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个体化护理对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药物使用依从性的影响

2019-04-19孟荣王蓉刘珍庆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6期
关键词:代偿乙肝个体化

孟荣 王蓉 刘珍庆

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的病情较为特殊,患者肝脏长期受到疾病的刺激而发生不同程度的损伤,患者的肝硬化发展至一定的程度将超出肝功能的代偿能力,称为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将出现肝功能减退及门静脉高压等引发的症状及体征。临床护理工作对患者疾病知识认识度及治疗依从性均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现为探讨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接受个体化护理服务对其药物使用依从性的作用,将我院收治的72例接受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治疗患者作为研究主体,进行如下研究报道[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7月—2018年12月至我院接受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治疗患者作为研究主体,拟定样本例数为72例,根据护理差异性分成A组(n=36,常规护理干预)和B组(n=36,常规加个体化护理),A组入选患者包含男20例(55.6%),女16例(44.4%),患者年龄22~76岁,平均年龄为(43.8±5.4)岁,患者病程1~12个月,平均病程为(6.2±1.3)个月;B组入选患者包含男19例(52.8%),女17例(47.2%),患者年龄22~75岁,平均年龄为(43.5±5.2)岁,患者病程1~12个月,平均病程为(6.1±1.2)个月;纳入标准:符合乙肝肝硬化失代偿临床诊断标准者;年满18周岁者;临床资料全面且配合研究调查者。排除标准:合并糖尿病及高血压者;合并血液性疾病者;临床资料不全者;不能全面配合研究调查者。A、B两组患者的基数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满足研究及对比要求。

1.2 方法

A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即常规入院指导、饮食指导、运动指导及临床用药指导[2]。B组患者在A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1)健康宣教:患者对病情的了解程度对其临床治疗及护理的配合度均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护理人员需耐心详细的向患者讲解肝硬化的发生机制、病因、临床症状及失代偿期间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其临床干预手段等知识,同时采用多种形式向患者宣教预防疾病的有效措施及其日常保健要点等[1-3]。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为其进行一对一的健康宣教工作,使患者对疾病有更加全面深入的认识[4]。(2)心理护理干预:患者长期接受临床治疗,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负面心理,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全面评估[5]。了解影响患者心理状态的相关因素,并根据分析结果为患者开展个体化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消除顾虑,将医学专业语言转换成日常交流性语言,以便患者理解,拉近与患者之间的距离,消除患者的负面心理[6]。(3)出院护理:为患者建立全面的出院档案,记录患者入院治疗时的各项检查指标、治疗方案、康复效果及抗病毒药物使用情况,详细的向患者讲解用药注意事项,告知患者严格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及必要性,以提升患者的用药依从性[7]。

1.3 评价标准

运用汉密尔顿焦虑表及抑郁量表对患者的焦虑及抑郁心理进行评估,即HAMA、HAMD评分[8],HAMA量表及HAMD评分采用标准为:(1)无;(2)轻度;(3)中度;(4)重度;(5)极重度,患者得分越高表示其负面心理越严重;应用我院自拟的药物治疗依从性调查表,对其药物依从性进行调查评价,可分成完全依从(患者严格遵循医嘱用药);基本依从(患者基本遵循医嘱执行,偶尔发生不规范治疗的行为);不依从(出现多次不遵循医嘱执行,自主更换服药剂量、时间或者中断治疗的行为);依从率=完全依从占比+基本依占比。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对比入组患者的药物使用依从性

经过调查及数据分析可见,A组患者的药物使用依从性低于B组(83.3%:97.2%),数据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个体化护理对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治疗患者药物依从性的积极作用,见表1。

表1 观察对比入组患者的药物使用依从性[n(%)]

2.2 观察对比入组患者取得的HAMA及HAMD评分情况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HAMA及HAMD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36例患者接受常规联合个体化护理干预后,取得的HAMA及HAMD评分均低于接受常规护理的A组,数据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现个体化护理对改善患者负面心理的积极影响,详见表2。

表2 入组患者的HAMA及HAMD评分情况对比[例(%)]

3 讨论

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仅仅接受临床干预治疗,难以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患者接受干预治疗期间,极易产生焦虑、抑郁及紧张情绪,不仅影响临床治疗配合度,同时对药物使用依从性也造成严重影响,从而影响患者的疾病康复效果[9]。

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的病情较为特殊,患者受到病毒性肝炎、慢性酒精中毒、长期胆汁淤积、化学毒物或药物、营养不良及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发生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可出现肝细胞功能减退及门静脉高压症[10]。肝细胞功能减退:临床表现为蛋白质饮食耐受性差、腹胀、乏力、体重减轻、双下肢水肿、面色晦暗、蜘蛛痣和毛细血管扩张、厌食及肝掌现象,同时表现出对蛋白质及脂肪食物的耐受性低,病情发展中晚期可出现中毒性肠麻痹现象。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食管-胃底出现静脉曲张、侧支循环形成及腹壁静脉怒张,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脾大,同时红细胞及血小板数量减少,消化道出血和腹腔积液为肝硬化失代偿期最显著的临床表现[11]。仅为患者进行常规治疗难以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患者长期服药其药物使用依从性也较差,因此为其开展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治疗配合及药物使用依从性均具体重要的促进意义。为探讨探讨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接受个体化护理服务对其药物使用依从性的作用,将我院收治的72例接受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治疗患者作为研究主体。结果显示:B组患者取得的药物使用依从性及HAMA、HAMD评分均优于A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为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治疗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负面心理状态同时提升其药物使用依从性[12]。

猜你喜欢

代偿乙肝个体化
乙肝知多少?——带您走出乙肝误区!
陆伦根:肝硬化代偿期管理
谢雯:肝硬化再代偿的全面认识
《风平浪静》黑色影像的个体化表述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乙肝妈妈:我该如何孕育一个健康宝宝?
我哥这10年的悲欢离合乙肝路
个体化治疗实现理想应答
乙肝抗体从哪儿来
脂肪肝需要针对病因进行个体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