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手术室护理干预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
2019-04-19刘舒
刘 舒
(阜宁县人民医院,江苏 盐城 224400)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采用金属,高分子聚乙烯以及陶瓷等材料,根据人体关节的结构和功能制造的人工股骨头。人工髋关节置换包括全髋关节置换以及半髋关节置换术。在医学上,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多用于治疗股骨头坏死,骨折变形和肢体功能不全的高龄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创伤较大[1],风险较高操作复杂,对医护人员要求高。在人体髋关节置换术过程中,进行手术室护理干预可以降低患者手术的风险,提高患者得满意度,明显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手术室护理对提高人体髋关节置换手术成功率有着重要作用[2]。因此,本文采取随机对照法进行研究,探讨分析手术室护理干预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7年4月-2018年4月,对运用人体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30例,男13例,女17例,年龄(55-85)岁,平均(63.75±2.43)岁。观察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56-83)岁,平均(65.50±2.17)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文化程度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告知患者注意事项和饮食要求。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手术室护理干预,指导患者保持正确的姿势,保证患者的身体不会受到二次损伤[3]。在患者进行手术之前,要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讲解,帮助患者对手术进行全方位的了解。要对进行手术的患者进行严格的观察,护理人员配合医生做好各项工作。医护人员需正确指导患者按时、按量用药,告知患者药物的作用及原理,告知其药物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3 观察指标
(1)记录并统计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治疗情况;(2)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术后感染的概率。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行x2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s)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情况比较
经手术室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情况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情况比较(±s)
与对照组比较,aP<0.05;与护理前比较,bP<0.05
组别 心跳频率的数值 呼吸频率的数值观察组(n=30) 护理前 87.6±3.4 22.3±2.7护理后 71.3±2.1 19.5±1.2对照组(n=30) 护理前 89.2±1.8 21.6±2.3护理后 82.1±2.3 18.4±1.4
2.2 两组患者感染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感染情况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感染情况比较 [n(%)]
3 讨 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主要目的是缓解关节疼痛,矫正畸形,恢复和改善关节的运动功能。同时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也是一种风险高,易于感染以及手术创伤较大的手术。由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并发症发生概率较高,其诱发因素较多。患者在术前术后都需要严格的护理[4]。因此,对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进行手术室护理干预可以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手术室护理干预要求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相关医学知识教育,提高患者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理疗的认知[5],有利于提高患者的康复信心与依从性,从而为提高患者的积极性。同时,要为患者制定合适的康复计划,提升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督促患者养成良好的习惯,帮助患者正视疾病。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情况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感染情况均低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对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进行手术室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对病情的认知度,减轻患者的感染率,提升治疗效果,保证患者康复理疗的有效进行。
综上所述,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过程中,手术室护理干预降低了患者的感染率,使手术理疗的效果更加显著,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