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中之重是狠抓教学的主阵地

2019-04-19王生仁

新课程·上旬 2019年2期
关键词:数学阅读质疑生活化

王生仁

关键词:质疑;构建知识体系;生活化;数学阅读

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无论何时,都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数学教学的目标必须在课堂中完成。高效的课堂教学是当代的教学标准,主要是指教师的教和对学生数学学习的最优化,要优化教学的学习过程,主体与客体之间必须进行有效的转换,构建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通过各种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和谐愉快的学习环境,使抽象的数学课堂更加有趣和精彩,让学生能够快乐轻松地学习,高效掌握数学知识。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打造适合自己的高效课堂,通过在教学中不断地尝试、探究、反思,我有以下的体会:

一、营造出学生敢于提出质疑的课堂气氛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要坚决摒弃“一言堂”式的数学教学课堂模式,积极营造出平等、轻松愉快的民主课堂,让学生自主发言。因此,教师要放下权威的架子,深入学生之中,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鼓励学生在学习中提出自己的问题和看法,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这种轻松的课堂气氛能够给予学生一种安全感,消除学生的发言恐惧和紧张压抑感,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思维活跃将导致无数新鲜的问题产生,对于学生而言正是问题意识培养的重要途径。同时教师还应当注重对学生进行及时、客观、合理的正确评价,激发小学生的提问意识,让小学生敢问敢说,在课堂上充满自信。学生只有充满自信,脑海中充满了问题,才能在学习过程中专心致志,数学知识才能吸引他们走向问题解决的彼岸,才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使课堂教学达到高效。

二、让师生在思维的碰撞中构建知识体系,化解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中,教师教授知识和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就是教师的思维和学生的思维进行沟通、碰撞的过程。互动式教学的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实施,加强了学生和教师的交流活动,着重突出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以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辅助作用;在学生和教师之间搭建了一个在思想上交流沟通的平等桥梁,以便于师生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的互动合作;注重数学方法传授,致力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用自由平等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活动,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主动构建知识体系。因此,教师在设计互动教学方式时,应吃透大纲、教材,针对重点、难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或一些熟悉的事物、场景出发,恰当选择适合学生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在参与中化解教学难点与重点,并将所学运用于生活实际,提高数学教学效果。

三、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中之重。

数学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所以,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将生活中的经验融入数学教学中,方便学生更好地了解数学知识,利用数学思维有条不紊地解决问题,将实际生活与理论知识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开阔小学生的思维,激发学习兴趣,使得学生对于数学知识有更加深入的理解。让学生在日复一日的成功体验中,感受到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知识,学生也能为了解决自己切身生活问题而兴趣倍增,于不知不觉间理解、掌握、应用数学知识,使得学生乐于学习,不由自主地爱上数学。能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四、培养数学阅读习惯,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的兴趣

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愉快地学习,调动内在潜能,主动克服学习上的种种困难,从而获得学习上的成功。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趣味阅读资源,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为数学课堂注入新鲜活力。语言文字是思维的外壳,而数学这门学科所表现出的抽象性、逻辑性,更需要用文字符號恰当地表示,并且文字符号作为数学中的阅读内容,对于学生的学习非常重要。因此,教师首先要让学生仔细阅读例题,并从中提炼出与解决问题相关的信息。在提炼关键信过程中,教师可以教给学生数学阅读和提炼信息的相关方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一针见血”地提炼出关键内容。其次,教师要充分挖掘可供学生学习的部分,鼓励学生标新立异,从不同的角度对阅读材料进行思考、质疑,养成爱问、好学、会问的学习习惯。第三,教师也要为学生大量搜集可以激发阅读兴趣的数学阅读材料,引导学生边阅读边思考,对容易混淆的知识进行辨析分化,从而克服学生的思维定式,实现学习过程中的正迁移,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

五、巧用电教手段,使电教充当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好帮手”

小学生对于抽象事物的理解力很弱,而数学课又偏向于抽象化,所以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将电教设施和书本结合授课。而且利用电教设施收集大量的教学资源来将数学中的概念和抽象问题具体化,不仅有利于学生的理解,还可以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小学生数学学得如何,关键是要看他们对于数学的兴趣大不大。只有激发了小学生的兴趣,他们的数学解题能力才能提高,但是单纯的口述加黑板上的手写,想要提起小孩的兴趣的可能性不大。这时候教师要巧用电教手段使小学数学中的难点通俗易懂,让学生在看到和听到的前提下,把数学知识理解透的同时扩展自己的思维方式,使小学生思维不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合理并正确地运用电教手段,不过度地使用电教设施,帮助学生从直观的理解慢慢地向抽象思维转变。另外电教手段添加到小学数学教学中,能更好地帮助小学生们记忆和理解数学的那些偏向抽象性的概念和知识点。

总而言之,当前小学数学课堂质量以及数学思想培养都有待提高,新课程改革强调课堂教学要高效。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正处在一个发展的初始阶段,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抓住课堂教学主阵地,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巧用电教手段,优化教学的学习过程,使教师的教和对学生数学学习达到最优化。

编辑 杜元元

猜你喜欢

数学阅读质疑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浅论高中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试论初中生数学焦虑对数学阅读的影响
和谐的课堂应充盈学生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