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切球种植对唐菖蒲生长发育的影响

2019-04-19胡青荻郑坚马晓华张旭乐钱仁卷

浙江农业科学 2019年4期
关键词:球茎种球花枝

胡青荻,郑坚,马晓华,张旭乐,钱仁卷

(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浙江 温州 325000)

唐菖蒲(GladiolushybridusHort)是鸢尾科唐菖蒲属多年生球茎类植物,是世界四大切花之一,其花大色艳而耐久,具有较高观赏价值,主要用于插花中,也可作花坛和盆栽[1-2]。唐菖蒲的繁殖方式主要为播种繁殖、分球繁殖及组织培养等。由于唐菖蒲种子成熟后需要迅速采收,且性状不稳定,除育种外,生产上一般不用。组培繁殖在生产应用上具有一定的技术门槛性,因此分球繁殖是唐菖蒲主要的生产繁殖方式。唐菖蒲种植之后,母球下方会形成新的种球,新球逐渐成熟后,新球与母球之间会形成许多直径在1 cm左右的籽球,经过2季栽培后可育成商品用种球[3-4]。

由于我国种植的唐菖蒲大多为从荷兰进口,存在部分珍稀品种或野生品种的种球数量较少的问题,而传统的分球繁殖至少需要1季后才可大规模生产繁殖,时间较长,且目前大部分唐菖蒲种子自然萌发困难,无法稳定大规模繁殖。因此本试验采用唐菖蒲开花种球进行整球及切球种植,通过比较不同处理间的出芽时间、株高、花枝长度、小花数量、新球质量差异,研究切球对唐菖蒲种球生产的影响,提高唐菖蒲生长繁殖效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供试材料均为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内引种驯化的苍南唐菖蒲,试验于2018年2月10日在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温室大棚进行。

1.2 方法

挑选直径≥4.0 cm的新鲜种球自来水冲洗干净后,用70%甲基托布津粉剂溶液浸泡15 min,取出后晾干表面水分。根据唐菖蒲种球上芽的数量,用手术刀将唐菖蒲种球切割。处理1(T1)整球,处理2(T2)切割为2块,处理3(T3)切割为4块,处理4(T4)切割为6块,处理5(T5)切割为8块。各切块上至少有1个完整的芽或隐芽,且有部分根盘。将切割好的唐菖蒲球茎栽植于培养盆中,整球种植作为对照,栽培基质为泥炭与珍珠岩混合基质,混合比例为1∶1,覆土2 cm,重复5次,每重复20个种球。栽植后放于温室大棚培养。

1.3 数据统计

记录各处理的繁殖系数、发芽时间(叶初长至10 cm)[5]、株高、花枝长、小花数量、新球鲜重和直径。用Excel 2007软件和SPSS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唐菖蒲繁殖率的影响

唐菖蒲种球上一般存在多个芽眼,最多可达8个,每个芽眼均有发育成株产生籽球的潜力[6]。统计不同切球处理发育成幼苗的数量(表1)表明,随着切球数量的增加,其繁殖系数也随之增加,T3、T4、T5种球繁殖系数显著增加,其中T4繁殖系数最大,达到3.25;T1与T2的繁殖系数较低,仅为1.83与1.92。

表1 不同处理唐菖蒲种球的繁殖系数

注:同列无相同小写字母表示处理间差异显著。

2.2 对唐菖蒲生长的影响

由图1~2可知,从时间看,整球种植的唐菖蒲叶片初长至10 cm需28.2 d,而T2~T5初叶长至10 cm则较之分别晚2.1、1.6、3.6、7.3 d,其中T5出芽时间显著迟于其他处理,为35.5 d。表明将唐菖蒲种球切2~6份种质对球茎出芽影响不大,切8份种植延长唐菖蒲出芽时间。

处理间无相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图2同图1 不同处理对唐菖蒲长至10 cm需时间和株高的影响

图2 不同处理对唐菖蒲生长的影响

从唐菖蒲株高来看,T1~T5处理中,唐菖蒲种植球茎中的营养物质逐渐递减,T1~T4株高分别为120.3、121.17、119.7、120.4 cm,T5处理株高仅为110.8 cm,虽低于其他处理,但差异不显著,表明唐菖蒲切球种植对株高影响不大。

