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护理对脑血栓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评价及价值分析
2019-04-19陈佳燕
陈佳燕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上海 201299)
下肢深静脉血栓属于周围血管疾病的一种,下肢深静脉血栓作为脑血栓病症中一种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以及生活质量。产生此种疾病的主要因素是人体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血流滞缓、血液高凝以及血管壁出现损伤,临床表现为一侧肢体的突然肿胀。此次样本研究对象都是收录于来我医院治疗脑血栓同时伴有下肢深静脉血栓的56例患者,分析综合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护理效果以及应用价值。现进行具体阐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参与此次样本分析对象都是收录于来我医院治疗脑血栓同时伴有下肢深静脉血栓的56例患者,收入时间范围控制在2016年12月-2018年6月,依照计算机表法处理为两组,试验组(n=28例):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3例,最高年龄74岁,最低年龄46岁,中位年龄(61.7±3.9)岁。对照组(n=28例):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2例,最高年龄73岁,最低年龄45岁,中位年龄(60.5±4.1)岁。患者本人及其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且签署同意书,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均符合脑血栓伴有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标准,56例患者无论是在年龄上还是性别上的检验资料都显示出P>0.05的最终结局,没有对比价值。
1.2 方法
对56例患者进行溶栓抗凝药物的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重点包括以下方面内容:①饮食指导,护理人员需要调整患者的饮食结构,增强绿色蔬菜以及水果的摄入,补充维生素,避免患者摄入高脂、高糖类食物,防止患者血液粘稠度过高,促进患者体内血液循环。②运动指导,对患者膝关节进行训练,完成屈膝活动,确保患者卧床休息,对患者肢体进行按摩,促进血液循环避免下肢出现水肿[1]。③穿弹力袜,对患者进行医用减压弹力袜的穿戴,使其与患者患肢大小相一致,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穿戴情况,确保患者脚趾活动不受到影响。④气压泵治疗,将压力值设定在60至80毫米汞柱的区间范围内,每次治疗时间需要达到20分钟,每日治疗2次,连续治疗一个星期。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以及D二聚体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此次样本分析,选择t检验方式,以( ±s)形式表示出患者的血浆凝血相关指标,P呈现出小于0.05的最终结论,拥有讨论价值。
2 结 果
28例试验组患者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呈现出P小于0.05的最终结论,探讨分析有效,见下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浆凝血相关指标的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血浆凝血相关指标的比较(±s)
组别 试验组(n=28)对照组(n=28) t值 P值血浆凝血酶原时间(秒) 12.08±1.12 14.41±1.55 6.4473 0.0000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秒) 37.05±2.67 31.86±2.87 7.0060 0.0000纤维蛋白原(g/L) 2.65±0.57 3.87±0.67 7.3388 0.0000 D二聚体(mg/L) 0.25±0.07 0.45±0.05 12.3025 0.0000
3 讨 论
脑血栓患者长期卧床造成体内血流速度变慢,产生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结果显示,对脑血栓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通过在饮食以及运动方面对患者加以指导,促进患者身体血液循环,防止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避免并发症的发生。调整患者的饮食结构,通过低脂肪以及低热量食物的摄入,控制患者的血液粘稠度,以此提升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2]。指导患者穿弹力袜,能够促进静脉血的回流,从而在根本上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产生。
此次样本分析中,试验组患者血浆凝血的相关指标均远远优于对照组,二者相比试验组形成明显的护理干预优势,呈现出P小于0.05的最终结局,具有探讨研究价值,与张婧, 余建萍, 周海英等人[3]的研究成果大体一致。
综上所述,对脑血栓伴有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具有明显的临床应用效果,可改善患者的血浆凝血状况,具有推广应用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