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

2019-04-19陈辉

神州·下旬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数感数学教学小学

陈辉

摘要:数感是《课程标准》提出的10个核心理念之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学生数感的培养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也成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教学目标。但是,由于当前很多老师对数感的理念把握不到位,更不知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数感,因此,小学生数感的培养方法仍需要老师的不断研究和实践。本文主要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培养;数感

数感,对于很多人来说极其陌生,给人的感覺就像直觉一样,特别玄乎。很多小学数学老师也觉得,像“数感”这么虚幻的概念,在教学中并不好把握,不应该作为教学目标。这就说明,很多老师对数感的认识不到位。数感,是学生学习数学过程形成了的一种数学素养,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和数学运用能力的提升有直接影响。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感的培养也是教师的一项重要教学任务。

一、培养学生的数感的重要性

数感与人们常说的语感、方向感等相似,是一种关于数的直觉,主要是指学生对数量、数量关系和运算结果的感悟,主要表现为学生对数的意义的理解,对数的相对大小的把握,用数来进行表达和交流信息,并在实际问题中运用适当的数学运算来解决问题,以及学生在估算方法的正确运用。因此,数感的培养不仅能提高学生对数和数量关系的领悟能力,增强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利用情境教学,培养学生数感

数学的最大特点就是抽象性和逻辑性较强,所以针对小学生年龄小、形象思维较强的特点,情境教学成为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常用的重要教学手段,也是新课程改革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教学方法之一。情境教学一方面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帮助学生更好地探究和理解数学知识,另一方面情境教学的代入感较强,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的培养。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充分利用情境教学,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和运用数学,逐渐培养学生的数感。比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一课时,老师就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外出野营的情境。班主任组织全班29个学生出去野营,带了13个野营的帐篷,平均分配的话,几个人共同用一个帐篷?还剩下几个人要和老师同用?然后让学生快速进行分组,找到与自己合住的小伙伴。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思考并解决问题,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还可以帮助学生把自己的数感运用到实际情境当中。

三、在估算练习中,提高学生数感

对运算结果的估算是数感的一种表现形式,而且估算在生活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日常教学中,老师要有意识地加强学生的估算练习,将估算练习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培养小学生的估算能力,强化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并在估算训练中不断提高学生的数感。例如,在进行估算练习时,老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些生活化的练习问题,像“一盒牛奶大约多少克?旗杆大约多少米?老师大概多少千克?教室大约多少平米?”等一系列问题,这样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知识积累,加深学生对数量单位的认识,而且可以让学生在估算中感悟数量,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逐渐提升学生的数感。

四、在合作交流中,优化学生数感

孔子曾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教学本来就是一个相互交流的过程,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作交流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相互启发,共同学习的机会。而在数学课堂上,学生当然会用数来进行交流,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让学生在彼此交流合作中加深对数的理解,提升学生的数感。比如,在学习“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乘法时,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一个情景图:学校要组织学生出去参观学习,一共租用了4辆大巴车,每辆车限乘21个人,那么3辆车最多可以坐多少个学生?那么80个人乘坐这4辆大巴车,能坐下吗?然后让学生开展小组合作讨论,对于第一问,可能有的学生直接用21乘以3,列竖式计算得出63,而有的学生则是将21拆分成20和1,先用20乘以3口算得出60,然后1乘以3得3,最后60加3得出63,全程口算就完成了;对于第二问,有的学生是用除法,80除以4得出20,而20小于限乘人数21,,所以结论是能坐下;有的学生用的是乘法,21乘以4得出84,4辆大巴车可以坐84人,大于80人,所以能坐下。所以,在合作交流中,学生可以相互学习,加深对数量关系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扩展数学思维,同时也可以在无形之中优化和完善学生的数感。

五、利用生活体验,增强学生数感

数学本来就是源于生活,与生活密切相关。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要不断探索数学的生活化教学方法,将生活与数学紧密联系,引导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探究数学,运用数学,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用能力,在不断练习中积累和增强学生的数感。比如,在教学生认识人民币时,老师为学生构建一个购物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扮演售货员和顾客,学生可以利用老师准备的人民币道具来购买物品,然后售货员要根据物品的价格收钱、找零。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还可以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认识人民币,体会实际生活中的数学知识,进而增强学生的数感。

总之,数感的培养作为数学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小学数学老师压迫不断探索和研究培养学生数感的有效方法,通过多种不同的教学途径来提高学生的数感,增强学生的数学思维。

参考文献:

[1]张晶.探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J].求知导刊,2016 (2).

[2]张伟.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J].新课程·上旬,2017 (8).

猜你喜欢

数感数学教学小学
浅谈构建数学模型,建立千以内数的数感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数感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