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守初心 不负韶华

2019-04-19吕虹霞

师道 2019年3期
关键词:汉语班级老师

吕虹霞

初到拉萨:兴奋与痛苦并存

时间回溯到2017年7月27日。南京到拉萨的飞机上,我和其他28名援藏老师一起,怀着对雪域高原的憧憬、对援藏工作的热情,看着舷窗外渐渐清晰的连绵不断的群山和碧蓝的雅鲁藏布江,我对自己说:“拉萨,我来了!”

飞机在颠簸的气流下,给人一种坐过山车的感觉,安然降落在拉萨贡嘎机场。一下飞机,我们江苏援藏教师就受到西藏自治区教育厅和拉萨市教育局领导的热烈欢迎,洁白的哈达挂在脖子上,热情淳朴的笑颜呈现在眼前,“扎西德勒”的祝语萦绕耳旁,我们激动满怀。

从机场到住地,一路上伴随我们的是雅鲁藏布江河谷和拉萨河河谷:路旁沙柳依依,白杨树灰绿色的树叶在骄阳下泛着银光,田地里的青稞一片碧绿,不时有三五头黑色的牦牛在低头吃草或悠闲地躺卧;车窗外一闪而过的两三层的藏式小楼在阳光下静默着,房顶五彩的经幡、正门上的五星红旗和黑色的梯形窗框分外鲜明;偶尔看到一两个斜穿着藏袍用彩绳盘着头发的藏族同胞在做着自己的事情……一切都是那么的新奇而陌生。

然而,这股新奇感终究没能压住强烈的高原反应:眼眶发胀,眼睛像要蹦出来一样;继而太阳穴发胀,整个脑袋要裂了;接下来是压抑不住的呕吐,恨不得要把胃都吐出来……一边呕吐,眼泪就禁不住流下来,心里有个声音在呐喊:“我要回去,我要回去!”但看着领导焦急而关切的眼光,听着同事贴心而担忧的询问,我说不出口那句话,只是回他们以抱歉的微笑。

在宾馆静躺了四天,吸氧,服用抗高反药物,慢慢地走路,轻轻地说话,接着参加各类培训,这就开始了我的高原生活。

初进班级:失望占据笑容

8月8日,拉萨市中小学开学了。

推开教室门,一股酥油茶牦牛混着藏香的味道扑面而来,然后是五十一张淳朴天真的笑脸。这就是我的孩子们!他们大多皮肤黝黑,五官立体,大大的眼睛,浓密的睫毛,再加上善良而热情的笑容,甚是可爱。

然而,当我拿到他们开学检测成绩的时候,眼镜都差点掉下来:班级平均分60多,要知道满分是150分呀,要知道这是高中呀。我发到那份最低分28分的卷子时,上来一位个子高高、皮肤稍白的大眼睛男生,看起来还有几分灵气。我把卷子递给他,他双手接过来,看了看卷头的分数,然后就略带几分羞涩地笑着。我心里一惊:“他居然还能笑?”于是我凑到他耳朵旁悄悄地说:“你是班上最后了,怎么回事?”他有点迟疑,没吭声。我又悄悄地问:“是不是考试时没有认真做?”他马上一脸严肃地说:“我认真的。”我无语了,心想:你就在作文格子里抄了前面的阅读文段,书写还认真,拿到10分,然后对了4个选择题,拿到16分,阅读就拿到2分。课后,我马上找到他们的班主任益西曲珍老师了解情况。得知这是名来自那曲牧区的孩子,从学校回家坐车都要两天时间,父母不会说汉语,只能听懂有限的几句汉语,所以孩子的汉语水平“先天不足”。于是我要求与这个叫索朗多杰的孩子结对,开始了我的援藏教学生活。

初见成效:过程重于结果

从开学第一周起,每周二、四午休时,我就让索朗多杰到办公室,从汉语拼音开始教起;陪着他读少儿读本,听他讲读后感,纠正补充他理解的误区、盲区;训练他写短小的语段,纠正他的错别字和病句。周末,其他孩子回家了,但他回不去,于是我把他带到宿舍,给他再次讲解这一周他作业中出现的问题,督促他订正,并用同类题目进行巩固训练;带他出去看山看水,引导他描述风景,引导他发挥联想和想象,构建美好的内心世界并诉诸语言,写成作文;读名著给他听,引导他评价赏析,并进行仿写。我们还包饺子、煮挂面、烙大饼、烤面包……大家一起动手,其乐融融。让索朗多杰得意的是,他炒的土豆丝得到同楼层援藏老师的一致赞扬,于是每个周末,无论吃什么,我们的餐桌上都有一盘索朗多杰炒的土豆丝。

月考,索朗多杰汉语文拿到40多分;半期考试,拿到50多分;第二次月考,拿到70多分;期末考试,拿到89分,虽然相对于150分的满分,还差1分才及格,但是他已经达到班级平均分,超过年级平均分了。这对他来说,是从来没有过的成绩。拿到期末试卷的时候,索朗多杰给了我一个大大的“熊抱”,眼中满含热泪地说:“老师,在遇到你之前,我从来没有想过我的汉语能考这么多分!谢谢老师!”

