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方位词“前”认知意义的汉日比较研究

2019-04-19张艳

现代语文 2019年1期
关键词:日语汉语

张艳

摘 要:“前”在日汉语中是较为常见的汉字,方位词是它最为常见的使用方式,空间义是它的基本义。日、汉语中“前”的空间义基本相同,“前”这一方向都是根据参照物决定的。在时间领域,日、汉语的“前”既可以表示过去又可以表示未来,但两者“前”的时间隐喻具有不对称性,日语常用前后轴来隐喻时间,而汉语则既使用前后轴,也使用上下轴。“前”在社会地位领域和状态领域的认知意义,在日汉语中基本相同,但日语“前”还存在向助数词转用的情况。

关键词:汉语;日语;“前”;隐喻认知

一、引言

“人”与“空间”是人类认知的始源,是概念衍生的基础,因为“人总是将自我置于宇宙的中心,然后以此为参照,形成视角,确定上下、前后、左右、高低、远近、中心与边缘等概念。”(Miller &Johnson-Laird 1976:395)

人类生活在由时间和空间构成的环境中,对空间和时间的认知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基础。但这两种认知能力的发展却不是同步的。人们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往往是从简到难进行的,最初能够认知的事物通常是具体的、可感的,然后再通过对已知事物的认识及联想去理解其他无形的、抽象的事物。方位词作为描述空间位置的重要概念,在人类语言系统中占有重要位置,是我们认识空间的重要语言要素,具有不可忽视的语言功能。“前”作为基础的空间方位词,具有使用频率高、造词功能强等特征,在中日两国语言系统中广泛使用。同时“前”也具有非常丰富的隐喻意义。现代语言学认为,隐喻不单纯是一种语言现象,同时也是一种认知活动。“前”的认知意义在汉语和日语中既具有共性,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前”作为使用范围较广的空间方位概念,很多学者都对此进行了研究。李计伟(2017)对汉语“前”“后”的本义进行了考察,他认为“前”本为动词,意为“朝所面对的方向前进”,“前”具有正面性和非恒向性,其中,正面性是决定性的。杨大磊、王胜美(2010)认为,“前后”的时间意义是空间隐喻的结果,空间的位移性投射到时间上表现为序列性,空间的顺序性投射到时间上表现为方向性。在强调序列性时,“前”指过去;在强调方向性时,“前”指未来。

以上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前”的时间性和空间性上,并未涉及“前”在其他领域的拓展意义。本文以认知语言学理论为基础,对汉日语中方位词“前”的认知意义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其共性和差异性,以期对两国的语言学习者克服语言障碍、更好地掌握语言有所帮助。

二、汉日语“前”语源语义比较

(一)汉日语“前”的语源考察

据《日本国语大词典》记载,日语中「前」(まえ)由「ま」和「へ」两个要素组成。其中,「ま」是古日语中“目”的词干,意为眼睛。而「へ」是「方」或「辺」的词干,周围的意思,可用来表示方向或场所。从语源上看,日语的「前」意为眼睛朝向的方向。根据认知语言学的观点,人的身体是人类了解外部事物的重要媒介,人类根据自身身体特征来认知外部空间并将其语言化,这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一环。很多方位词都是基于人类身体产生的,人们也从眼睛朝向的方向衍生出了“前”这一概念。根据楢和千春(2005)的研究,英语中in front of这类复合前置词就是来源于拉丁语frons、frontis,它们原本也是表示人类或动物头部的词语。她指出,与前方这一概念相关的语言,大多与人类的身体部位有关联。

汉语的“前”也是从人类的身体所派生出的词。在甲骨文中,“前”字写作“歬”,由表示人足部的“止”下面加上“舟”字构成,意为人站在船上随着溪流向前进。《汉语字源字典》 认为前字是个会意字。古文字的“前”,从止从舟。从止,表示行进之意;从舟,表示乘船而行。

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汉语还是日语,“前”这一概念的产生都来源于人类身体器官,且与人类自身经验息息相关,这也符合认知语言學经验基础主义的认识。经验基础主义认为,人类的思维和形体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思维的形成不能脱离形体,语言的形成也来源于人类经验。

(二)汉日语“前”的语义考察

《现代汉语词典》对“前”的解释如下:①人或事物面向的一边。②次序排在上位的。③过去的,时间较早的。④从前的(不是现在或现任的名称)。⑤未来的。⑥向前行进,前去。⑦事物产生之前。

