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例非计划性拔管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及措施
2019-04-20陈叶
陈 叶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 常州 213000)
管道是临床用于诊断和治疗疾病、抢救生命的重要手段和判断预后的重要工具。非计划性拔管(UEX)是指未经医护人员的许可、患者自行将导管拔除或由于医护人员的原因导致的管道脱落情况[1]。是院内发生率较高的护理不良事件,虽然非计划性拔管不会直接导致患者死亡率的增加,但仍会增加患者负担,延长住院时间,甚至可能对治疗的正常进行产生影响[2]。为降低非计划性拔管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利用不良事件非处罚性上报系统,对195例非计划性拔管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相关预防措施,为临床不良事件的预防干预提供参考,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非计划性拔管不良事件共195例,其中男132例,女63例,年龄14-92岁,平均年龄(69.38±12.79)岁;总计拔除管道213根,其分别是:导尿管44例(20.66%)、胃管及鼻肠管101例(47.88%)、气管导管5例(2.35%)、中心静脉导管28例(13.15%)、胸腔引流管8例(3.76%)、腹腔引流管5例(2.35%)。
1.2 方法
1.2.1 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本院195例非计划性拔管不良事件拔管数据分部、发生率、原因及对策进行讨论分析。
1.2.2 非计划性拔管不良事件上报系统 由护理人员于各护理单元,通过院内信息管理平台不良事件上报系统,对护理过程中的非计划拔管进行上报;为保证护理事件的的真实性,减少漏报率,均采用48小时内非惩罚性上报制度。。通过对非计划拔管数据的收集,对其进行全面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干预措施,从而提高全体护理人员对非计划拔管的防范意识,减少或避免非计划拔管的发生。
1.3 观察指标
对195例患者进行评价,包括管道脱落方式、非计划拔管发生时段。
2 结 果
2.1 管道脱落方式
非计划拔管不良事件中,患者自拔发生率最高,其余依次是导管自行滑脱、患者活动、其他、非医护人员协助时滑脱、医护人员操作时滑脱。见表1。
表1 195例非计划拔管状况n(%)
2.2 不良事件发生时段
夜班拔管发生率高于白班。见表2。
表2 非计划拔管时间短分布n(%)
3 讨 论
非计划性拔管不良事件通常较易受到人为、病情、操作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3]。管道留置期间的护理质量与安全直接对患者的治疗与恢复产生影响,如何采取有效的干预方式对管道进行护理干预,以降低非计划性拔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是目前临床护理关注的重点。
本研究结果显示,非计划拔管多发生是由于患者自行拔除,多发于夜间,护理责任人以护师和护士为主;(1)加强患者管理:其原因在于①患者在神志清醒情况下感受导管留置不适,对留置管道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从而造成自行拔管;②患者处于昏迷状态,出现躁动,从而牵扯到导管,造成拔管。对于此类患者,可通过加强对管道患者的病情评估,加强神志清醒患者的健康教育,告知其导管留置重要性,对于出现躁动情绪的患者,可采取一定的约束措施,合理使用镇静剂的方式以及加强巡视等干预措施,从而有效预防并制止患者自行拔管而引发的不良事件的发生[4-5]。(2)加强材料与活动管理:除患者自行拔管外,导管自行脱落以及患者在活动时导致导管脱落情况发生率较高,可通过严格把关导管材料的方式,选购材料较好、固定效果较好的鼻肠管、导尿管及胶布等材料,并将管道材质问题及时反馈给器械科,减少因材料因素导致拔管的发生,同时,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强化健康教育,置管前通过解剖模型的方式对管道留置目的、作用及保护方法进行讲解,切实落实管道宣教,可以做成视频或PPT,供病人学习,强调置管的重要性及置管可能引起的不适,及时给予心理护理,并于置管后对其掌握情况进行评估,宣教内容可反复多次进行,持续改进宣教方式,从而改善其不重视管道保护及依从性差等情况,进而减少非计划性拔管不良事件的发生[6]。(3)加强护理人员培训:医护人员在进行护理操作时,容易因管道护理知识与固定操作水平的原因,导致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困扰通过提高护理人员的知识水平、服务态度及行为,从而利于提升管道护理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标准化、规范化的管道护理培训与考核,能够有效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从而有效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4)医护人员的调配:夜班拔管率高于白班,由于夜班巡视护士较少,无法密集的进行巡视,较易出现非计划性拔管,可通过动态排班制度,结合患者人数对护理人员与值班人数进行适当调整,加强高危病人的床边巡视,进而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
综上所述,降低非计划拔管率需要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同时对护理人员进行导管相关干预,提升风险意识与护理水平,对排班形式进行改革,从而有效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