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激发教学活力
2019-04-19汪运萍
汪运萍
教学为什么要设计呢?任何学科、课标、教材至乃教师、学生在学习这件事上,都没有一种“灵丹妙药”会让知识与能力立即生成,都需要一种针对性的设计、实践与思考。本期解码,让我们一起走进一线,观察如何结合教材针对教学进行处理,如何针对教学引导学生活动。
“规划”这个词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出现频率比较高,常常会提到经济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职业规划、人生规划等。在新修订的安徽省信息技术教材中,“规划”这个字眼也多次出现,如第5冊的“小报版面先设计”,第7册的“电子期刊初规划”,第8册的“毕业留念初规划”……规划是制作电子作品的重中之重,规划能理清创作思路,减少盲目性。
创建表格,引出规划
安徽省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第四册第一单元的主题活动是制作班级课程表,教材在第1课“建立班级课程表”伊始就用醒目的文字提到:建立课程表,首先应该根据一周上几天课,一天有多少节课来确定表格的总体框架。在这节课的教学中,不经意间走过的三段历程,把我带进了对信息技术教学内容“规划”的思考。
一次授课时,我照以往惯例出示了一份课程表,带领学生认识表格的行、列等相关知识,数一数课程表是几行几列的,我一直认为这就是规划课程表的过程。可有一次,有个学生在接着往插入的空白表格中填写内容时,竟举手问我该填些什么,这是教学这一课多年来从未有过的疑问,让我好奇并反思问题的根源。仔细思量教学过程,学生只是跟着我学会了数数示例课程表的行列数,但为什么要这几行几列却未深思,对单元格填写内容也未深思。由于他们对课程表比较熟悉,加上示例课程表的展示,只是依照已有的知识经验复制出一张课程表,并没有产生太大的问题。如果是制作其他陌生的表格,产生类似的疑问会更多。看来仅凭数数行列不能有效完成规划课程表的任务,得让他们自己来说说课程表的组成。
于是,在另一个班上,我改变了方法,在认识各类不同用途的表格后,我特意选用一张非课程表带领学生认识和数一数表格的行列。接着,我询问学生:“如果我们要设计一张课程表,需几行几列呢?”学生有些茫然,初次接触“行列”这个专业术语,凭空他们不能很快来回答问题。在我的一再追问下,学生回答5行6列、6行7列……答案各不相同,有些学生翻看书中课程表示例,数着来回答。这个结果更让我认清了前面教学对课程表的规划是肤浅的、流于形式的,最有效的方法是让学生根据他们所学的表格知识,来亲自动手设计一张课程表。
又换了一个班,这次在让学生认识表格的组成、认识行列后,请他们拿起纸笔,动手画一画,根据我们学校的课程安排,四人一小组来设计一张课程表。小组的孩子们聚在一块,商量着,在纸上画着,讨论声不绝于耳。“一天六节课,再加一条横线。”“还有一行表示是星期几。”“我有个课程表中间有一行午休。”……我也加入到小组的讨论中,就他们的规划提出自己的意见。在这节课上,从认识课程表到规划课程表这一教学环节占用了十几分钟,后面的教学时间很紧张,但整节课学生都非常投入。这种设计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其中,感知规划,亲历规划。课堂中课程表作品也呈现出不同样式,而不再是以前千篇一律的教材版本,这是规划落到实处的最好答卷。我想,经历了这节课,这些学生不仅会制作课程表,还会设计制作其他表格,这才是真正的规划。
反思课堂,思考规划
在创建课程表的教学中,从最初的简单认识式的肤浅规划,到说说式的口头规划,再到画一画的亲自动手规划,这些改动带来了课堂教学根本性的变革,激活了课堂。
在那节课后,我认真地审视了一下自己:我对信息技术教材中其他涉及“规划”的讲解,是否也流于形式,浮在表面而缺少实质?我在教学目标中提到的“规划意识”,是否扎根于学生的意识之中?是否真正地影响或改变他们的学习方式?我在课上所强调的规划,学生在制作电子作品中使用了吗?特别是电脑大赛开赛后,看到学生在机房里忙忙碌碌却难有收获,更让我深深地反思我的“规划”教学,反思这些现象产生的根源。
1.教师重技术轻素养,规划意识不够