于盛花期对唐菖蒲花枝长度和小花数量进行统计。图1表明,T1花枝长度为72.5 cm,T2、T3、T4花枝长度分别为70.3、72.7、70.7 cm,T5花枝长度为66.7 cm,虽然低于其他处理,但未达到显著差异。小花数量是唐菖蒲的重要观赏性状之一,T5小花平均数量为7.22个,较T1、T2、T3、T4低,但差异均不显著,表明切球种植对唐菖蒲花径与小花数影响不大。

2.3 对新球鲜重和直径的影响

唐菖蒲的主要繁殖方法是球茎的无性繁殖,植株基部的短缩茎膨大后形成新的母球,第2年继续发芽形成新的植株[7]。由图1可知,分析不同处理条件下唐菖蒲新球鲜重与直径发现,不同处理新球的平均鲜重与直径无明显规律性,其中T5新球的鲜重为32.19 g,直径为46.7 mm,均低于其他处理,但差异均不显著,表明不同切球种植方式对获得的新球鲜重和直径影响较小。

3 讨论

唐菖蒲的无性繁殖主要依赖于籽球的产生,是当年结出的大球旁边分化生长出的小球,可防止唐菖蒲的种性退化,快速增殖种球[8],但对于引进的珍稀品种或稀有唐菖蒲原种而言,第2季才可收集籽球进行扩大繁殖,且籽球需种植一段时间后才能形成开花球再产花,种植期间需要特别加强病虫害的防治与管理,风险性较大,因此提高唐菖蒲繁殖系数是唐菖蒲资源开发利用与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途径。本试验中进行切球处理后,唐菖蒲繁殖系数均有所增加,其中切割4、6、8份后种植,增殖系数分别上升至2.92、3.25、2.92,切割6份唐菖蒲的增殖系数最佳。而切割8份后种植,增殖系数下降可能是由于切割份数过多,导致各切块根盘面积较小,影响其生长发育。

唐菖蒲种球中的营养物质主要用于早期唐菖蒲的生长发育[9],有研究表明,唐菖蒲半球种植促进了2叶的出叶,但推迟3叶后叶片的出叶时间[10]。本试验中整球种植与种球分别切为2、4、6份后种植,唐菖蒲叶片初长至10 cm所需时间并无显著差异,种球切割为8份后,生长至同样高度所需时间为35.50 d,有明显延迟现象,这可能是由于切割种球导致生理活性改变。但不同切球处理条件下唐菖蒲株高未表现出显著差异,表明整球种植和切球种植对唐菖蒲植株生长影响不大。

花枝长度与小花数量可直接影响唐菖蒲的切花质量,不同切球处理条件下,切割为8份种植的唐菖蒲花枝长度为66.7 cm,小花平均数量为7.22个,比整球种植与切割为4、6、8份后种植的唐菖蒲植株有所降低,但差异均不显著。唐菖蒲种球大小也是影响唐菖蒲球茎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较小规格的球茎相对较大规格的球茎的植株稍矮,茎秆稍细,小花数也较少[11-12]。刘爱丽等[13]认为,唐菖蒲球茎直径在3.8~5.0 cm的植株生长势强,开花相对较早,综合指标较好。本试验采用直径≥4.0 cm的球茎进行试验发现,不同切球处理条件下,获得新球鲜重与直径无显著差异,表明切球繁殖对唐菖蒲植株新球茎产生的影响不大。

切球繁殖对唐菖蒲出芽时间影响较小,对株高、花枝长度、小花数量、种球鲜重及其球茎直径几乎没有影响,对唐菖蒲种球进行6份切割在不影响唐菖蒲正常生长的同时,可显著提高唐菖蒲的增殖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唐菖蒲栽培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球茎种球花枝
不同栽培措施对东方百合种球生长的影响
忽地笑种球分级及开花特性研究
扁秆荆三棱球茎萌发条件分析
侧芽数对西红花球茎产量与开花的影响
“花魔芋”顶芽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研究
花枝俏
瓶上花枝簇簇俏 记一组清乾隆时期壁瓶的修复
蝴蝶花
花枝俏
花开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