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字本位理论下的对外汉语教学

2019-04-19戴莉莎王绍舫

文学教育 2019年4期

戴莉莎 王绍舫

内容摘要:通过两种本位观的对比,突出“字本位”理论下对外汉语教学的优势。强调课堂教学应注重《词汇等级划分》的高频用字教学,提升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的信心,对扩大汉语国际传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词本位 字本位 高频字

汉字是表意文字,是形、音、义三位一体的表征。字本位教学理论研究初兴于20世纪80年代,经历30多年发展,近年来受到学界广泛关注。字本位理论产生原因复杂,主要来源于留学生汉字偏误。汉字形体结构复杂,书写规则多样,这就使留学生产生畏难心理,不愿去练习书写。很多学习者对于汉字的笔画和部件等基础掌握不扎实,导致后来的汉字书写没有规则,像画画一样。他们忽略了汉字的理据性,不能将汉字的形、音、义相统一。

一.“词本位”教学弊端

“本位”就是“基本单位”。以“词”为基本单位,叫做“词本位”,以“字”为基本单位叫做“字本位”。[1]留学生的书写偏误反映出了我们运用西方“词本位”语言理论下汉字教学的缺陷。在词本位理论指导下的汉字教学中,只是把汉字当成是一种书写符号,淡化了汉字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而是把“詞”的教学作为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单位”,用整词代替汉字教学。它的教学方法固定——随文定词,更多关注如何讲解生词的意思而忽视了词的内部构造,使得学生对词汇的学习只能死记硬背,造成大量的重复记忆,也加重了学习负担,导致他们的学习效率随之下降,同时造成大量偏误的产生。对外汉语教学中,老师是教授学生如何遣词造句。这种来源于西方的基于“词本位教学法”教学模式对于汉字的教学显然是弊大于利。

二.“字本位”教学优势

汉字经过几千年历史的演变,它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笔画,在造字原则上从表形、表意到形声,无不凸显出汉字的文化传承性。“字本位”理论的提出是基于对汉语特点的认知,揭示汉字与汉语之间的关系,同时突出汉字具有构词能力强的特点,它的提出具有重大意义:第一,它肯定了汉字在汉语学习中的地位,强调了汉字的构形特点,一定程度上可减少留学生的汉字书写偏误情况;第二,它强调了汉字的构词方法,有利于留学生迅速扩展词汇量;第三,字本位下的教学加强了汉字学习与中国文化的联系。

对外汉语教学的首要任务应是汉字教学,学习者对汉字的掌握越多,越能够提升他的汉语水平。“字本位”理念下的对外汉字教学,不仅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把字作为汉语的基本教学单位并结合汉字“六书”的构造原理分析汉字结构特点、构词因素,而且在课程安排、教材编写等方面应突出汉字教学,逐步摸索出一条具有本国特色的汉语国际教育的新路子。在对外汉语汉字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各种教学工具和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实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比如在讲解易混字的时候,可以利用课堂游戏环节调动课堂氛围,同时让学生和老师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互动起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给“日”字添一笔能变成什么字?学生可能会给出“田”、“旧”、“甲”、“由”等,教师在学生答案的基础上再进行补充,如“旦”、“电”、“白”等。学到后期,学生可以通过已学的汉字猜测新词的含义,识记效率会有明显的提高。但是大量的书写练习也容易增加学生负担,让学生厌倦,产生负面的抵触情绪。因此,要归纳好常用高频字词,有选择、有针对地进行训练。

对于构词能力强的高频用字应该先教给留学生,之后要反复进行操练及复现。教学中如再出现由高频用字组成的新词,能立刻唤醒学生的记忆,引导学生回忆出学过的高频用字构成的旧词。比如初级词汇中的高频用字“车”,可以组成自行车、汽车、火车、出租车、公共汽车等。当再学到“开车”这个生词时,老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过含有“车”字的词语,巩固旧词,加深记忆,同时可以增强学生对“车”字的理解。

三.结语

目前我国进行汉语国际教育的重点一直是词汇,尽管词汇的教学也不断吸收语素教学法和字本位教学法的优势来提高教学效率,但词本位教学仍长期占主导地位,老师们常常忽视利用汉字构词能力特点来促进词汇的教学。在国内的对外汉语教学课程设计中,基本不开设汉字课,更没有作为必修课开设[2]。提倡“字本位”就是为了在教学实践中真正将汉字教学重视起来,落到实处。想要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质量,应该从教材建设入手,取其精华,重视汉字教学,体现汉字特点,强调汉字在汉语教学中的地位,展示出具有我国本民族特色的语言文化。

参考文献

[1]赵金铭.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教学基本单位[J].国际汉语教学研究,2017(3):19.

[2]李泉.对外汉语课程设置:总反思与再规划[J].语言战略研究,2017(2):84-90.

(作者介绍:戴莉莎,沈阳大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王绍舫,沈阳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中西方文化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