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护理风险管理用于产后出血急救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2019-04-20徐云
徐 云
(泰州市人民医院,江苏 泰州 225300)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在产妇分娩过程中,一定要做好产后出血的相关预防救治措施,避免产生不良影响,在此过程中需要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1]。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对改善母婴结局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必须有可行方案提高护理效果,尽可能的规避风险。本次研究就护理风险管理用于产后出血急救护理中的效果展开分析,报告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到2018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240例产妇资料作为研究材料,资料符合研究标准,研究在充分征得产妇同意的前提下开展。选取2017年1月到12月12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平均年龄为(25.93±3.57)岁。2018年1月到12月120例产妇作为观察组,平均年龄为(27.28±3.06)岁。两组基本临床信息无显著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包括常规检查、生活指导、健康宣教等内容。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护理风险管理,内容如下:
①风险分析:定期为医护人员开办专题讲座,由具有丰富经验的高年资医护人员进行讲解,讲述内容以产后出血的预防、观察及应急处理为主,让医护人员在产妇分娩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产妇存在的异常情况,针对问题及时做好早期处理。通过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风险意识,警惕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
②风险评估:产妇分娩前要做好各项常规检查,评估其功能是否正常,并对胎儿状态做好评估,制定合理有效的分娩方案。对产后出血的高危人群,如瘢痕子宫、多胎、巨大儿、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等,分娩前时要针对个体情况制定处理方案,及时配血、备血、备齐缩宫剂。分娩过程中要增加关注力度,当发生产后出血时立即启动抢救预案,减少出血量,保障产妇生命安全。
③应急预案演练:定期为护理人员制定应急预案演练计划,演练过程要模拟实际场景,每季度考核,加强对医护人员之间的配合,提高默契程度,能保障抢救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此外要着重培养护理人员责任心、病情观察能力,使之能够早期识别产后出血的征兆,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
④人力资源改善:既往的分娩过程助产士及病房护士较少,一旦出现问题,抢救时人员不足。因此必须在人力资源上进行改善,增加护理人员的配备,使之能够各司其职,在出现问题时能够有足够的人员参与抢救。
⑤物品管理:所有急救器械及药品都要严格按照医院相关标准定点放置、定人维护保养,保证其处于功能状态。医院应加强急救检查,护理人员要熟悉和掌握常用药品的使用方法及禁忌,在抢救过程中能够迅速取用,并做好记录,避免发生差错。
1.3 疗效标准
产后出血率由护理人员直接统计,产后出血是指在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分娩者出血量≥500ml,剖宫产者≥1000ml。
产后出血量由护理人员称重并记录数据,尽量降低误差。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代入SPSS20.0软件中分析,P<0.05代表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产后出血率和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详细信息见表1。
表1 产后出血率与产后出血量
3 讨 论
在孕产妇分娩并发症中,产后出血属于严重的并发症,国内外文献报道产后出血的发病率为5%-10%,由于临床上估计的产后出血量往往比实际出血量低,因此实际发病率更高[2]。近年来因产后出血致死的案例并不少见,因此而产生的医患纠纷日益增加,为医疗工作带来了极大负担[3]。为保障产妇生命安全,降低产后出血带来的风险,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案改善现有的护理人员风险意识,尽可能的规避分娩中的风险,并且在发生问题时做到及时处理。
既往护理人员对产后出血的预防观念不强,在应急处理上有所欠缺,无法早期发现征兆,及时采取处理措施。护理风险管理方式则填补了传统方式的不足,通过对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了专业度和责任心,并在产妇分娩前做好相关指标检查,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了预防处理。以此来降低产后出血造成的威胁,保障产妇生命安全[4]。研究结果表明,采取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有效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减少产后出血量,较好的保障产妇生命安全,极大程度的减少了医患纠纷。
综上,产后出血急救护理过程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方式,能够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和减少出血量,避免产妇受到生命威胁,值得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