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流行语镜像中的文化面相(三)

2019-04-19古北

师道 2019年3期
关键词:遗物用语流量

古北

“流量”一开始,是指一定时间内网站的人气访问量或是手机移动数据。“流量小生”等词出现后,“流量”作为形容之用,指那些会带来流量的明星或公众人物。“流量”犹如风球,造势、盘旋、席卷注意力。它的流行是时代以数据作为“万物尺度”的写照。

大数据以其客观性全面战胜人的主观性,它所主张的真实性和权威性正越过其他评价准绳摧毁一切陈旧的语境。数字所主导的新语境,有着严正、枯燥、不容辩驳的特征,在任何一种环境中,都会直接影响人们的判断,甚至会压迫人的感觉或直觉。在冷漠的大数据面前,单个人更显得像是蝼蚁,而且彼此更加疏远。热衷以大数据说明一切的时代脾性无形间正使之形成对人新的宰制——遮蔽人个性化的存在以及普遍的对人的情感的漠视。

由大数据和泛娱乐结合诞下的“流量”,更加不需要人们理解,只提请人们配合。它不再只是说服,更有蛊惑。在某种程度上讲,“流量”其实已经是数据的变种,不再拥有数据纯正的冷静的“气质”,而是“遗传”了娱乐的基因,充满着渲染和鼓动的情绪。换句话说,“流量”并非单以数据的准确性,而迅速获得民众的拥护。

不过,最可警惕的是,“流量”作为大数据未必是客观生成的结果。它已经变得越来越不是由人们“双脚投票”,而经常是由明星公司资本运作雇佣点击,或是疯狂粉丝刻意“刷屏”的结果。这里反映的不仅是造风者的贪婪、跟风者的盲目,也透露出“一切以数据说话”的时代信条正隐藏着巨大的精神凋萎和行为失范的危机。

好在,人们现今给明星冠上“流量”的称呼时已经带上明显的鄙夷色彩。布拉加曾言,“任何一个时代的用语同这个时代的实际存在本身并无联系。用语永远是遗物,亦即一个已经僵死的存在的意外表现。”流行詞正以其目前之流行性,而与时代实际存在本身保持紧密的联系,然而它们也无法逃避最终成为“遗物”的命运,正如人们从盲目跟随“流量”作出选择,到有所怀疑,进而有所批判、有所离弃,“流量”的号召力已经慢慢呈现式微之状。但是即便如此,并不是意味着娱乐必为“僵死之存在”。我们时代娱乐之虫,百足不足以形容,未及死,况乎僵?“流量”只不过是娱乐大势和数据崇拜中阶段性浮泛起来的最大泡沫,其破灭自然会随着理性的加入而到来,但是尤可见新的大数据类语词正在暗处酝酿,其必将借力于新的媒体,勾勒泛娱乐时代的新的魔怔。

猜你喜欢

遗物用语流量
疑似地球史前遗物
疑似地球史前遗物
过去的一年开启了“流量”明星的凛冬时代?
抗日老兵梁焜益世纪老人遗物的鉴辨
西班牙游乐园拒绝遗物
流量大变局
化学用语及常用物理量
礼貌用语大家学!
三大运营商联手阿里巴巴酝酿推出“流量钱包”
网聊用语荟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