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九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性探析

2019-04-18尤文静

青年与社会 2019年2期
关键词:十九大思想政治教育

尤文静

摘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始终是倍受关注的高校学生工作的重点之一,特别是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之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是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的核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面临着两种挑战一是思想政治教育构建方式的改变,二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足。因此,将十九大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十九大;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与挑战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始终是倍受关注的高校学生工作的重点之一,特别是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之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是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的核心。习总书记特别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大学生是青年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年的本质属性具有人的一般本质属性,又有其独特的本质属性。根据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基本观点呈现出人的本质是自然性、社会性的统一,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青年是人的生命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根据学者的研究,青年的成长性和发展性是其重要的本质属性。即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关乎国之根本,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显得格外重要,这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包含了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丰富内涵。从宏观层面看,包含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目标以及原则;从中观层面看,包含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内容、途径、媒介、考评;从微观层面看,包含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实施与管理。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面临的两种挑战

(1)思想政治教育构建方式的改变

随着全球化的日益深入,信息传播也越来越国际化、无边界,技术的进步变革性地缩短了人们之间的社会交往,甚至出现“网络化生存与交往”。人们的生产、生活、消费和交流直接“网络化”。一方面,这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提供了最为直接的建设平台;另一方面,缺乏充分的线下教育补充、过于依赖网络也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带来不利局面。网络语境下的思想道德与线下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有效转换和衔接也面临挑战。当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建设仍然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难以摆脱说教、强制等传统的教育方式,而当前大学生更加追求自由、平等、娱乐的交流互动方式,这两者存在显在的冲突。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如果过于依赖网络,在某种程度上又会对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冲击和销蚀。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足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构建存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足,这导致人们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一些“刻板印象”。一个是“泛政治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应是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的“三位一体”,甚至还包括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等等。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理应是包括丰富内容的多元教育体系,但我国当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往往被认为等同于马克思主义、形势与政策等政治教育。另外一个是“泛理想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过于高深、泥古,不符合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不能有效地将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进行融合,缺乏充分的实用价值。与大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脱离,对他们未来走向社会缺乏价值引导作用,导致大学生无法将个体和社会发展紧密联系,从而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失去了原有的意义。一种情况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模糊化,没有相对稳固的价值观评价体系,容易随波逐流。另外一种是自我意识的不断加强,让自我需要的满足成为大学生群体价值观的重要构成,甚至演变成个人主义严重,缺乏社会责任感,享乐主义泛滥,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等等。在大学生群体中,不乏存在与社会公德相悖等现象。

二、十九大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意义

(一)十九大精神突显新时代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十九大报告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许多新的重大部署,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在价值理念和价值实践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公民、社会、个人三个层面进行了价值阐释,具有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丰富价值内涵,包含了理想信念坚定、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的价值目标,社会责任意识强烈的价值取向以及追求真、善、美的公民道德准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发展提供了宝贵内容。从个人层面来讲,大学生作为特定的个体,也具有作为大学生的特质,理应追求真、善、美的良好道德品质;从社会层面来讲,走向社会的大学生,应该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担当;从国家的层面来讲,大学生必须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精神。

(二)十九大精神的有效融入是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体系的现实需要

十九大精神内涵丰富又具有鲜明时代精神和民族主题,包含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追求目标,具有民族共识性。这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广泛而坚实的受众基础。十九大明确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符合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和时代特点的科学理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现实的主导性和指导作用。通过以上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困境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对十九大精神进行充分的吸收、借鉴、融合,才能保证大学生的成长发展符合时代的要求,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不断前进。

三、十九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分析

(一)以十九大精神为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有机结合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统一性、层次性、渐进性和多样性等特征。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十分贴近。从统一性上来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要引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相一致;从层次性上来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主义价值观引导对象都包括自然人。当今,每个自然人又会具有公民、社会、国家等多重属性。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都会涉及到公民个人、社会属性、国家意志等方面的内容。从渐进性上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都是一個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要经过长期的不同阶段性的努力才能实现。从多样性上来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包括政治层面、思想层面、道德层面、心理健康层面、法制教育层面等多方面内容,并且与其他学科存在着交叉,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但不是唯一内容。同样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各个方面,高校大学生的发展只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的层面之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存在着广泛勾连,但又各自与其他领域存在着多重交叉。这种多样性为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构建了更多可能性空间。因此,在理念上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进行全面具体的更新;在途径上,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更加创新、多元的方式渗透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中,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内化为大学生的自觉意识,外化为大学生的行为可能。为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扩宽学科视野,充分融入多学科的理论和实践,从而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变革,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以十九大精神为引领变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式

当前大众传媒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外生态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前的社会环境已经不再是一元主导,而是从一元走向多元,更加开放、自由并且充满竞争,社会群体的价值评价体系也出现分化。在以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的长期影响下,人们的价值理念和行为方式已经深深打上了媒介环境的烙印,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传媒的影响力越来越深远,新媒体技术正逐渐成为人们思维方式和价值观评价体系的重要变革者,而大学生恰是新媒体的重度使用者。因此,有效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必须充分理解和运用新媒体,藉以新媒体技术向大学生传播社会主流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对大学生进行正能量与正精进的思想品德训练。再进一步从传播学视角来看,大学生思想政治发展包含几个基本构成要素:传播者、传播媒介、受众。受众研究不再将传播的对象作为被动的信息接收者,相反地,受众具有充分的主体地位。尤其是在新媒体环境下,去中心化、个性化、即时性、交互性的特征尤其凸显,大学生作为传播对象在新媒体环境影响下主体意识也越加凸显,因此,全社会都应充分重视并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

(三)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植入职业教育观念

成长中的大学生最终要面对社会,走上工作岗位。毕业后的工作实践成为大学生价值观念的重要输出,培养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念对于大学生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因此,要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帮助青年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念,培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理念,从而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社会和国家之间的关系,将个人的自我价值实现与社会需求进行有机统一。十九大为中国未来发展指明方向,当前的大学生必将走向职场成为中国的建设者,十九大精神的践行者,作为高校的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按照十九大的精神,进一步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进行专业的研究,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专业性、系统性和实效性。

四、结语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应在全社会的重视参与下,在十九大精神的引领下,得到进一步的深入探索与研究,形成体系,切实作用于大学生的全面成长,进而推动社会的文明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罗雪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德育体系创新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黑龙江:华中师范大学,2016(10).

[2]黄坤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N].人民日报,2017-11-17.

猜你喜欢

十九大思想政治教育
决胜与追梦:十九大后的中国经济三重奏
为十九大召开 做好三个准备
“十九大”火爆朋友圈的深意(焦点话题)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