初心不改:用行动追逐希望

记得刚接手班级时,班级成绩很不好,学生迷茫,教室里弥漫着一股沉闷、懒散的氛围。我立即和益西曲珍老师联系,商量开一次“祖国需要你”的主题班会。我和益西老师一起查资料、制作PPT,在播放完PPT之后,我深情地说:“孩子们,作为你们的语文老师,我提三点希望:一是希望你学好藏语。因为学好藏语,你就拿到了打开藏文化宝库的钥匙;作为一名藏族孩子,格萨尔史诗等着你传唱,悠久的藏文化等着你弘扬。二是希望你学好汉语。汉语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结晶,是华夏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家园。我们是炎黄子孙,我们爱汉语,犹如爱我中华。三是希望你学好英语。当今的时代是个开放的时代,我们要有世界的格局;英语,是我们通向世界了解世界的工具。放眼世界,是为了更好地建设西藏,建设祖国。孩子们,二十年后,你们就是西藏和祖国的支柱,就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力量。请你意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今天就开始努力奋斗吧!”讲完之后,我在孩子们的眼睛里看到了熠熠的光辉,我知道,责任和爱国的大树又一次在孩子们心中得到了滋养和灌溉,它必将长得枝繁叶茂。

在后来的日子里,我和班级任课老师选择迎难而上:我(汉语文老师)、益西曲珍(英语老师)和索朗仁增(藏文老师)三人组成了“帮扶小组”,每周一、三、五中午午休时,对基础比较薄弱、学习比较吃力的学生进行一对一辅导。期末考试,班上的汉语文成绩在全年级14个班级中获得第一,班级总均分名列前茅。

高一第一学期结束了,孩子们要分文理科了。班级举办晚会,我应邀参加。孩子们唱着藏语歌曲或流行歌曲,拉我和他们一起跳锅庄舞,那种欢快是前所未有的。其间,不断有孩子到我身边为我献上洁白的哈达,很快,我脖子上就挂满了,整个人几乎都埋在了哈达中,走路都看不到自己的脚,那种自豪感也是前所未有的。孩子们看到我“举步维艰”的样子,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分别的时刻到了,孩子们拥上来一一和我拥抱。一个孩子抱着我,在我耳畔轻轻地说:“老师,你好像我妈妈。”我别过脸一看,是格桑罗布。他是单亲家庭的孩子,在两岁多的时候就没有了妈妈。他对“妈妈”没有任何印象。他的这句话让我眼前闪过一组画面:上课,他总是在桌盒里做小动作,于是我一边讲课一边不动声色地把他的手拿出来放在课桌上,然后在他的右手里塞进我的水笔引导他做笔记;下课,他眼巴巴地看着别人吃零食,我拿出我带的巧克力请他品尝,并“央求”他周末返校时带一点家里的糌粑给我;空气干燥,他流鼻血时,我用湿巾给他擦脸上的血渍,用手给他按鼻子;他喜欢画画,我邀请他为班上的黑板报画插图;我鼓励他上课积极回答问题;他取得进步时,我向他竖起大拇指……这些,不都是一个老师应该做的吗?孩子,你给我的表扬太高了!我的泪就涌了上来,不由得紧紧抱住了他。

时光流走,转眼间,到拉萨已经一年半时间,我和其他援藏老师一样,经历了长期失眠的折磨,经历了高反头晕的痛苦,经历了缺氧带来的无助,也经历了众多教学问题的困扰……但我们一直努力,从未放弃,我们也收获了藏區孩子的爱戴,收获了喜人的教学成绩,同时也收获了丰厚的人生体验,在成就别人的同时,也丰富了自己。回想在高原的400多个日日夜夜,我们无怨无悔,也许这就是我们全体援藏教师的初心吧!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市通州区金沙中学)

责任编辑   晁芳芳

猜你喜欢

汉语班级老师
班级“无课日”
学汉语
追剧宅女教汉语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汉语与拼音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
以牙还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