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公共空间中装饰画的应用策略研究

2019-04-18刘鹏宇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公共艺术公共空间

摘 要:文章通过对装饰画与城市公共空间的释义、装饰画的审美价值、装饰画与公共环境的融合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如何提高装饰画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艺术价值,烘托、渲染环境的氛围,并契合该公共空间的主题与诉求。

关键词:装饰绘画;公共空间;公共艺术

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准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与此同时人们也更加关注精神世界的满足。艺术作品逐渐成为装点人们生活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装饰画作为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在装点和美化生活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反映了人们的生活理想和审美愿望,也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增添了一份美好与格调。随着装饰画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应用范围日益拓宽,它的重要作用也日益凸显。如何提高装饰画的艺术品位并使之与空间更好地融合,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重要议题。因此,对装饰画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应用策略研究具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装饰画与城市公共空间的释义

(一)装饰画

装饰可以说是人类的一种本能需要,早在原始社会,人们就用颜料、树叶等装饰身体,将狩猎的场面绘制于墙壁,从某种意义上这也是装饰画的雏形。装饰画不仅从物质层面满足了人们的需求,从精神层面也能为人们带来愉悦和慰藉。

造型艺术包含诸多表现形式,装饰画便是其中的一个分支。关于装饰画的概念目前并没有一个非常准确的描述,它是集裝饰功能、实用功能、美学欣赏于一体的艺术形式,运用精练的艺术语言体现设计者的审美理念和精神诉求。它对自然物象进行夸张、变形、打散、重组,重塑美的形态。无论是抽象的还是写实的装饰画都是以装饰性为前提,以装点和美化人们的生活环境为目的。《说文解字》提到装饰是“物既成,施以文采”。蔡元培先生也曾说:“装饰者,最普通之美术也。”可见装饰之于人们生活的重要地位。装饰画的概念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有所改变,它体现特定时期的时代精神和面貌,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装饰画经过了漫长的发展期,无论是在内涵上还是在表现形式上都日趋成熟,已经成为文化艺术传承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二)城市公共空间

城市公共空间是指为人们提供服务,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需求的公共场所,主要是指展厅、会所、公园、商场、车站、街道、报刊亭等空间。人类在社会生活中需要进行沟通与交流,而适合沟通交流的公共空间就显得尤为重要,装点公共空间的艺术作品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所以设计师要根据空间的功能设计出服务于人们视觉需要的装饰画,作品既要具有实用性又要具有精神性。城市公共空间分为室内公共空间和室外公共空间,两者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公共空间中装饰画的品质是城市文明的体现,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距离。它不仅可以协调环境,更重要的是还可以提升公共空间的品味。

二、装饰画的审美价值

科技进步、现代艺术理念、空间结构对现代装饰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装饰画也会对空间环境产生一定的反作用力。装饰画并不仅仅是对美的重新塑造,更多的是艺术家通过画面传递的一种精神诉求,体现人们的审美格调,提升人们的审美情趣,为公共空间增光添彩。

装饰画还会对人们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在一个相对狭小的公共空间内放置一幅描绘一望无际的大草原的作品时,观者会产生一种清新自然、豁然开朗的感觉,可以暂时将烦恼、劳累抛之脑后,达到身心的放松。因此,装饰画本身所具有的审美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人们的心理状态。

装饰画的审美价值会依据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而产生相应的转变,根据不同地区、文化的差异存在不同的表现风格和形式,因此装饰画的内涵和外延都是极其丰富的。它在城市公共空间的应用要尽可能地满足大部分人的审美方式和喜好,达到人与空间环境的和谐互动。

三、装饰画与城市公共环境的融合

装饰画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应用目的是更好地打造空间环境,它首先是为公共空间服务的,所以它的创作要以提升公共空间的审美格调为基础,以体现公共空间的主题与精神诉求为目标。其次在为城市公共空间选择合适的装饰画时,要对装饰画进行全面详尽的研究,包括风格、色彩、造型、材料、工艺、主题等等。

(一)装饰画造型与环境

伴随着科技的发展,不同风格的建筑形式出现,也产生了各种新的功能,比如娱乐功能、指示功能、宣传功能、地标功能等。正是为了适应这些新的公共空间环境的功能,装饰画有了新的发展方向,这对艺术家们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如何在装饰画的表现形式上进行突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空间环境的需求成为艺术家们不断追求的目标。

不同的城市公共空间有着不同的功能和属性,装饰画始终要以契合空间环境的主题为目标,使其有助于协调人们在公共空间中的沟通与互动。造型在装饰画的创作中至关重要。装饰画不同于传统的架上绘画,不同的造型反映着不同的艺术语言。如果城市公共空间中的整体风格为简约的几何造型,那么装饰画的造型也要与之保持一致,采用概括、简练、几何形的造型语言。如果空间是婉约、曲线为主的风格,那么装饰画的造型要以柔美的线条为主,穿插局部的直线和块、面的点缀。同时整体造型可以不局限于平面,为保障装饰画与室内外空间环境的一致性,可采用半立体或综合材料等表现形式。要根据空间的功能及特点进行装饰画的创作,使作品更好地与空间特性相呼应。

