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尔沁左翼后旗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现状及发展思考

2019-04-17黄金福

科学与财富 2019年17期
关键词:人工影响天气思考现状

黄金福

摘 要:本文简述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发展及科尔沁左翼后旗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现状,提出县级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发展思考,以达到科学作业、精准作业、安全作业,提升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质量和效益。

关键词:人工影响天气;科尔沁左翼后旗;现状;思考

人工影响天气,是指为避免或者减轻气象灾害,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在适当条件下通过科技手段对局部大气的物理、化学过程进行人工影响,实现增雨雪、防雹、消雾、防霜等为目标的活动。

1、人工影响天气的发展概况

1.1早期人类探索活动

人工影响天气是人类自古以来的理想,我国从明代开始,民间就有敲锣打鼓、土枪、土炮以及炸药包等形式的人工防雹灾记载,1857年出版的《冕宁县志》中记述了用土炮轰击雹云的事例。在欧洲,同样也有民间的教堂敲钟、打炮、爆炸、烧篝火等防雹灾的措施记载。

1.2国外现代云物理学的诞生

美国人艾斯比(Espy)在1839年首次提出有科学依据的人工增雨的设想,但他的设想是否具体实施过尚无记载。瑞典学者贝吉龙(Bergeron)1933年首次提出冰水混合云的降水理论,1938年德国学者芬德森(Findeisen)进一步完善这一理论,为现代云物理研究尊定了坚实的基础,同年美国学者霍顿(Houghton)在麻省理工学院的野外试验站用吸湿性核(CaCl2)播入暖雾中进行消雾取得部分成效,成为首次符合物理原理并取得一定成效的人工影响天气科学实验。

1.3人工影响天气在我国的兴起

我国台湾地区1951年实施了第一次人工造雨实验,采用飞机播撒干冰、喷射碘化银乳液、食盐饱和溶液等。1958年8月8日,吉林省气象局用飞机首次撒播干冰影响对流云降水试验,并获得成功。1958年底全国八省区人工降水会议之后,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统一部署了全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1959年夏天首先在准格尔旗用土炮进行防雹试验,1960年在通辽市进行飞机人工增雨试验。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为抗旱增蓄、防雹减灾、改善生态环境、扑灭林火等保障服务的人工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发展迅速并取得了积极成效。

2、科尔沁左翼后旗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现状

2.1人工影响天气组织管理体系

科尔沁左翼后旗从2003年6月,开始火箭增雨防雹作业。2004年6月,获得京津风沙源治理专项资金50万元,配备长城皮卡汽车1辆、猎豹越野汽车1辆,购置RYI-6300型牵引式3管火箭发射架2部。2014年5月更换RYI-6300型牵引式6管火箭发射架2部。2019年4月更换ZF-1型自动火箭发射架3部,目前有9 名兼职作业人员。

近年来,旗政府高度重视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成立以分管副旗长担任指挥长、旗气象局负责人为副指挥及旗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人工影响天气与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加强人工影響天气工作安全管理。

按照“强化安全监管、完善业务体系、加强科技支撑、提升综合效益”的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思路,规划全旗人影工作,发布作业公告,完成设备年检工作,签订人影作业安全生产协议,开展应急管理、公安、民政、医疗多部门联合的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初步形成“由政府部门领导、气象部门指挥、各相关部门联动协作”的运作模式。

2.2近三年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开展情况

按照“一年四季不放松,每次过程不放过”的要求,抓住有利时机,利用地面火箭作业系统,2016年~2018年开展常态化生态修复型人工增雨雪和防雹作业45点次、发射火箭弹435枚。为缓解旱情、重大活动、保障农牧业生产以及降低森林草原火险气象等级和修复科尔沁沙地双千万亩生态工程起到积极保障作用。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日益凸显,得到了旗委政府的高度肯定,也得到了百姓的高度认可,2016年旗林业局赠“驱旱魔力脆云雨 降甘霖守护绿色”锦旗一面。

经过近20年的努力和发展,科尔沁左翼后旗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已成为一项重要基础性公益事业,基本建立了在当地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协调下,以市气象局业务指导管理的体系,形成了以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投入的财政投入机制,技术和科技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在保障粮食安全、保护生态环境、保障重大活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效益,已成为加强防灾减灾、提高农牧业公共服务和水资源安全保障水平的重要举措。作业方式已从过去的季节性、应急性、分割化向常态化、集约化转变,作业服务从单一的抗旱减灾向云水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重大社会活动保障等多个领域拓展。

3、县级人工影响天气发展思考

3.1提升质量,继续加强人影现代业务建设

加强人影作业条件潜力预报业务发展,提高云系发展演变的预报能力,提高作业方案设计的科学性和针对性,提高作业实施中实时跟踪指挥与作业监控能力。

3.2多举并进,加强人影专业人才引进和培养

综合谋划,制定培养计划,通过科研项目、创新团队、重点工程等带动,加大基层业务骨干培养力度,加强人影作业指挥业务上岗培训和轮训。

3.3落实责任,健全人影安全监管机制

继续加强推进“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综合监管”的新型安全管理体系,进一步落实主体责任、法人责任和监管责任。完善部门协作机制和流程,加强信息共享,提升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水平,确保人影安全综合监管落实到位。建立健全人影安全监管责任清单、安全负面清单,明确各岗位、各任务的安全红线,确保人影作业安全有序。

3.4持续加强作业点标准化建设

作业点建设要达到民爆物品仓储标准,加强作业装备自动化、信息化升级改造,不断降低人影安全风险。

结论:

完善基层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体制机制,强化能力建设,升级完善业务体系,提升人影工作宣传广度和深度,聚焦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推进科学作业、精准作业、安全作业,提升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质量和效益。

参考文献:

[1]邓北胜.人工影响天气技术与管理[M].北京:气象出版社,2011.1-2.

[2]屈波.道孚县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实践现状及发展思考[J].时代农机,2018(9):28.

猜你喜欢

人工影响天气思考现状
催化剂扩散轨迹在人工影响天气中的试验研究
周口市人工影响天气组织与管理机制建设现状与经验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基于云降水物理的人工影响天气技术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