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善者,人恒善之

2019-04-19周航

中学生天地·高中学习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善者终会性本善

周航

一直相信,“好人”如同真理,是从來都不嫌少的。可当今社会中,却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相信“好人吃亏”,打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旗号选择了冷漠,选择了忽视——这无疑是错误的。好人,终会被众人善待。

所谓好人,并不只代表一种身份,它更多地体现了一种宁愿委屈自己也要帮助他人的精神。一个人只要内心从善,便可称为“好人”。

那么为什么说“好人不吃亏”呢?客观来说,其实好人是吃亏的:你想要帮助他人,却不付出代价,这可能吗?但我们难道要因此放弃从善吗?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这就表明从善其实是一个人的天性。换句话说,那些从善之人,即使他们付出了代价,却仍然能感受到内心的充盈与满足,而那些受助者也会受此影响,将这善意传递下去。这不正是那些好人存在的真正价值吗?长此以往,相信那些原本的施善者终会被他人回报以更多的善意。

所以说,那些真正的好人是从不吃亏的。屠呦呦耗费半生研制出青蒿素,所以才获得了诺贝尔奖,得到了国人的尊敬。马拉拉不顾个人安危为妇女儿童抗争,所以才得到了世人的感谢与赞美。由此,我没理由不相信:那些从善者终会得到回报。

既然如此,又是什么原因使得人们更愿相信“好人吃亏”呢?我想这首先与人们过于功利的价值观有关。他们往往习惯用金钱衡量一切,以追求物质为目标,即使这并不能带给他们精神上的快乐。试问当“小悦悦”事件发生时,那些冷漠的路人,他们的良心真的不会痛吗?其次,当下人们的另一悲剧性实质在于,他们往往只看到人性中微不足道的恶,而忽略了真正的善。虽然距离“扶不扶”风波已过去许久,但“碰瓷”一直残存于许多人的脑海,挥之不去。人们只看到了报道出来的“恶”,却忽视了身边许多的“善”。

当消防员舍身救人只换来一句“值得吗”,当下水救人需要事先商定好“费用”,那么这个社会离堕落也就不远了。正因如此,我们更应从现在开始行动,传递善意,至少,不能让好人“流血又流泪”。

历史从来不会亏待好人,“见义勇为”入法也表明了国家不让好人吃亏的决心。而那些自以为不吃亏的“聪明人”,他们又该如何填补自己空虚而贫瘠的内心呢?

正如狄更斯于《双城记》中所言: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人性的丑恶与光芒往往是共存的。对此,我们更相信:从善者,人恒善之。

[指导老师: 陶文建]

猜你喜欢

善者终会性本善
Chapter 11 A clear conscience 第11章 良知未泯
又下雪了
无视毛毛雨 终会湿衣裳
所有苦涩的孤独,终会有归途
《论语》节选
“人之初,性本善”蕴含的教育管理思想刍议
三人行,必有我师
美强力渲染杀人大兵“性本善”
人性善恶之我见
法治的理论基石:人性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