi- disciplinary Seminar on the Educational Components of the Saemaul Undong[M]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Press,1987:9.

[10]劉悦,李白鹭,张博一,等.与非洲城镇化一路同行——论中非城镇化合作[J].城市发展研究,2014,(11):24-28.

[11]人社部:农民工已超28亿将推进农民工市民化[EB/OL].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7/0314/c1001-29145332.html,2018-09-17.

[12]区晶莹,许丹纯,俞守华.新市民信息需求与社区信息服务互动关系系统动力学仿真——以广东省为例[J].情报科学,2016,34(6):57-62.

[13]陆俊杰.城镇化进程中新型农民的教育与培训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3,(23):58-62.

[14]吴成万.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提高农民素质的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3):231-233.

[15]孙红蕾,郑建明.新市民社区信息服务创新与思考[J].图书情报知识,2015,(5):74-81.

[16]区晶莹,高雅婧,黄丽,等.新市民信息能力对其城市融入的影响研究——以珠三角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17,61(8):25-32.

[17]Association of College & Research Libraries(ACRL)[EB/OL].http://www.Ala.Org/acrl/ standards/ilframework,2018-09-26.

[18]杨鹤林.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分析与思考[J].图书情报工作,2015,59(12):141-146.

[19]Selena Lock SALock[EB/OL].http://www.sconul.ac.uk/groups/information-literacy/papers/ Seven-pillars.html,2018-11-27.

[20]娜日,吴晓伟,吕继红.国内外信息素养标准研究现状与展望[J].图书情报工作,2010,54(3):32-35.

[21]曾晓牧,孙平,王梦丽,等.北京地区高校信息素质能力指标体系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6,(3):64-67.

[22]杨林,李秉严.分层次制定高等教育信息素质评价标准的研究[J].四川图书馆学报,2004,(3):51-53.

[23]刘美桃.信息素质定义的发展与评价标准[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3,(1):18-19.

[24]Kim K.Assessment and Analytical Framework for Sport Literacy:A Case of College Basketball[J].2017.

[25]Walsh A.Information Literacy Assessment:Where Do We Start?[J].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2009,41(1):19-28.

[26]Aytac S.Use of Action Research to Improve Information Literacy Acquisition of International ESL Students[J].New Library World,2016,117(7/8):464-474.

[27]Connor L O,Sheret L,Steele J A,et al.Information Literacy Assessment[J].Econometric Theory,2013,2(1):75-106.

[28]Oakleaf M.Dangers and Opportunities:A Conceptual Map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Assessment Approaches[J].Portal Libraries & the Academy,2008,8(3):233-253.

[29]陳玲.“专业标准”下新任高中地理教师评价素养的培养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5.

[30]赵雪晶.我国中学教师教学评价素养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4.

[31]杨波.理工科大学生科研信息素养评价标准研究[J].现代情报,2015,35(2):124-127.

[32]刘亚男.基于情景测试的大学生信息素养评价实证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5.

[33]徐刘靖,沈婷婷.高校图书馆员数据素养内涵及培养机制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6,(5):89-94.

[34]郝媛玲,沈婷婷.数据素养及其培养机制的构建与策略思考[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6,39(1):58-63.

[35]黄如花,李白杨.数据素养教育:大数据时代信息素养教育的拓展[J].图书情报知识,2016,(1):21-29.

[36]张必兰,吴诗贤,刘军.农转城新市民信息素养评价标准综述[J].新世纪图书馆,2015,(10):92-96.

[37]吴诗贤,张必兰.农转城新市民信息素养与城市社会融合度的神经网络映射模型[J].图书情报工作,2013,57(23):48-52.

[38]肖珑,赵飞.面向学习环境的大学生信息素养体系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5,33(5):50-57,38.

[39]郝媛玲,沈婷婷,高珊.高校数据素养教育实践的思考和建议——基于哈佛大学案例和我国图书情报人员访谈的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5,59(12):44-51.

[40]成华威,刘金星.新生代农民工信息素养现状及培养路径探析[J].情报科学,2015,33(2):105-108,120.

[41]赵雅萍.大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3.

[42]梁冬莹,周庆梅,王克奇.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数字资源服务绩效评价体系构建[J].情报科学,2013,31(1):78-81,128.

[43]李月琳,何鹏飞.国内技术接受研究:特征、问题与展望[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7,(1):29-48.

(责任编辑:郭沫含)

猜你喜欢

实证研究评价体系
玉雕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的实证研究
温州小微企业融资环境及能力分析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