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及行为的调查及策略研究
2019-04-20徐娟
徐 娟
(扬州市中医院手术室,江苏 扬州 225002)
艾滋病是由于HIV引起的免疫系统疾病,该病主要经过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艾滋病的潜伏时间较长一般为8-9年,死亡率高,一旦患有艾滋病对患者的心理造成极大的负担[1],而手术室也是传染艾滋病的主要场所,血液传播是主要途径探讨手术室护理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调查及防护措施。
1 一般资料
1.1 基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手术室护理人员18例,年龄20-52岁,平均年龄(31.26±4.37)岁,男性1例,女性17例,工作年限1-31年,平均年限(3.94±1.22)年,所有护理人员均签署同意书,纳入标准:手术室护理人员,排除标准:工作年限低于1年的工作人员,其它科室的工作人员。
1.2 艾滋病职业暴露因素
1.2.1意外受伤:手术室中针头、手术刀等锐器很多,并且大部分上面都会沾有患者的血液,而护理人员在手术的过程中都会直接接触到这些手术用具,在接触时一旦出现扎伤、划伤等就会与艾滋病患者出现直接的血液接触,加大了传染的风险。
1.2.2 长期接触患者血液:有些手术时间较长,使得护理人员要长时间接触患者的血液,或手术时发生泵血,血液直接进入到护理人员的眼中都会增加感染的风险。
1.2.3 专业知识缺乏:有些护士对专业知识的缺乏,不了解哪些因素会造成危险,专业操作不准确等,有不良习惯也会增加暴露的风险。
1.3 防护方法[2]
1.3.1避免受伤:手术前对患者的情况进行了解,手术要在感染手术间进行,对于患者的血液、呕吐物要尽快处理焚烧消毒,处理时带好手套,穿好防护服,带防护眼罩和口罩等,并且处理后用速干洗手液消毒双手。要洗手消毒,对于针头、刀、剪等锐器以及一次性用具,要进行规范操作和投递并及时处理,置于防穿透的可放入锐器盒中,并且及时进行消毒,不要长时间堆积,处理时一定小心,避免刺伤划伤等。并且对于非一次性器具要及时进行灭菌消毒。
1.3.2 加强手术室的管理:时常告知手术室工作的护理人员,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以及预防措施,加强防护措施的实施与执行。
1.3.3 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定期对护士进行培训和考核,加强专业知识以及对危险因素的认知,并且严格按照各项操作规程进行,对会出现的风险要提前预防并全部熟练掌握,有处理突发事件的经验,有自我保护意识等。有伤口的地方要及时覆盖,不要在手术时暴露。
1.4 观察指标
采取防护措施前后对防护知识和行为的掌握情况进行比较,采用问卷考核的方法,对所有护理人员的认知程度进行评价,100分满分。80分以上为优秀,60-80分为良好,60分以下为不及格[3]。
1.5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所有数据均使用n%表示;计数方法使x2检验。P<0.05为试验有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防护后防护知识和行为的掌握良好率94.59%明显优于参照组75.68%,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危险因素认知比较(n=37,n%)
3 讨 论
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型疾病,该病主要经过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目前已经是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手术室中护理人员发生艾滋病感染的主要原因就是与艾滋病患者发生血液接触,接触主要是由于自身防护不够,发生受伤、长时间浸泡在患者血液中,血液飞溅入护理人员的眼中等,都会加大感染的风险。而随着医学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人注重人文关怀,艾滋病职业暴露也得到社会的较高关注[4]。而职业暴露会严重影响医护人员的健康生命,还会影响工作的积极性。
本次研究中,主要分析18例我院手术室的护理人员,找到艾滋病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并进行针对性的防护,对护理人员防护前后对防护知识和行为的认知,防护前护理人员的防护知识和行为的掌握良好率75.68%明显低于防护后94.59%(P<0.05)。主要的防护措施有穿好防护服,多带几层手套,带好口罩以及防护眼罩,操作时避免被手术刀划伤,避免被针头刺伤,加强自身对防护知识和行为的掌握,加强医院防护管理等。
综上所述,对艾滋病职业暴露主要的防护措施主要有加强护士对艾滋病防护知识和行为的认知,加强手术室管理,加强消毒隔离措施的观念,避免受伤的发生,做好防护措施,减少与患者血液接触的时间,可以将暴露的风险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