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化学教学中关于素质教育的思考

2019-04-19王玉芝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全面发展初中化学思考

王玉芝

摘 要:初中化学教育在整个学生教育中起很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现今初中化学课堂中素质教育的思考,对在新课改下初中化学的优化提出自己的看法,展望初中化学教育的未来。

关键词:初中化学;素质教育;全面发展;思考

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对人才质量的需求的提高,使得作为化学教育领域初级阶段的初中化学教育,在培养高素质化学领域人才方面产生了更加深远的影响。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以化学实验为根本,形成反映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的概念、定律和理论体系。首先,现代科技不断发展,化学不仅保证了人类的生存,同时也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四大发明中,造纸、火药都涉及化学知识的应用;再如,现今人们对石油、天然气的依赖更是将化学的重要作用体现得淋漓尽致;而后,化学也将为我们解决环境问题,能源问题等提供更多有效途径。其次,化学作为基础课程,其本身的特殊性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使用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学方式,必将在思考的过程中,带给学生产生不一样的思维方式体验,养成良好的化学逻辑思维。

一、初中化学课堂素质教育现状

1.对于素质教育的理解存在偏差。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很多教师逐渐的认识到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开始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有部分教师对于素质教育的理解存在了偏差,导致改进后的教学方式仍然不能提高课堂效率,不能适应学生的发展。

2.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由于化学知识比较复杂,而且学生之间的能力存在差异,部分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感觉到费力,学不懂,有时候所遇见的问题不能及时的解决,长期下来就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化学的兴趣,最终放弃学习化学。还有的学生认为化学不是主要的科目,没必要浪费过多的精力,这些原因都导致学生的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影响学习。

3.实际操作的能力较低。由于课堂时间是有限的,而且还有学习任务,这就导致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过于注重理论部分的教学而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操作;或者是进行实际操作的总是几个固定的同学。很多学生在考试的时候可以打很高的分数,但在实际操作的时候仍然会手忙脚乱,甚至想不起相关的化学知识,这就是因为在平时的课程中操作的机会较少,导致学生不能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化学学习水平。

二、初中化学开展素质教育目的

我们以前的教学是以适应升学需要为目的,一切学习活动都是围绕着升学考试而展开的。教师在传播知识的时候,往往只是注重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忽视了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要求,不利于他们以后的发展。科学素养教育则是以适应社会需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发展人才的素养为目的。科学的素养教育理念培养出了一批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健全的身心素质,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健康个性的新一代人才。

三、初中化学教学素养教育优化

在新课程改革条件下如何充分发挥改革理念,应用绿色化学理念,实施素质教育,从而提初中学化学教育教学效率,是现阶段相关研究者重要的着手方向。

1.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初学化学者,化学教育者可以通过多种创新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除了常见的生活现象、简单的化学实验之外,也可以将化学学科发展的历史应用其中;同时为了进一步的教学质量与效率,学生兴趣的维持也可将社会未来的发展与化学相结合。在实验中,可在基本验证性实验操作基础上设计合理,安全,同时具有启发性的设计型或者探究型实验,使学生养成勤于思考,敢于探索,敢于质疑,敢于创新的良好习惯。

2.加强训练,帮助学习构建知识体系。化学是一门复杂的学科,其内容丰富,知识点较多,并且知识之间都是紧密相连的,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在化学学习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面临着学不会、学不懂的苦难,在面对复杂的反应式时束手无策,这就需要教师发挥引导作用,在课堂学习中加大学生的实际操作训练,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化学知识的神奇之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学习活动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克服遇见的困难,帮助其构建出自己的知识体系,通过不断的练习来扩充自己的知识含量,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

3.“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无论是哪一门学科尤其是化学,很大程度上都需要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不仅需要积极配合老师最大程度的吸收课堂知识,还需要在课后主动复习巩固;实验部分,不仅主要能够独立完成课程要求的基础实验,也需要主动地将实验细节与课堂知识相结合,使知识在头脑中系统整合。新课程改革对于教师的具体要求表现在教师要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思考,更多的机会去表现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动手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同时也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拥有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做到因材施教。要明确认识到教育的主体是学生,要努力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一方面,教师自身要具有较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和素养。另一方面,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均等受教育的权利;主动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性格特征,学习情况及习惯,甚至于其家庭基本情况等各方面差异,这样不仅有利于囧事的分层管理,还能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扬长避短,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快乐成长。

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在初中化学教育领域中,诸如多媒体,网络课程等新的辅助教学手段愈来愈多,无形中又进一步提高了对化学教育者的要求。在新的教学方式、课程体系、课程评价的不断实践与探究中,化学教育者以及将要参加化学教育的相关人员在对化學教育与素质教育不断深入的同时,要不忘自身专业素质的进一步提高,相信在其努力下,初中化学素质教育水平一定会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娜,白磊.基于素质教育的初中化学教育的思考[J].纳税,2017(19).

[2]熊铭.素质教育在初中化学教育中的强化实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5(28).

猜你喜欢

全面发展初中化学思考
如何做好新时期的党政工作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