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梯式护理对小儿化脓性脑膜炎临床预后的影响探究
2019-04-19刘静
刘 静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感染内科,北京 100045)
脓性脑膜炎是小儿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若得不到及时诊治极易导致其出现惊厥、颅脑损伤、智力障碍等严重并发症[1]。阶梯式护理是逐层递进是护理措施,根据患者康复特点和接受程度实施护理干预,利于患者身体康复。本文旨在探究阶梯式护理对小儿化脓性脑膜炎临床预后的影响,汇报如下:
1 基线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取2018年6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化脓性脑膜炎患儿共50例,根据护理方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例数为25例。纳入标准:均经颅脑CT等检查确诊为化脓性脑膜炎者;患儿与其家属已签署知情同意。剔除标准:早产儿、过期儿、精神障碍者。实验组中男为13例,女为12例;年龄为3个月~5岁,平均年龄为(3.21±0.31)岁;病程为2~10个月,平均病程时间为(6.21±0.11)个月。对照组中男为14例,女为11例;年龄为4个月~5岁,平均年龄为(3.23±0.30)岁;病程为2~11个月,平均病程时间为(6.51±0.17)个月。组间差异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我院伦理委员会组织已审批。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干预,对患儿进行针对性治疗。实验组实施阶梯式护理方法如下:
1.2.1 急性期护理干预
①给予患儿针对性治疗,如调节水电解质、降颅压、抗感染等。②呼吸护理:清理患儿口鼻中分泌物,将患儿头向一侧偏,防止呕吐物进入气道。③高热护理:给予患儿物理降温,如采用温水洗浴降温、酒精擦拭降温等,同时给予其服用降温药物;对于出汗多者,应及时更换异物和床单;对于惊厥发作者,取舌垫置于口中,防止咬舌。④并发症护理:严密观察患儿呼吸、心率等各项生命体征,每30min测量一次体温;对于有昏迷症状者,实施语言刺激,促进其苏醒。
1.2.2 稳定期护理干预
①对惊厥患儿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如上肢伸展、屈曲等,以此减轻后遗症;对于能够自主吞咽者,拔除胃管,给予进食,以此促进患儿咀嚼功能恢复。②健康知识宣教:对患儿家属进行宣,内容包含,疾病知识、常见并发症、自我护理方法、治疗方法、诊断标准等。
1.2.3 出院指导
出院标准为停止使用抗生素7天后,经脑脊液检查结果显示为急性期症状消失,葡萄糖大于1.80mmol/L,蛋白小于0.87g/L且持续15天者则可考虑出院。对患儿进行随访,采用电话、QQ、微信等随访,告知患儿家属功能锻炼方法,了解患儿功能康复程度。
1.3 观察指标
观察护理效果、GCS评分。护理过程中无死亡、严重后遗症,且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则为显效;无死亡、严重后遗症,临床症状改善则为有效;有轻微后遗症,无死亡则为无效,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为总有效率。根据孙瑞雪[2]等人研究结果中有关GCS评分标准,进行评估,分数越低则表明患儿后遗症越严重。
1.4 数据统计处理方式
使用SPSS22.0数据库处理,以x2检验计数资料,以%形式表示,以t检验计量资料,以(±s)形式表示,以P<0.05为差异值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护理效果效果
实验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护理效果(例/%)
2.2 GCS评分
实验组与对照组护理前GCS评分分别为(4.32±0.23)分、(4.35±0.22)分;护理后实验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8.65±0.97>5.95±0.22)分(P<0.05)。
3 讨 论
小儿化脓性脑膜炎临床症状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等,累及部位主要有脑脊液、蛛网膜、脑室,发病原因与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菌、脑膜炎双球菌感染有关[3-4]。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
本探究中实验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GCS评分大于对照组(P<0.05),表明阶梯式护理干预法在改善患儿后遗症方面上效果大于传统护理。阶梯式护理是对某一种疾病的某一时期的护理。通过在患儿疾病急性期实施呼吸、高热、并发症护理,可有效掌握患儿体征比强化、控制病情进展、减少并发症风险。加之在患儿稳定期实施功能康复锻炼干预、知识宣教,可使患儿将碍事了解疾病诊断、并发症等相关知识,纠正对化脓性脑膜炎错误认知,从而主动参与到护理患儿工作中。最后实施出院指导,以随访方式为患儿提供延伸护理,能够改善后遗症。
综上述,阶梯式护理利于提升化脓性脑膜炎患儿GCS评分与护理效果,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