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察不同引流方式对食管癌患者管状胃食管吻合术后对并发症的影响

2019-04-20

关键词:闭式胸腔积液

支 青

(盱眙县中医院,江苏 淮安 21170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9年6月期间食管癌患者42例为本次研究对象,皆进行右胸上腹两切口,管状胃食管吻合术,研究组行胸腔闭式引流+纵隔引流,对比组单纯行胸腔闭式引流,研究组男11例,女10例,年龄45~68岁,平均年龄(59.42±4.27)岁;对比组男12例,女9例,年龄45~67岁,平均年龄(59.23±4.5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较小,可比,P>0.05。

1.2 方法

对比组患者在完成食管癌切除及淋巴结清扫后,于腋中后线7~8肋间放置28#胸腔闭式引流管,

给予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的基础上,另经管状胃前方沿食管床放置14#多侧孔硅胶引流管(纵隔引流管)上端至吻合口下方1~2 cm处,从胸腔闭式引流管后方胸壁另戳孔引出,接负压吸引球持续吸引,术后2天如无活动性出血,引流量不多,胸片示肺复张良好即可拔除胸腔引流管,嘱患者早日下床活动,纵隔引流管待进食后如无异常引流即可拔除[1]。

1.3 观察指标

(1)在患者治疗结束后,对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记录并比较,主要并发症包括肺不张、肺部感染,吻合口瘘,胸腔积液,疼痛评分,白细胞数等。(2)使用VAS量表测评患者的疼痛程度,0分为不痛,10分为极痛,分数越高,患者疼痛程度越严重,并对患者的白细胞进行记录,细胞数值越高,患者恢复的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都采用专业软件SPSS 21.0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述,采用t、x2检验,P<0.05为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对比

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4.76%)低于对比组(28.57%),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对比[n(%)]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与白细胞数值

研究组的疼痛评分(2.32±0.13)要明显小于对比组(4.25±0.27),t=29.5;白细胞数值(5.66±0.72)要高于对比组(4.43±0.51)t=6.39;P<0.05。

3 结 论

食管癌是一种消化道恶性肿瘤,我国是食管癌的高发地区之一,每年因食管癌病死的患者约有15万人,患者大多为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且男性患者一般多于女性患者,其治疗方法多采取外科手术、放射、化学等综合治疗[2]。

结果表明,常规引流加纵隔引流方式对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的影响显著,原因为,食管癌术后,因为肋间隙窄,而引流管较粗,患者往往不能耐受疼痛而导致不能有效地咳痰,拒绝早期活动,常常发生肺部并发症。术后早期拔除胸腔闭式引流管,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感,及时下床活动,增加患者的潮气量和主动咳痰力度,有利于痰液排岀,促进肺复张,减少肺部感染,肺不张,胸腔积液等并发症,同时对两组术后白细胞的比较,白细胞数无明显增加。

综上所述,食管癌手术患者使用纵隔引流+胸腔闭式引流的方式,能够减少肺部感染,肺不张等并发症发生,减轻患者痛苦,并不增加胸腔积液的发生,同时亦能早期发现吻合口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与使用。

猜你喜欢

闭式胸腔积液
更正说明
胸腔巨大孤立性纤维瘤伴多发转移1例
NEAT1和miR-146a在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诊断探讨
沿海电厂闭式水换热器失效原因分析与防范对策
胸腔积液中CRKL的诊断价值
基于多传感器融合技术的常闭式防触电插座的研制
1000MW机组闭式水温度控制优化
腹水、胸水、心包积液,都是什么病?
恶性胸腔积液胸腔置管闭式引流并腔内化疗术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