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光在建筑空间中的表达

2019-04-18田盟琪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光影光线空间

田盟琪

摘 要:为了实现建筑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的统一,可以借助光营造丰富的氛围空间并激发其活力。文章通过分析自然光的特性与相关案例,发掘光对建筑空间的塑造作用,突出光在建筑中氛围营造的意义与对人们情感的影响。光在设计中赋予了建筑生命力。

关键词:光;建筑空间;精神功能

光作为基本的自然构成元素,创造着独特的视觉魅力,有着自己的表情与旋律变化。光在建筑空间的表达方式之一是动态带来的光影美和光色美,进而通过渲染空间氛围,带给人们感官和心理的变化。无形的光俨然已成为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一、无形的光

(一)光的能量

“光”在物理学中指不连续的电磁波,当光子与原子接触,就会与围绕在原子周围的电子发生相互关系,要么被吸收释放能量,要么被反射,与我们的目光产生反应。光可以理解为“阳光”和“无”,是地球生命的来源之一。中国传统讲求天人合一,在虚无的环境里,每一种物质都不被外界影响,互不干涉,达到一种和谐的氛围。光使空气中的粒子振动,划破云层,穿插徘徊在各种缝隙中,触碰到万物的表面,在无限的碰撞与反弹之间,将能量传递给物体,使物体显像。加之光影的律动,在明暗的交织中,光成为了人与世界接触的纽带。

(二) 光的特性

1.时间性

太阳东升西落,光线随着季节更替、时间变化而移动并呈现多样的色彩,光线的移动与时间的流逝相伴而行,自然而独特。晨起清澈的光、午后炙热的光、夕阳柔和的光,生成的空间感觉也充满多样性与偶然性。光划过天际在建筑空间里留下了时间的印记。

2.地域性

阳光的照射划分了地球的明暗面,营造了不同的环境。正是地域性的差别,才会使人类文明在历史长河中有着多样的发展,人类为了适应环境而建造庇护所并慢慢发展成为建筑,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人类建造了不同风格的建筑。自然光与区域环境有着必然的联系,太阳高度角、光照强度、光照时间、光的色彩等影响着人们在空间中对于自然光的利用。设计应因地制宜,在尊重地域特色的同时,挖掘其背后的文化基础,赋予建筑文化内涵。

3.隐喻性

“正义、生命、神圣、温暖、自由”,这些词是通过人的感觉对光属性的表达,是人类思维对光的认识。自然光渐渐地不再单纯地被认识为是一种自然现象,人们通过它去认识世界。光芒溢出海平面象征着新一天的开始。光启发了宗教,在宗教信仰中,光有着崇高的神性,往往被用作设计元素来烘托教堂氛围。在信徒的精神世界里,光隱喻着一种向往,一种希望。而光作为自然的一部分,连通了人、建筑与自然,不仅满足人们的视觉体验,也给予人们更多想象。

二、光塑造建筑灵魂

(一)生命力的表达

光穿透裂缝,通过反射,给予空间亮暗面和投影,生成三维建筑空间,诠释着空间的存在。光线是空间生机的传送带,即使建筑中有着丰富的空间、多样的材质、绚丽的色彩,一旦拦截了光线,亦呈一片模糊。生命在于“动”,光线的不确定性增加了空间的多样性,光所触碰的地方必然会产生明暗、色彩的变化,也就是这些微妙的变化,塑造着建筑空间。

行为科学理论表明人类是具有向光性的,要想让某一空间成为吸引人的地方,除了必要的展示元素外,所处的空间要有明暗的对比度,空间视觉焦点才能够实现。光线融入空间或亮于周边空间,或暗于周边空间。光也是有表情的。光能揭示各种材料的特性,光与金属材质交织的光泽、与毛石墙摩擦的淡然、与玻璃穿透的清澈,不同材质在光的渲染下,质感、肌理的变化可以丰富空间,满足人们的视觉需求。

(二)建筑与人的对话

光的温度融化了冰,光的亮度照亮了万物,光的象征带给人们想象力,这是生命的律动,犹如人的生命循环。光的变化与人们的生活意识相互动,如古人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自由射入的阳光与周边反射的光线在空间中调和,加之时间的流转,刺激了人们的感官与想象。光与人的参与,使得建筑空间形成特有的气氛,建立起建筑与人的对话。

明暗的传递,可以使空间的深度、气氛在人类的视觉及心理中被赋予无限可能。光透过介质进入空间中,空间变得相隔亦相融,光线似流水般寻找缝隙,穿透一个一个的空间,使之彼此呼应,空间深度与层次在人们的视觉中扩张,人们内心的向光性也顺之开启。人们视线的通透,拉近了心理的距离感,而材质的相隔,又界定了空间环境。光源、可见的空间与人的精神世界三者相遇,在重叠之处,人们编织自己的情感体验。

三、光激发情感共鸣

(一) 神圣之光

光的神圣最早来源于宗教,它象征着圣洁与力量,作为上帝的第一个创造物,给予万物能量。强烈的明暗对比或神秘的光源,可以营造神圣神秘的气氛,人们对光的渴望在瞬间可以升华为对神的信仰。人的思想是抽象的、无边界的,在那里,光线营造的氛围激发出人们对内心深处的探索。

由安藤忠雄设计的“光之教堂”,借撕裂的“十字架”墙体来透射光线,赋予其发光的神性。教堂方盒子整体的黑暗越发衬托出光线的明亮,进入黑暗的空间人们感受到内心的压抑与不安,信徒在光与极其黑暗的对比下,在黑暗的环境中摸索到了光,从而激发内心与上帝的对话,在这一方净土中思考人生。光本身无形,当被赋予一个形状,却会创造出无限的可能,明亮在人们眼里聚集,仿佛漂浮在其周围的粒子急速移动和膨胀,产生一种向心力,引起人们的注意。