在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教师还是重技术轻素养,尽管我们在教学目标上会提及,但在教学实践中却会忽略,仅仅点到而已。很多教师害怕上作品规划这样的课,认为它像鸡肋一样,食之无味,弃之可惜,难以出彩。学生也觉得比较空洞,难提兴趣,规划在师生意识中被无形地弱化了,虚化了。再反观我们自身,对作品成果的追求,对成绩的追求,远大于对学生自身成长的追求。重结果而轻过程的功利心,让我们忽略了最最基本环节的夯实、最最基本素养的培养。
2.拘泥于教材,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规划
安徽省信息技术教材是以单元活动主题来编写的,每个单元都选择了一个范例为参考,并围绕该范例展开教学。如“护眼宣传用期刊”这一单元的第一课即“电子期刊初规划”,引导学生通过对“我们的眼睛”这一作品的分析,了解电子期刊的组成、选择主题、规划结构、设计整体风格和主色调,可以看出教材编写者是很重视作品前期规划的。但这种以单元活动为主题的编写构思给了学生、教师一个作品范例,后期教学内容、素材的提供都是按书本的范例来展开的。这就造成了一个现象:教师授课时重视了规划,对范例进行了分析,但学生并没有亲自设计一个属于自己的作品。学生只是了解却没有亲自去尝试,只时浮在对规划感知认识的表面上,就如同前例中对着课程表数行列数一样,只是跟着教师,跟着课本完成范例作品的模仿制作。长久以来,教师和学生都忽视了真正意义的规划,把教与学的重点放在了制作作品这一环节。
自己动手,设计规划
要想改变目前信息技术教学“轻规划、重制作”的现状,开启学生的规划意识和能力之门,需从课堂入手,上好“规划”课,让学生自己动手,亲自设计规划电子作品。
1.小小故事启规划
规划意识的建立会让学生学会“三思而后行”,一生受益。面对小学生,我们可以用故事去启迪他们,慢慢让他们明白规划的重要性。听一听“磨刀不误砍柴工”“胸有成竹”的故事,说一说感想。要让学生明白,办成一件事,需先进行一些筹划、步骤安排,做好充分准备,这样会大大提高办事效率。要让学生明白,制作一份电子作品,就像雕刻家面对一块玉石,手中所表现的是心中已有的模样。生活中有很多“三分七分”的智慧,要让学生明白“七分在设计,三分在做工”,把规划思维的种子深植于他们的心田。
2.说说故事聊规划
三年级的电脑绘画创作课上,在欣赏了一些优秀电脑绘画作品后,学生兴奋不已,跃跃欲试。我问他们:作曲家是用音乐来讲故事,作家是用文字来讲故事,画家是用画笔来讲故事,你打算说一个什么故事呢?我将电脑屏幕控制,播放着轻音乐,让他们先闭上眼睛想着自己脑海中的画面,再和同桌说说画面故事,精彩的大家一起来分享。慢慢地学生不再像开始那样着急地去碰触鼠标,想着,说着,好像进入了一个个童话城堡,讲述着自己的发现。尽管学生的作品稚嫩粗糙,但是那一幅幅充满童趣、充满想象的画面都深深触动了我,它们不再是过去那种大同小异的草地、蓝天、太阳,学生在用画笔来讲述自己心中的故事。尽管一节课学生画不了多少,但我希望他们以后在拿起画笔时,能有放下笔去想一想该画什么的意图。
3.动动手笔画规划
思维导图规划指明方向。安徽省新版信息技术教材在六年级下册开始向学生介绍用“XMind”这个思维导图软件来实现电子作品制作前的规划工作。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手绘自己的作品结构思维导图,将想法和创意以“可视化”的方式记录下来,随时修改,更简单快捷。
绘制版面草图有效规划。在制作电子报刊的教学中,教材提到绘制小报版面结构草图的规划方法。在草图中可大致明确报头、文字和图片的位置,设计出每篇稿件的标题和插图的大概位置。在教学中,我结合我校经常开展的学生较熟悉的手抄报形式,让学生课后完成自选主题的小报版面设计,有能力和时间的学生可以设计得详细一些,明确后期报刊制作方向。
总之,落实规划不仅是创意上的落实,还有行动上的落实,用规划去指导行动,在行动中去修改完善规划。只要把规划的前后期都落到实处,我们的信息技术课堂就会有本质的翻转,就能从技术走向应用,真正实现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而不是单纯操作技能的培养。把规划落到实处,才能让我们的课堂更有活力,更能彰显个性。我也要坚定自己的信念,继续坚持落实规划,实实在在上好信息技术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