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为干预及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2019-04-20李若男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33期
关键词:糖化血脂血糖

李若男

(邳州市中医院,江苏 徐州 221300)

近年来,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带动我国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为我国居民的生活、饮食习惯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使得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不断增加。糖尿病是由于患者自身机体代谢功能异常所造成的内分泌疾病,且目前尚无根治方法患者需每日口服或注射药物达到血糖平稳。对此,就需要对患者进行一定的护理干预,提升患者对自己血糖水平的管理能力[1]。为研究分析行为干预及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临床护理中所具有的护理效果,特进行此次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 2017年1月-2018年6月期间于本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00例,采用通过电脑产生的随机数字,并放入不透光,密闭的信封进行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各50例。常规组50例患者,男26例,女24例,年龄18~67岁,平均年龄(42.46±11.89)岁,病程2~13年,平均(7.51±4.65)年;实验组50例患者,男28例,女22例,年龄20~71岁,平均年龄(45.32±12.27)岁,病程1~15年,平均(8.05±5.46)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后,无差异P>0.05,结果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符合1999年WHO的糖尿病诊断标准,2.意识清楚,无言语交流障碍,3,年龄≥18岁,排除标准:1.糖尿病急性并发症,2.有心肝肾眼足病变者。患者均知情同意

1.2 护理方法

常规组接受一般护理模式:对患者血糖水平的日常检测,根据医嘱对患者按时定量给药或用药、对患者饮食和生活习惯给予一定的干预护理等。

实验组患者接受行为干预及全程健康教育模式:(1)行为干预护理:①用药干预:医护人员需要向患者对各类降糖药物及胰岛素疗效、用法及禁忌等信息进行详细介绍,保证患者做到按时的安全用药,确保治疗效果,有效控制自身血糖水平。②饮食干预: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的饮食结构亦越发丰富。对此,需要医护人员根据患者饮食习惯对患者日常饮食结构配比予以指导,确保每日所需营养的正常摄入,避免诱发血糖水平异常食物[2]。③心理干预:由于糖尿病需要长期用药、长期治疗,导致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易产生负面心理,影响治疗的持续性和效果。医护人员需要及时对患者心理状态予以干预,避免患者出现消极治疗态度,要帮助患者建立治疗自信心。④运动干预:根据患者个人情况在护理期间,指导患者进行适量运动,促进患者血糖水平的降低[3]。(2)全程健康教育护理,根据时间分为以下护理阶段:①入院就诊:当患者入院就诊时,医护人员应对患者病情及生活习惯详询问,建立并完善患者电子档信息。与此同时,通过沟通向患者进行基础糖尿病治疗及防控知识科普。②治疗:患者治疗期间,医护人员可通过宣传册及视频资料等方式,向患者及家属进行糖尿病并发症类型、治疗重要性等方面的教育宣传,纠正患者治疗态度,并进行生活习惯及治疗注意事项等内容的科普。③出院后: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定期电话随访或家访,对患者治疗中出现的问题予以专业解答,有效实现对患者的预后治疗和护理[4]。

1.3 护理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在护理后的护理满意度情况,及护理干预前、后的各项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及血脂四项指标变化进行记录、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中,用(n,%)表示计数资料(护理满意度情况), 检验(±s)表示计量资料(各项血糖水平指标变化),t检验;两组数据均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且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护理满意度情况对比

经护理后,实验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总满意率对比

2.2 两组护理前、后的各项血糖水平指标、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及血脂四项指标变化对比

护理前,两组各项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及血脂四项指标对比无差异,P>0.05。经护理后,实验组患者各项血糖水平指标、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及血脂四项指标变化情况优于常规组,P<0.05。见表2。

3 讨 论

目前临床中对于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主要是通过药物口服或注射,配合对患者生活各方面习惯的指导和纠正,能实现对患者血糖水平的有效控制,延缓患者病情的发展,提升患者的生存生活质量[5]。因此,需要对患者予以一定的行为干预和健康知识教育,提升治疗效果。

表2 两组血糖水平指标、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及血脂四项指标变化对比(±s,n=50)

表2 两组血糖水平指标、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及血脂四项指标变化对比(±s,n=50)

组别 时间 空腹 餐后2h 糖化血红蛋白 TC TG LDL-C HDL-C常规组 护理前 8.72±1.36 11.67±1.52 8.14±0.36 5.09±0.36 3.11±0.22 2.89±0.34 1.40±0.19护理后 7.42±1.41 10.21±1.23 7.52±0.31 4.23±0.21 2.56±0.20 2.42±0.26 1.41±0.20实验组 护理前 8.71±1.32 12.16±1.67 8.13±0.42 5.14±0.34 3.16±0.21 2.83±0.33 1.36±0.44护理后 5.81±0.86 7.40±1.26 6.08±0.18 3.72±0.15 1.52±0.16 2.12±0.23 1.80±0.24 t后 -- 4.6923 11.2843 28.4050 13.9739 28.7121 6.1110 8.8272 P后 --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本次研究发现,对患者给予一定的行为干预和健康知识教育后,实验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接受一般护理的常规组,P<0.05;且护理后实验组患者各项血糖水平指标、糖化血红蛋白及血脂四项指标变化情况均优于常规组,P<0.05。分析原因:相较于一般护理模式仅对患者临床症状给予护理的特点,行为干预及全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可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护理,通过对患者用药、饮食、运动等行为的干预,使患者能够做到自律、自主的用药和治疗,有效提升治疗的有效性。与此同时对患者予以相应的程健康教育护理,能够使患者在护理过程中掌握糖尿病治疗和病情控制等内容,并根据患者护理阶段和病情控制情况的不同,予以不同知识教育和护理指导,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护理的预后性和实效性。二者综合应用,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及护理具有较好的效果[6]。

综上所述,行为干预及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通过对健康知识教育活动的开展和对患者行为的干预,可有效实现对患者血糖水平的控制,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应用推广。

猜你喜欢

糖化血脂血糖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居家监测血糖需要“4注意”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你了解“血脂”吗
绝经后非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冠状动脉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甜酒曲发酵制备花生粕糖化液的研究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在非糖尿病冠心病中的意义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伴血脂异常49例
胆宁片治疗胆囊摘除后血脂升高3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