《新明解国语辞典》对日语「前」的解释如下:①人和动物自然状态下脸朝向的方向。②物体的正面。③较早的时间。④依照某一顺序排列较早的。

从两个词典的释义可以发现,汉语“前”与日语「前」既有相对应的地方,也有不对应的地方。在汉语和日语中,“前”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空间意义,另一个是时间意义,其中空间意义是基本义,时间意义是空间意义投射到时间域形成的。

下面将对汉日语中“前”的空间意义和时间意义进行详细讨论。

三、汉日语“前”空间认知意义比较

认知语言学认为,人类在长期对空间的认识和探索中形成了方向感。由于各国人民的空间认知都来源于人类自身的活动,再加上人类具有相同的感知器官,所以人类的空间认知具有相似的地方。另一方面,由于环境和文化的差异,不同语言系统的人对空间的认知又有所不同。汉日语中“前”的空间认知意义也符合这一规律。

(1)成年女子胸前斜系一方巾,腰间围一腰布,胸前佩挂一条一直垂至腹部的项链,这是用玛瑙或玻璃珠串成的首饰。(《兰屿风情》)①

(2)僕の前に突きだされた兎口の腕には周りに血と犬の毛のこびりついた咬み傷がいっぱいなのだ。(『飼育』)

(3)电视机前的近10亿观众,却难免要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难道当代男人成熟得晚?”(《节目主持人的年龄》)

(4)赵驻足店前,询问青年店主可知道国旗的图形?(《由“四星红旗”想到》)

(5)彼らは一堂に籠って仏像の前で念仏を唱和するのである。(川添昭二著 『北条時宗』)

(6) 1 日 12 時間以上もノートパソコンの前に座り続けた男性が、この症状に陥ったという報告もあります。

观察例(1)、(2)可以发现,在这两个句子中“前”的方向是以人为参照物确定的。人之所以能够作为参照物是因为人本身就具有前后轴,这是由人类的经验活动决定的。人最初在探索空间关系时,就是以自己的身体为轴来认识自己与他人、他人与他人的关系的。根据身体构造,人的身体可分为上下轴、左右轴和前后轴,其中,以人面部朝向的方向为前,反之则为后。如果参照物是人,根据人身体的前后轴很容易就判断出“前”的方向。在这一点上,日语和汉语是相同的。

例(3)、(4)、(5)、(6)是以物为参照物。这些参照物虽不像人一样具有明确的前后之分,但是也能够判断出其前后关系。这是因为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人们根据事物的形状、功能和使用特点赋予了其内在的前后关系。像电视机和电脑以播放视频的面为“前”,店铺一般以门朝向的方向为前,佛像以其面部朝向的方向为前,这些事物的前后已经根深蒂固地扎根于人类思维之中。在以这些事物为参照物时,前后关系很容易判断出来。

还存在一种特殊的事物,它本身没有能够被视为前方的特定部位。如下例:

(7)他定了定神,走到一棵树前说:“就这一根算了。”(《一座油榨房的诞生》)

(8)伊丽莎白在房间中间的方桌前停下来,整理花瓶里的鲜花。(《最后诊断》)

(9)木の前に石を置いておく。

(10)来場者に白い高さ 2 メートルの立方体の前に立ってもらった。

上面几个例子都是依据功能和形状无法判断前后的物体。如方桌四面都是一样的,没有特定的一面为前;石头和树也无明显的前后之分。在这种情况下,要根据观察者的位置来确定前后方向。一般而言,观察者看到的一面或者靠近观察者的那一面即为前。

上面我们讨论的是事物静止状态下的“前”的方向, 下面再来分析一下运动状态下的“前”。

(11) 她低着头,默默地往前走 ,也许在生闷气,但他看不见。(《赎罪》)

(12)皮球向前滚动。

(13)みなしっかりとからだを寄せ合って、心を緊張させて歩いている。

汉语中事物运动状态下的“前”的例子有很多,如“前进”“往前走”“向前冲”等。这个时候的“前”的方向分两种情况,当认知客体是人的时候,仍是以人面部的朝向为前,如例(11);当认知客体为物时,以该物体运动的方向为前,如例(12)。运动状态下日语中“前”的方向和汉语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它对人的运动方向进行描述时很少出现汉字“前”。这是因为在日语中,「走る」「歩く」「進む」这些表示运动状态的词,本身就带有“向前”的意思,所以在实际使用时,就省略了汉字“前”,如例(13)。

