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北国企改革发展:东北振兴的新增长极

2019-04-17杜金莹

奋斗 2019年12期
关键词:东北地区总书记国有企业

杜金莹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企业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国防建设、民生改善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强“根”铸“魂”,党的领导不断加强和完善,党的建设不断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已成为党和国家最可信赖的依靠力量,成为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力量,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力量,成为实施“走出去”战略、“一带一路”建设等重大战略的重要力量,成为壮大综合国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成为我们党赢得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胜利的重要力量。

作为国家重要工业基地和能源基地,东北地区国有企业历史久、数量多、贡献大。曾支撑起新中国民族工业脊梁的“国之重器”装备制造业,有力支持我国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有效运转的石油、煤炭等能源工业,绝大多数都为国有企业。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特别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不断增大的经济下行压力让以装备制造业、石油、煤炭等行业为代表的东北地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面临一系列困难和挑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东北地区考察调研,反复强调国有企业的重要地位和关键作用,指出国有企业是推进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要坚持国有企业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不动摇,坚持把国有企业搞好、把国有企业做大做强做优不动摇。深切的嘱托为东北地区以国有企业为龙头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增强了信心、指明了方向、凝聚了动力。

开弓没有回头箭。国企改革是新时代实现东北地区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必须打赢的一场攻坚战、持久战。

思想破冰展现振兴新气象

从2016年全年亏损57亿元,到2017年实现利润1.08亿元,再到2018年净利润1.29亿元,谈及实现扭亏为盈的秘诀,“深化改革”这四个字让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明忠感触颇深。

2015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部分省区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指出,东北地区发展遇到新的困难和挑战,这其中有全国“三期叠加”等共性方面原因,也有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体质机制等个性方面的的原因。其中个性原因就有思想观念不够解放的问题。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省考察调研时强调,东北发展,无论析困境之因,还是求振兴之道,都要从思想、思路层面破题。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断和重要要求,为东北地区经济振兴和老工业基地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

作为新中国第一个工业基地,东北地区有着“新中国工业摇篮”的美誉,以装备制造业、能源工业为代表的众多国企写下了光辉灿烂的历史篇章。然而,与过去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因较晚退出计划经济而积累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严重制约着东北地区国有企业的发展。而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在思想意识层面。

正如刘明忠在接受采访时所说,“以中国一重为代表的东北老工业基地振而难兴,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企业市场化水平低、产业结构不合理、科技创新水平不高、体制机制落后、股权结构单一等等。但最根本的原因在头脑里,在思想上。”

思想观念解放不够,干事创业激情不足,法治意识、市场意识淡薄……只有破除这些思想上的“坚冰”,在谋划地区改革发展思路上下功夫,在解决突出矛盾问题上下功夫,在激发基层改革创新活力上下功夫,才能打开东北地区国有企业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的“总开关”。

从兼并重组到混合所有制改革,从处置僵尸企业到管理模式创新,一个个重磅改革、一项项务实举措相继在东北大地渐次展开,为实现东北地区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注入新活力、凝聚新动能,展现出新的气象。

2018年,辽宁省地方重点国有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243亿元,国资监管工作和国企改革发展取得积极进展和明显成效。2019年5月,辽宁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辽宁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条例(草案)》,并依法提请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成为党的十九大之后全国首部关于国资监管的地方立法。

吉林省紧紧围绕“三个有利于”重要论述,解放思想、敢闯敢试,持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优化资本布局结构,在组建投资运营公司、推动企业转型发展、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等方面取得成效,在一些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取得阶段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

2016年,黑龙江省针对全面深化国企改革制定了7个实施意见;2017年,黑龙江省国资委推进出资企业二三级子公司混改,当年完成11户;2019年1月,黑龙江省级七大产业投资集团揭牌成立,黑龙江省以历史上国有企业规模最大的一次战略重组跨入国企改革和发展的新阶段。

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化改革,是东北地区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关键所在。在国企改革这场广泛而深刻的變革中,东北地区国有企业“奔着问题去”,从思想上找原因,在实践中找差距,闯关夺隘,成效显著。

行动突围实现振兴新作为

“每天在中国的版图上运行的近3000辆高铁和动车中,有将近三分之一是我们生产制造的。”在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车长客”)车间里,宣传部部长孙书慧向《奋斗》介绍着,语气中透着自豪。

从我国第一辆地铁列车到全球首列应用全碳纤维复合材料的下一代地铁,从自主探索的动车组“长白山号”到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走过60余载奋斗岁月的中车长客实现了从追赶到领跑的跨越,正在成为具备全球资源整合及配置能力、品牌享誉全球的轨道交通装备世界级企业。

