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广安市农村人居环境创新研究

2019-04-18李营辉路彬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广安市城乡规划精准扶贫

李营辉 路彬

摘 要:人居环境一直以来都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居环境的变化势必会产生连锁反应,人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对环境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提高农村人民生活水平,改善人居环境也是我国十分重要的工作,尤其是帮助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尤为重要,也体现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广安市就是精准扶贫成功改善农村人民生活环境的一个典型代表。国家出台的一些惠农政策,改善农村人民的人居环境,使农村人民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对整个社会人居环境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农村人居环境;精准扶贫;城乡规划;广安市

一、研究农村人居环境的背景与意义

人居环境,是人类聚居生活的地方,是与人类生存活动密切相关的地表空间,是人类在大自然中赖以生存的基地,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主要场所[1]。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我国对城市的规划、环境的改变都受到了各界的关注,人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水平也确实在发展中得到了改善。但是,农村一直处于弱势地位,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公共资源配置和占有都相对落后很多。农村问题一直以来也是最受关注的问题,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据相当大的比重,如何解决好农村问题是我国向前迈进一大步的重要举措,是综合国力提升的重要依据。

村容整洁是农村改善人居环境的实质性体现,也体现出国家对改善农村生活环境的重视。改善农村的人居环境,缩小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差距,使农村人民享有现代化带来的种种便利,帮助贫困人口脱离贫困,是我国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参照。就目前现状来说,农村是很落后的,脏乱差是普遍现象,大多数村庄都缺少规划,呈散落状,一户与另一户之间相隔很远,交流和联系很困难;农村的配套设施残缺,很多脱贫村都是才修上的硬化道路,这些也仅限于主干道,小路还是泥泞土路;农村医疗条件也相对落后,稍微重大病症就要往上一级医院跑。这些都体现了农村各方面条件都是相对落后的,导致越来越多的人想往城市跑,留在农村的都是老弱病残,新农村的改革步伐也就推进缓慢,遇到的困难也越来越多。

城乡收入差异导致大规模人口流动,中国的建筑规划正面临人口、资源、环境等诸多挑战,城乡建设急需适应时代、符合国情的科学创新[2]。在这种情况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使农村人民享有和城市人民一样的待遇显得迫在眉睫。我国目前的发展阶段和国情也决定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农村发展转型和变迁的必经之路。农村和城市发展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才是国家稳定、社会和谐、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研究农村人居环境就具有了非常现实的意义。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就是改善农村人民的生活条件,改变农村落后的整体面貌,从而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和整体素质。农村人居环境现状还是不容乐观,覆盖面小、推进速度缓慢、管理监督力度不够、财力人力不足等都在制约着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有利于农村人民思想解放,有利于新农村向健康的方向发展,有利于社会向和谐稳定的方向发展。

广安市是脱贫致富成功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典型实例,把广安农村扶贫脱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实践经验,与理论指导相结合,可以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找到有效的途径和科学的方法,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城镇化推进的步伐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广安市农村人居环境基本分析

(一)广安市农村基本情况

广安市广安区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的故乡,地处中国西南腹心地带,东南距重庆直辖市近100公里,西距四川省首府成都市280公里,是广安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广安区龙孔村位于兴平镇西北部,面积3.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98.91亩。过去的龙孔村属于典型的中丘地貌,人均占有耕地少,土地肥力不高,产业结构单一,水利设施基础薄弱,交通条件也相对落后,资源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经济发展也就相对落后了很多。贫穷落后一直是龙孔村过去的形象,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扶持,龙孔村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精准扶贫使龙孔村脱掉了贫困村的帽子,使村民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享受到了国家政策带来的种种好处。

(二)广安农村人居环境现状

通过实地调研,可以看到村中的人居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绝大部分村落都通了路。交通发展是一个村脱贫致富的关键,交通发展好了才能给村民带来直接便利,很多村的村公路和便民道路都已是硬化铺装,村主干道更是沥青路面,道路两旁栽植红叶杨、柳树等生态树种,美化了道路风景。自来水管连接到全村各院落,保障了全村饮水安全。

广安区龙孔村生态保护得很好,可以看到大片的农田,生态产业也大力开展起来。政府通过帮扶发展家庭经济,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建立“合作社+农户”模式,引领示范,培育种养大户,建立“业主+农户”用工模式,扩展群众致富途径。

通讯网络全面覆盖,让村民也体验到了网络带来的便利。帮扶单位捐建的超大LED显示屏立在村口,使村民可以及时了解村中信息和普及国家的惠民、惠农政策,紧跟现代化信息的脚步。村中配有图书室和广播站,方便了村民阅读和传播信息,使村民有了学习的地点和学习的氛围。村办公室配备了办公电脑缩短了办公时間,由于网络的覆盖,方便了信息的传播,提高了办公效率。

村中还配备了卫生室和公共卫生站,解决了村民看病的问题,再也不用小病大病都往镇上、市里跑。村上的卫生室方便了村民小病村上就医,大病村上先简单处理,再往上级报,为挽救生命争取了时间。

村民家中很多都修起了新房,解决了住房和危房的问题。新建的房屋又大又漂亮,多为二层小洋楼,厕所和厨房问题得到了解决。家里也配备了基本的家用电器,观看电视成为了村民饭后娱乐的重要项目,冰箱也成了家里存储食物的重要工具,一个星期的肉食都可以去集市买完放进冰箱,减少了长距离出行的麻烦,保障了饮食安全和方便。床上用品和衣物的换洗也不再是问题,很多村民都有好几套可以换洗的衣物和床上用品,卫生条件得到了改善。

三、精准扶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一)精准扶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分析