(二)静谧之光

静谧给人们提供了深思的环境,静谧之光可以是简洁、虚无缥缈的,也可是过渡柔和的。空间被赋予一种低纯度、不刺激的光影之中,由此引发的思考是深入人心的。当人们来到路易斯·巴拉干设计的特拉潘小教堂时,需要的是平和的空间来满足心灵的慰藉。教堂中经过反射、过滤的光线融合墙面的颜色显得格外柔和、温暖。光线本身的色彩在一天中会产生不同,人们在不同的时间感受不同的教堂氛围,由此引发不同的情绪体验。人类的思想是千变万化的,不可能一直停留在现实中,都有自己的精神世界,而在光线的影响下,人们可以在静谧的环境中把精神世界的大门打开,去反思,去感受。

(三)欢乐之光

欢乐是人们希望保持的常态,一个能带来欢乐氛围的空间也会激发人们愉悦的心境。透光孔的形状决定了捕捉到光线的形态,当空间中射入大片的阳光,整个空间就明朗清晰起来。平铺的光线對于欢乐的气氛来说过于呆板,若要使空间充满趣味性,若想人们在这个空间中心情愉快,可以利用光线投射形状和角度的变化,形成错综变换的光斑,产生跳跃感,从而激发空间动势带动氛围。

让·努维尔设计的阿布扎比卢浮宫被称作“光之雨”,它利用穹顶形状和结构对光的过滤,弱化了当地强烈日照的同时,投射的光影也活跃了博物馆的气氛。人们带着好奇伴着光雨进入一个个展览空间,感受不同时代的展品。其不仅在视觉上更胜一筹,更影响着参观者的情绪。

(四)奇幻之光

“奇幻”即奇异而虚幻、不真实。光是奇幻的催化剂,引领感官到达想象的港口,在光怪陆离的空间中,人们感受到与真实生活的反差,从而开启感官之旅。每个人都对色彩有不同的感受力,当迷离变换的色彩呈现时,不论是五光十色还是单一色彩都可以引领人们进入一个奇幻的世界。安东尼·高迪的建筑作品圣家族大教堂,当阳光透过其彩色玻璃时,教堂内部犹如万花筒。彩色玻璃的颜色越往上越浅,让整座教堂变得奇特而富有变化。

除了与色彩融合,光在塑造空间的手法也可以制造奇幻的氛围,高迪设计的“巴特罗之家”,以不同于传统直角直边的建筑空间形式,用曲线给建筑空间带来了灵动和自由,模仿海洋元素的墙体打破了空间的沉闷。造型的变化加上光的投射,让人们感受到自然的动态与梦幻的海洋世界。

四、借助光实现建筑的精神功能

明暗的徘徊可以传递明朗,也可能传递压抑,光在无形中参与建筑空间的塑造,奇妙地激发人类的感官体验和心理的满足,这种体验是随心而生的。为了激发人们的情感共鸣,可以通过建筑结构的巧妙变化来影响一部分光,就如柏林犹太人博物馆,建筑在空间转折之处利用虚空间处理光线。博物馆中的光并非追求明朗,只有黑白两个色调,光线只有透过墙面上像伤疤一样的裂缝进入室内,带来微弱的光线,人们置身其中被幽暗包围带来反差感,面对着那段惨痛的历史。柏林犹太人博物馆反向利用人们心理的阴暗面去激发精神感受,利用微弱光线的负能量去激发人们的正能量。

与柏林博物馆负能量激发人们的情感不同,贝聿铭设计的“桃花源记”般的美秀美术馆直接将阳光的正能量传递给人们。在这里人们的目光瞬间被三角几何形编织的玻璃屋顶及其戏剧性光影变化吸引,光从屋顶金黄色百叶窗天窗中洒入,温暖而光亮,使大厅充满几何韵律光影效果,让人感觉进入到了幻境之中。随着光线角度变幻,光又会与三角形天窗以及壁面、地面淡土黄色的石灰岩材料产生无穷的奇妙组合,带领人们开启博物馆游览之旅。

五、结语

光塑造空间,赋予建筑生命,光影的融入使空间更具生动与表现力,与人建立对话,借正负能量激活人类精神世界。现代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光对建筑物质精神作用的最大化,自然光导入技术的应用将有助于光线过滤和投射形态进行变幻,形成丰富的光影效果与层次的视觉体验。光影响着人们的视觉、生理和心理感受,未来建筑利用科技控制或过滤光线,也许可以帮助人体吸收有益物质,起到光疗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芳,张玉坤.浅析自然光在建筑中角色的嬗变[J].建筑与文化,2017,(3).

[2]纪薇.“光”在建筑空间中运用之美的解读[J].设计,2017,(1).

[3]冯舒婷,李宪锋.基于建筑设计中自然光设计手法的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7,(16).

[4]冯温然.光影于情感建筑的塑造——以路易斯·巴拉干设计作品为例[J].设计,2018,(8).

[5]廖跃春.路易斯·康建筑中的光环境设计研究[J],设计,2018,(3).

[6]黄全,张骑麟.自然光雕琢的艺术空间[J].现代装饰,2018,(2).

作者单位:青岛大学美术学院

猜你喜欢

光影光线空间
光影
光影
创享空间
淘气的光线
光影
QQ空间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