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儿初学游泳克服恐惧心理的对策

2019-04-17张雨轩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14期
关键词:初学恐惧心理意志品质

张雨轩

一、前言

学习游泳不仅能够锻炼身体素质能力,更能锻炼心理素质与意志品质。少儿初学游泳已经在社会、学校普遍开展,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中不能仅限于关注学生学习能力与学习进度,更要注重发展培养学生心理素质。游泳项目与我们平时生活的陆地环境有很大差别,初学者要使身体适应水中的浮力、阻力以及漂浮时失重的感觉。若教师一味追求教学进度,忽视学生心理状态,导致学生在初学过程中失去兴趣、逃避学习,产生胆怯、焦虑等负面情绪,会对后期学生学习游泳技术的质量和效果造成较大的影响。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北京市朝阳区爱迪外国语学校小学部2-3年级游泳课320名学生中对游泳有恐惧心理的学生。

2.文献资料法

在撰写文章期间利用借阅北京爱迪学校图书馆相关书籍和在中国知网进行相关文献与关键词的检索,查阅、整理出少儿初学游泳克服恐惧心理的相关文献,作为撰写文章的参考文献,提供专业专项的理论依据。

3.课堂实践法

根据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2-3年级每周一节的游泳课,课堂中对游泳有恐惧心理的学生进行多种方法的疏导与实践。

4.讨论分析法

对于有恐惧感的学生及其班主任与家长,沟通讨论学生个体情况。将个体差异情况进行分析,并制定今后课堂中克服恐惧的方法与对策。

三、产生恐惧心理的原因

1.陌生环境的不适应

一般对环境的不适应会突出体现在第1-3节课的阶段,情况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对场馆本身环境的不适应,另一种是初次下水,对水中环境的不适应。第一种情况在初次进入游泳场所的学生会有来自陌生环境的压力,学生场馆环境的不熟悉,不清楚自己要做的是什么事情的时候就会产生恐惧的感觉。一般表现为不敢下水、大声喊叫、身体肌肉僵等,甚至有些学生会故意躲在更衣室或卫生间不出来。所以学生在进入游泳馆后教师先要带领学生参观熟悉馆内环境,明确深浅水区域和安全教学区域。使学生能够有一个熟悉和接受的时间,这样对环境适应性较差的学生心理压力上会有一定程度的减小。

2.教学中教法、难度不合理

在对游泳课堂中有心理恐惧感的学生来说,合理适当的教学进度与教法是游泳教学中非常重要。一般这样的学生都会是在水中有过呛水、喝水的经历,对于学习游泳本身就有很强抗拒的心理。对于这样的学生首先一定要让他明确动作的要领,动作要求、练习次数要相对降低。遵循从简到繁、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進行教学,使学生能够精准的练习到自己薄弱项目,能得到一定程度知识、技能的巩固和提高。并且增加趣味性手段,使重复枯燥的练习过程变得趣味灵动,让学生喜欢学、愿意学从而达到主动学的目标,也就是课堂设计中重难点环节的突破。

3.意志品质较差

学习游泳的最初的1-3节课对于意志品质比较薄弱的学生是个挑战,在要面对陌生水中环境和较有一定难度练习内容时就会造成恐惧的心理压力。体育活动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良好的挫折教育形式,对于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意志品质和心理素质的锻炼是不可缺少的。不仅能够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体验到胜利的喜悦和失利的挫败感,也能让学生体会到经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最终成功的喜悦。

另外,现在的学生很少有过吃苦受罪的经历,大部分都是一个孩子被多个长辈照顾。也有的家长对自己孩子的保护有些过度,在孩子有一些小情绪或是练习碰到一些困难(比如:呛水、喝水)不愿意在坚持的时候,家长没有起到积极正面的鼓励和引导,反倒比孩子更早放弃。使孩子在碰到困难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不是我要怎么解决这个难题,而是很容易躲在家长的背后,在家长无奈的支持下很快对困难投降。从而就很难在体育锻炼与体育技能学习的过程中让自己的身体素质和意志品质得到相应的锻炼。

四、方法与对策

1.先会玩,再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更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少儿初学培养游泳课的兴趣。设计学生喜欢的水中进行趣味的水中游戏、竞争性的教学比赛,在教学设计中突出趣味性和竞争性可以有效消除恐惧心理的同时克服负面情绪,建立学习自信心。

2.明确辅助工具的保护作用

现在游泳场馆中很多新颖的救生、教学辅助工具,其中常用的辅助工具有扶板和背漂,常用的救生工具有救生圈和救生杆。正式下水课程前明确告诉学生各种工具的位置和作用,教会学生正确的使用方法和被救时应该如何配合施救者。通过前期的理论学习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起到辅助练习和保护安全的作用,也进一步让学生提高了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运用语言技巧

在面对年龄较小的学生时,有些专业名词并不能够理解。可以经由教师示范和比喻的方式让学生模仿、想象理解。但有时候教师的语言学生不能完全的理解,就会出现单独纠正错误的时候学生改不过来。这种时候可以尝试用孩子的语言讲解,或者选择一个动作标准的学生一同进行辅导和讲解,也就是学生教学生,合理运用小老师的角色,会有明显效果。

五、结论与建议

1.结论

游泳已经成为一项生活基本技能,越来越多的学校在校内开设游泳课,作为学校的特色课程。一些家长也会选择在孩子年龄4-5岁甚至婴幼儿时期就进行游泳技能的学习,这也是心理恐惧现象会出现在年龄偏小的孩子身上的原因之一。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需要研究本专业的教学,还要有独特的个人魅力的教学方式方法,吸引学生对学科本身产生兴趣。做到有兴趣的学和学的有趣味性,这样才是减少心理恐惧的根本。

2.建议

每个学生在初学游泳时都多少会产生一些恐惧的心理,教师在课堂中要善于观察学生,从学生表现的细节中发现问题,了解根源对症下药。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现代,教师自身专业技术与理论固然重要,还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掌握了解最新信息。更要掌握一定的心理知识,使学生在体育课堂中得到相应的帮助。

积极引导,注重家校合作共同教育。在学校里教师的专业指导、同学之间正能量的鼓励,回到家中有来自家长的支持与鼓励,相信积极的正能量引导下学生能够逐渐调整好心态,克服游泳课中恐惧心理的现状。

猜你喜欢

初学恐惧心理意志品质
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无解≠增根
你看到的是点,我看到的却是函数
高职大学生磨砺优良意志品质之我见
浅析恐惧心理对学生体操动作技术形成的影响
网球初学者网前截击心理状态分析及对策
拳击训练中克服运动员恐惧心理的途径与对策研究
高中体育教学中铸就学生优秀的意志品质
比较二次根式的大小
轮滑苦与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