四、汉日语“前”时间认知意义比较

Lakoff (1980)认为,人类的感官系统使人类具有感知空间的能力,但是却不能感知时间。因此,人们把对空间感知运用到时间上,从而来认知时间概念。作为方位词的一员,“前”的基本义是空间义,随着人类经验活动的开展而逐步具有了其他拓展义,最主要的就是时间义。

(一)汉日语“前”时间认知的相似性

Clark(1973)将空间的时间隐喻分为两种,一种是“时间在动”隐喻模式,另一种是“自我在动”隐喻模式。这两种隐喻模式可以广泛适用于世界各种语言,但是不同的语言系统对于两种模式的选择却各有偏好。戴浩一、黄河(1988)通过对比发现,英语使用者喜欢“自我在动”模式,而汉语使用者则更喜欢“时间在动”模式。有学者对此观点进行了反驳,认为汉语中也存在许多“自我在动”的例子。事实上,这两种模式确实都存在于汉语中。作为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国家,日本语言与中国语言有很多相似之处,同样存在“时间在动”和“自我在动”模式。我们不妨对此进行一下比较。

(14)她,就是几天前才从呼和浩特赶到八一电影制片厂来试镜头的斯琴高娃。(《斯琴高娃从草原上来》)

(15)50年ぐらい前(第二次世界大戦後)からは、乳製品やパンも普通に食べるようになりました。(『食生活の変化』)

(16)推动封建社会向前发展的基本动力仍然是农民的反封建斗争。(《对农民战争反封建性质的理解》)

(17)英中両国の経済関系の动向は喜ばしいもので、前途は明るい。

“时间在动”隐喻模式下,人被看作是静止不动的,时间则处于不断运动中,孔子所说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正是对时间处于永恒运动状态的描述。把时间看作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流,发生较早的为前,发生较晚的则为后,即过去时间为前,将来时间为后。例(14)和例(15)都是以过去为前,由此可见,在“时间在动”模式下,汉日语“前”的时间认知是相同的。

“自我在动”隐喻模式下,时间被看作是静止不动的,而人沿着静止不动的时间不断向前走。这种模式以人前进的方向为前,即未来发生的时间为前,已经发生的时间为后。汉语里经常说“回顾过去”“回首过去”“仰望未来”“朝着未来前进”,这说明过去是需要转过身、回过头才能看到的,它在身后,而未來则处于人朝向的方向。日语也是如此,「振り返る」的用法和汉语也是相同的。像例(16)和例(17)都是以将来为前,过去为后。可见,在“自我在动”模式下汉日语“前”的时间认知也是相同的。

通过以上对比可以知道,“时间在动”隐喻模式和“自我在动”隐喻模式都存在于汉日语中,两者既可用“前”表示过去,也可以用“前”表示将来。

(二)汉日语“前”时间认知的差异性

汉日语中“前”的时间认知虽然有很多相似性,但也存在一些差异,最主要的是汉日语中“前”的时间隐喻具有不对称性。

日语在表示时间关系时,往往会使用“前”“后”来表达,但是汉语却不仅仅局限于“前”“后”。像日语中的「午前」在汉语中就变成了“上午”,虽然古代汉语也有“午前”的用法,但是在历史的更迭中这种用法逐渐没落,“上午”的说法占据了主流。由此可以发现,汉语不仅习惯用前后轴来表示时间关系,还喜欢用上下轴来表示, 像“上月”“下月”“上半夜”“下半夜”等例子不胜枚举。但是日语却很少用上下轴来表示时间关系,虽然也有「上代」之类的用法,但还是“前”“后”的时间义占据了主要地位。

汉日语“前”时间隐喻的不对称性还体现在汉语的“前”常与日语的「までに」和「先」对应。汉语中的“五点之前”“下周前”在日语中不能说成「五時前に」「来週前に」,而应该说成「五時までに」「来週までに」。许多日语初学者很容易对此误用,应该多加注意。

五、汉日语“前”隐喻拓展意义比较

(一)汉日语“前”隐喻认知的相似性

在汉语、日语中,“前”的隐喻模式还投射到其他领域,形成了一系列的认知意义。比如在社会领域,地位高的为前,地位低的为后。汉日语中都存在“前辈”“后辈”的用法,“前”字常常用来比喻地位高的人或事物,这一点上汉日语是相同的。