(二)装饰画色彩与环境

伴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的心理需求。色彩可以调剂人们的情感,影响人的情绪,所以城市公共空间中的装饰色彩尤为重要。它一方面可以为单调的公共空间增添色彩与活力,更好地烘托空间的艺术氛围,使空间的使用者更快地融入其中。另一方面,装饰画也可以更好地传达环境设计的主题,体现公共空间的功能性和时代性。可以说装饰绘画中的色彩与空间环境的色彩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装饰画的色彩不受光源色、固有色和环境色的限制,可以根据创作的需要对物体的色彩进行提炼、夸张、归纳,具有极强的象征性。色彩可以烘托出环境的主题。例如,橘色和红色属于暖色系,使人感受到温暖、活泼,从而产生一种放松的心情。这两种颜色也会增强人们的食欲,一般在餐厅和游乐场应用较为广泛。而紫色和蓝色是冷色调,很少应用于餐厅,多应用于电器商店或科技馆等场所。暖色系会使人感到亲切、自然,冷色系会带给人理性、平静与永恒之感。装饰画中的色彩要符合室内外公共空间的功能与主题,它的色彩与室内外公共空间的色调要相协调统一。此外,作为空间的使用者,不同的社会群体有着不同的喜好与个性,对空间环境也有着不同的需求,不同国家的地区对于色彩也有着各种禁忌,所以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人们的民族习惯和心理因素。由于装饰画在色彩单一的建筑墙面中会显得非常突出,它的视觉符号会对受众的心理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在色彩的选择上要注意与空间氛围的协调性,不同的色彩会带来不同的情感体验,它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和生理的综合过程。

(三)装饰画材料与环境

材料的界定比较宽泛,从广义上讲,任何可视、可触的物质形态均属于材料的范畴。材料有着不同的属性和寓意。室内和室外装饰画在材料的选择上是有所区别的。室内装饰画更多的是注重品味与格调,材料的选择相对宽泛,除了传统的绘画颜料外,羊毛、棉布、金属、塑料等综合材料均可以作为装饰画的材料。天然材料朴实自然,具有极强的亲和力;人造材料华丽、理性,具有很强的秩序感。室外公共空间的装饰画通常是悬挂在建筑物的外墙面,更多的是以功能性为主,材料以牢固耐用为准则。材料的选择有一定的局限性,包括玻璃、陶瓷、钢铁、塑料等耐腐蚀、可塑性强的材料。材料的选择不需要过于复杂,要尽量单纯。表现形式不必过于求新求变,力求大方、庄重,能够与建筑浑然一体。此外还需要将不同的材料与绘画技法相结合。即使是相同的材料,由于运用了不同的技法,呈现的面貌也是千差万别的。只有将材料与技法完美结合才能更好地协调环境与主题,表达社会价值与美学价值。

(四)装饰画主题与环境

装饰画应用在城市公共空间环境中能起到够增强人们的视觉关注度、美化环境、提升空间品味等的重要作用。城市公共空间的整体环境是装饰画创作的基础,装饰画的风格始终要围绕着环境的主题来创作。在进行创作时要仔细分析研究公共空间整体形态、主题与建筑的风格。如果空间环境主题是欢快、活跃的,那么装饰绘画也应该选择风格明快、色彩跳跃、内容与环境相一致的。反之如果是庄严肃穆的场合就需要配置色彩相对平和、风格大气、沉稳的装饰画。装饰画的内容、颜色、材质一定要与周围建筑物保持高度的一致,强调人与环境的协调关系,力求最大限度地烘托公共空间的环境氛围,使装饰画的主题与公共空间环境相统一。

此外,由于室外的装饰画相对于室内的受到的关注度更高,所以往往带有一些功能性的内容,比如宣传当地的风景名胜和风俗文化等,既实现了装饰绘画与室外公共空间的融合,又可以起到宣传、推广地域文化和品牌的作用。

四、结语

装饰画是公共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一种充满包容性的艺术。随着现代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装饰画对于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意义越来越突显,在未来它将更加广泛地应用于各类公共空间中。艺术家们在装饰画创作时,不仅要对城市公共空间所要表达的主题进行充分的勘察与调研,同时还要对装饰画自身的表现形式、类别、材料、工艺等一系列问题进行研究,探讨装饰画对于城市公共空间环境的作用与影响。只有将它们充分了解和掌握后,才能有的放矢,创作出具备时代感、艺术性且实用性强的装饰画。装饰画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应用价值不仅体现在烘托、渲染環境的氛围,同时还可以彰显城市公共空间的品味与格调,传达城市公共空间的主题与诉求。

参考文献:

[1]张亚芳.浅谈装饰绘画的形式美[J].大众文艺,2018,(2).

[2]潘严竹.装饰画在现代室内环境设计中的应用[J].大众文艺,2017,(2).

作者简介:

刘鹏宇,长春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工艺美术。

猜你喜欢

公共艺术公共空间
民办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改革与优化研究
大连滨海路公共艺术的美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