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心内科健康宣教中的效果评价
2019-04-19张静
张 静
(湖北省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北 荆州 434000)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健康宣教是较为重要的护理环节,对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以及心理状态等皆有一定的影响。医学实践中,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缺乏正确的认知,是导致其自护能力低,难以识别日常生活中的危险因素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心理相对敏感的患者,极易因过度恐惧而出现各类心理问题。在此背景下,加强患者的健康宣教,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心内科护理工作中,健康宣教的方式进行分析,以期获得切实可行的宣教方式,提高健康宣教的质量,现报答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随机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心内科患者80例,以患者的入院时间为划分标准,将其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45—79岁,平均年龄(65.3±4.2)岁。对照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46—78岁,平均年龄(64.8±4.5)岁。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结果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两组患者在入院后均根据其疾病类型实施相应的治疗方案与护理程序。在护理工作中,两组患者均分别按照心内科常见疾病的护理程序,实施常规护理评估与护理诊断,并据此开展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病情观察等护理工作。在健康宣教活动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口述方式,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观察组患者则进行基于多媒体的健康宣教,具体方法如下:
(1)围绕心力衰竭与心绞痛的相关健康知识,分别制定健康宣教的多媒体课件,并组织科室内的护理人员进行讨论,分析多媒体课件存在的问题,以及需要完善的内容,尽可能保证健康宣教课件的完整性。
(2)结合多媒体课件的内容,打印相应的书面资料,其内容包括心力衰竭、心绞痛的发病机制、主要危险因素、治疗与护理期间的注意事项、并发症的主要临床表现与有效的预防措施等,并加入心内科其他常见疾病的防治知识,帮助患者提高心内科疾病的认知程度。
(3)于患者入院的2-3d以及出院前1d进行多媒体课件宣教,结合多媒体课件的内容,对患者进行常规药物的使用方法与剂量、日常饮食的注意事项与健康的饮食计划、体重监测的方法、运动锻炼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可能出现的症状的识别与判断等方面的宣传教育。
1.3 观察指标
于患者出院当天,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患者的健康宣教效果进行调查;出院后1个月,采用电话随访的方式对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进行评估,两个调查环节所使用的的问卷由我科自行拟定。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涉及的数据使用SPSS 17.0进行处理与分析,当P<0.05时,即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表1 两组患者的健康宣教效果对比
3 讨 论
心内科是诊疗心血管疾病而设置的临床科室,其治疗对象为患有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以及心肌炎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不仅可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将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在心内科护理实践中,患者缺乏健康知识的正确认知的现象较为普遍,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护理工作的开展以及患者自我护理的质量。基于此,赵喜兰等[1-2]开展了健康宣教方法的研究,以期通过有效的宣教策略,提高健康宣教的质量。
在心内科护理程序中,虽然传统的护理方案就心内科常见疾病的宣教内容进行了说明,但实践阶段,由于所采取的宣教方式过于单一,宣教的内容缺乏针对性,整个健康宣教的效果并不能达到预期目标。而从患者的反馈情况来看,多数患者在接受系统的健康宣教后,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在自我护理的措施与方法上,很容易出现记忆混淆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多媒体技术的引入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健康宣教策略。以护理措施的宣传教育为例,传统的口述方式很难做到生动、形象的描述,整个宣教过程也较为抽象;与之相比,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则为宣教活动提供了更加丰富的素材,如与自我护理方法相关的图片与视频资料。相关的文献资料[3]也就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价值进行了分析,从其研究结果来看,多媒体技术的引入对健康教育的质量有积极影响。在此背景下,我科为提高心内科健康宣教的质量,选取了心力衰竭与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展开了上述两种疾病的健康教育方式探讨。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在心内科科室的健康宣教中,多媒体课件的应用,能够切实提高健康宣教的质量,改善患者对相关健康知识掌握不佳等问题。而出院后的随访工作中,与常规宣教方式相比,接受基于多媒体的健康宣教的患者的自我护理评分明显更高,提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够切实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综上,心内科患者的健康宣教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探讨有效的宣教策略,指导护理实践,应当是现阶段研究的重点。与常规的宣教方法相比,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够满足健康宣教的实际需要,并显著提高宣教工作的质量以及患者的自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