人居环境实际上也是整个人类世界本身构建的居住环境,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了绝大多数,农村人居环境或多或少也代表着中国的人居环境现状,不应该只把目光聚集在灯火辉煌的大城市,仅用这种方式来体现繁荣。农村才是人民基层生活最真实的体现和绝大多数中国人的人居环境现状。扶贫开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项历史任务,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扶贫开发工作在改善人居环境,构建农村和谐社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3]。

精准扶贫的主要内容包括:贫困户的精准识别和精准帮扶、扶贫对象的动态管理和扶贫效果的精准考核[4]。精准扶贫是针对贫困户提出来的,同时也是针对中国农村人居环境现状提出来的。农村人民最缺什么、农村人民最需要什么、农村人民基本保障是什么,都是对人居环境的最低要求,满足这些要求就可以改善人居环境,改善农村人民的生活条件。精准扶贫,构建和谐新农村,是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农村只是人居环境发展的低级阶段,城市才是人居环境发展的高级阶段和必然趋势。农村先于城市而出现,今天的城市化浪潮不是消灭农村,而是改造农村,使农村跟上城市的脚步。农村人居环境是一种相对独立的人居环境类型,其形态和内涵都会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变化,使农村与城市维持在一个动态的平衡当中,就可以使农村的人居环境变得更好,这样精准扶贫的效果也就体现了出来。

(二)广安区精准扶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措施

乡村社会地理学家Gareth Lewis指出:“乡村是聚落形态由分散的农舍到能够提供生产和生活服务功能的集镇所代表的地区。”[5]生产和生活服务正是农村人居环境中最缺少的部分,也是农村贫穷的原因,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就可以有效地改善农村的人居环境。

家是人民最好的庇护所,让群众住上好房子,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且与村民最相关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广安区人民政府在精准扶贫过程中采取了易地搬迁、危房改造的措施,保障了住房安全。居住环境的改善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了村民的文明习惯,厕所、厨房、洗澡、用水等是几个比较尖锐的问题,在精准扶贫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农村生活条件得到显著改善。

有了经济收入人民才能过上好日子,生活才有保障,才能踏踏实实地过日子。根据贫困村自身情况,每村依靠自身的优势条件,制定不同的规划方案,发展路线,将本村资源最大化利用,积极开展生态产业,增加村集体收入。驻村领导干部积极引进项目,为村民提供就业机会,改善村民收入的同时,使村落的生态环境等到改善,为村民提供了一个更好的人居环境。

大量的基础设施建了起来,学校建了起来,教师被大量引进,教学设备得到补充,使得贫困代际传递不再延续。扶贫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从思想上改变村民的想法,积极宣传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积极帮助村民转变思想,是打赢这场攻坚战的关键点。文化也是致贫的一个重要原因,很多村民都是吃了没文化的亏,除了种庄稼没有其他收入来源。因此,保障下一代的教育条件就显得格外重要,不能因为贫困让孩子上不了学,也决不能让孩子成为家庭和社会的负担。这就需要多渠道筹资,全方位帮扶,确保贫困家庭孩子不因贫辍学,不因上學背上沉重债务负担。

看病难也是中国一大根本问题,让群众看得起病看得好病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点。村上的卫生室就解决了平常村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医疗政策也减轻了看病的负担。村上的卫生室提供了有效的覆盖范围,全村和附近的村民都可以前来就医,将贫困户全部纳入医疗救助范围,有效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

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是农村发展的必然结果,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是改善人居环境的核心内容。通过实施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治理,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衣食住行是群众生活的基本保障,也是群众赖以生存的人居环境,从这些最基本的方面改善群众的生活条件,是构建新农村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

四、结语

农村和城市都从属于人居环境这个大的体系当中,都是不能离开一方而独自存在的。城市的前身就是农村,农村的人居还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城市应该起到引领作用,尽可能地缩短城市和农村之间的距离。

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是一个动态系统性工程,它不仅是解决农村环境的问题,与国家的“工业优先”和“城市优先”的战略决策息息相关。统筹城乡发展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根本途径,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所要达到的效果是进一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打破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体制”的制约,这同时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根本目的[6]。精准扶贫是缩短城乡发展差距的有效途径,城市资助农村发展,为农村带去现代化的设施和技术,使农村少走发展的弯路,做到资源利用最大化,根据村落自身情况,加速农村人居环境建设。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改善农村民生、保障农民享受改革开放成果的客观要求。精准扶贫就是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就是要缩短城乡差距,合理地利用农村土地和资源,因地制宜地规划建设。同时,精准扶贫也是农村脱贫致富的有效措施,是改善人居环境的重点,是社会和谐稳定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38-46.

[2]吴良镛.人生理想与诗意栖息——吴良镛谈理想人居环境[J],居业,2013,(9):66-70.

[3]彭华昌,周遵伦.改善人居环境构建和谐农村[J].乌蒙论坛,2006,(4):9-10.

[4]张艳玲.习近平扶贫新论断: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和精准扶贫[DB/OL].[2018-12-23].http://www.ce.cn/xwzx/gnsz/szyw/201601/03/t20160

103_8019081.shtml.

[5]赵玉凤.山东省农村人居环境现状及评价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0.

[6]方明,刘军.国外村镇建设借鉴[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31-70.

作者单位:

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

指导老师:杨尽

猜你喜欢

广安市城乡规划精准扶贫
论当前城乡规划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城乡规划中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探讨
我是小书迷
广安市某住宅小区高边坡特征及稳定性分析
布洛卡点的一个性质
——兼擂题(111)的解答
城乡规划
三维仿真在城乡规划全过程管理中的应用
广安市兑现生猪换种补助资金约37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