又如在状态领域,公开状态为前,非公开状态为后。一般来说,人的眼睛长在前面,所以眼睛能够看到的地方为前,不能够看到的地方为后。汉语里常说“要想人前显贵,必定人后受罪”,这里的“人前”就是指公开状态、大家面前。同样,汉语中还存在“走后门”的说法,这里的“后门”不仅仅是“后面的门”的意思,还指使用某种非公开手段。日语中同样存在这种用法,「背後関係」就是指不能公开的关系。

(二)汉日语“前”隐喻认知的差异性

在表示数量时,“前”往往和“后”搭配使用,变成一种表示数量概数的词语。像“前后”这种成对的词语还有很多,例如“左右”“上下”等。在表示时间的概数时,日语往往说「三時前後」,而汉语往往就说成“三点左右”;在表示人的概数时,日语往往说「三十人前後」,而汉语则说成“三十人左右”;在表示年龄的概数时,日语往往会说「五十歳前後」,而汉语则会说成“五十岁上下”。由此可以看出,在数量领域,或者说在表示概数时,日语往往会使用「前後」,而汉语除了使用“前后”,还会使用“左右”“上下”,甚至使用“左右”“上下”的频率更高。

日语的「前」和汉语的“前”还有一个很大的区别,那就是日语的「前」具有向助数词转变的情形。例如日语中的「一人前」「分け前」「腕前」「坂前」「男前」等。这种用法在汉语中并未出现,那么日语「前」的这种特殊用法是如何产生的呢?笔者认为,日语“前”助数词的用法也是基于人类的身体认知。例如「一人前」的意思是“一人份”,一个人面前的东西即可以认为是一人份的;「坂前」指在案板前活动的人,日语里常用「坂前さん」来称呼厨师也就不难理解;「男前」指的是男子汉的姿态,能够堂堂正正站在一个男人的面前的也就是男子汉了。通过分析这些词我们可以发现,日语「前」助数词的用法都是以人为基础实现的,不论是「一人前」「腕前」还是「坂前」「男前」,都与人、人的身体或者人的活动有关系。

本文以认识语言学理论为基础,对汉日语“前”这一方位词进行了考察。从词源上说,汉日语的“前”都是基于人类身体产生的,空间义是它的基本义。在“前”的空间认知上,汉日语基本相同,都是根据参照物来决定“前”的方位。在“前”的时间认知上,汉日语都存在“时间在动”和“自我在动”两种认知模式,日语和汉语的“前”既可以表示过去,也可以表示未来。日语和汉语的时间认知也存在差异性,日语在表示时间关系时往往使用前后轴,而汉语则存在使用上下轴的情况。在“前”的隐喻拓展认知上,汉日语既有很多相似点,也存在一些差异,日语“前”助数词的用法是汉语中所没有的。

参考文献:

[1][日]山梨正明.認知言語学原理[M].东京:くろしお出版, 2000.

[2]蓝纯.从认知角度看汉语和英语的空间隐喻[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3.

[3]李计伟.方位词“前”、“后”的语义认知基础与对外汉语教学[J].语文知识, 2007,(1):82-85.

[4]杨大磊,王胜美.“前/后”隐喻映射的对称与不对称分析[J]. 长治学院学报, 2010,27(4):16-19.

[5]陈朝阳.跨文化视角下的汉日时间隐喻对比研究——以“前”为例[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3,30(6):10-12.

[6]戴巧榮.浅析中日时间的空间隐喻对比[J].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5,(6):44-45.

[7]陈红.汉日语方所表达比较[J].日语学习与研究, 2002,(3):48-53.

[8]戴浩一,黄河.时间顺序和汉语的语序[J].国外语言学, 1988,(1):10-20.

[9][日]楢和千春.Front と Before について:空間から時間への意味の拡張を中心に[J].鳥取環境大学紀要,2005,(3).

[10][日]楢和千春.方向認識の非対称性とことばの意味の拡張:「まえ」を中心に[J]. Dynamis:ことばと文化, 1998.

[11][日]篠原和子.空間的前·後と時間概念の対応[A].日本認知言語学会:日本認知言語学会論文集[C], 2002.

猜你喜欢

日语汉语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学汉语
赢在耐心
韩国语 "V+ " 与汉语"V+死了"对比研究
关于日语中汉语声调最新变化的考察
关于日语中汉语声调最新变化的考察
追剧宅女教汉语
试析大专日语教学的主要障碍及对策
汉语与拼音
共生日语和共生日语教育的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