2015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省考察调研时指出,要把装备制造业作为重要产业,加大投入和研发力度,奋力抢占世界制高点、掌控技术话语权,使我国成为现代装备制造大国和強国。

2018年9月,在黑龙江省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又反复强调装备制造业的关键地位及国有企业的重要作用:装备制造业是国之重器,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企业地位重要、作用关键、不可替代,是党和国家的重要依靠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掷地有声,东北地区国企攻坚稳步向前。

中国石油辽阳石化公司加强技术攻关,发挥新建装置优势,继92号、95号国Ⅵ标准汽油后,于2019年1月12日成功生产出国Ⅵ标准的98号车用汽油,实现质量升级,用清洁能源助力“美丽中国”。

吉林东北工业集团长春一东离合器股份有限公司积极对标世界先进企业,全面开发大马力离合器产品系列,稳固行业龙头地位,在新能源客车上成功开发了扭转减振器,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2019年5月29日,哈电集团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成功研制出世界首台长短叶片白鹤滩百万精品转轮,引领我国水电装备制造技术向着高标准、高效率、高质量的方向迈进。

独特的资源禀赋,奔涌的创新活力,东北“智”造引领“国家队”高质量发展。

始建于1898年的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为积极配合“一带一路”建设开拓全球船舶市场,让“中国制造”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中车长客做优做强标志性产品,以代表中国装备制造业水平的责任感打造“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抢手货”,出口数量累计超过8900辆,创汇超120亿美元。

几十年前,铁人王进喜曾发下誓愿:把井打到国外去!1998年,大庆油田物探队伍闯入国际市场开始了摸索试探,20多年过去,“走出去”已经成为大庆油田当前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和未来发展的“生命线”,海外业务项目已经覆盖26个国家和地区。

完备的产业布局,牢固的市场意识,东北浑厚的底色铸成制造业强国“走出去”的金字招牌。

劳模精神体现振兴新担当

“好好干!”2013年8月30日,在沈阳市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铁西区的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转子车间,勉励当时正在机床旁加工“十万公分”叶轮的马长好说。

“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我们车间,是对我们一线工人,特别是对转型发展中的东北地区一线工人最大的鼓励。这样简单的三个字,从2013年到现在一直鼓舞着我,使我在工作中特别有干劲、有力量!”回忆起当天的情形,马长好告诉《奋斗》,他依然心情澎湃,特别激动。当时仅是一名普通车间工人的马长好,如今已经成为一名共产党员,还成了车间技术“骨干”,荣获了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章、辽宁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用马长好自己的话说,就是“在各个层面都有了非常大的进步”。

作为国家重要的工业基地和能源基地,东北地区国有企业较多,产业工人也相对集中。

2015年7月,在吉林东北工业集团长春一东离合器股份有限公司考察调研时,习近平总书记在班组园地同企业劳模、科研人员和一线职工座谈,并要求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人翁作用,维护好职工群众合法权益,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我们有先进经验、有精湛技术,企业的整体基础也很好。如果把劳模精神弘扬好,大家劲儿使到一处,把工作精准做到位,我相信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一定会实现。”作为大学生班组长代表,装配分厂厂长刘国帅曾参加了在班组园地的座谈会。从他身上,我们能够看到东北地区新一代产业工人对家乡的热爱和对东北地区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坚定信心。

国企改革,一头承载着东北地区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美好愿景,一头关乎着东北地区产业工人的未来发展和切身利益。

开采于1901年,并于1914年转为露天开采的抚顺矿业集团西露天矿,是国有大型露天煤矿,新中国成立以来已累计为国家生产煤炭2.8亿吨、油母页岩5.3亿吨,为国家经济发展和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新时代,产业转型、可持续发展是西露天矿发展中躲不开、绕不过的关键词。

“习近平总书记到我们矿区考察调研,让我们备受鼓舞和鞭策,也真切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对员工的关心和爱护。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做好整合利用大文章,我们在生产组织、安全发展上加强了教育和管理,让生产建设更加规范有序。通过一系列爱护员工、服务员工的安全工程,保证了企业的稳定和发展。”西露天矿党委副书记闫广敏对《奋斗》说。

产业工人是工人阶级中发挥支撑作用的主体力量,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中坚力量,是创新驱动发展的骨干力量,是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有生力量。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产业工人队伍,一定能够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让国有企业在新时代东北地区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过程中,立科技创新基点、激发展内生动力,克体制机制束缚、破利益固化藩篱,扬国之重器威名、闯全面振兴新路,重振东北雄风。

猜你喜欢

东北地区总书记国有企业
“2022年4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五指山市考察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等三则
时局图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为什么人参喜欢长在我国东北地区
国有企业每5年至少审计1次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
1—7月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272170.9亿元
Brand Value: Excavating and Management of Tourism in the Rural and Village Reg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