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中职教育的产学结合研究

2019-04-17杨时清

科学与财富 2019年17期
关键词:中职教育职业教育人才

杨时清

摘 要:中职教育是以培养实用技能型人才为基础的,目的是要解决我国产业企业的“用工荒”问题,同时保证无法在常规学校教育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接受明确的职业教育,为我国的社会经济建设培养优秀人才。其中,电子专业是随着现代电子科技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专业,也将随着电子科技的飞速进步而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

关键词:中职教育;职业教育;人才

中职教育的电子专业教师需要通过“产学结合”模式来整合学校教育与现代企业的各自优势,积极整合理论与实践教学,同时解决“就业难”与“用工荒”这两个现实问题,促使电子专业的中职生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将从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工作实践、实施“双导师”人才培养制度、引导学生到合作单位实习、优化产学结合模式的政策制度四个角度来分析中职电子专业应该如何实施产学结合教学改革。

一、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参

与工作实践

教师是实施职业教育的直接负责人,关系着中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然而,现在有许多教师都满足于理论学习,关注的是自己的学校生活,长期脱离工作实践,导致自己的理论知识储备与工作现实脱轨,并不利于产学结合教学模式的顺利普及。因此,在中职电子专业推行产学结合教学改革时,教师应该要身先士卒,主动进入电子专业的相关工作,积极参与企业实践,及时补充与完善自己的理论认识,以便引导学生关注电子专业的现代科技与职业需求。

在学校教育中,我会充分利用一些休息时间参与企业实习,了解现在电子行业的新科技与职业技巧,保证自己所储备的专业知识可以切实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比如,在教授《机械制图》课程时,我就到与本校有合作关系的企业单位实习了一个假期,向专业人员请教了机械制图的相关职业要点,对比了教材所介绍的基础知识,及时补充与更新了知识储备。这就可以保证我所设计的机械制图课程能够与现代电子行业接轨。另外,我还会充分利用自己的教学优势参与电子企业工作人员的培训活动,宣传与推广学校教育的研究成果,展开理论讲座指导,由此优化电子企业的人才质量。

二、实施“双导师”人才培养制度

“双导师”人才培养制度是以学校教师与企业工作人员共同承担起教育职责的一种人才培养制度,能够综合发挥学校教育的研究优势与企业单位的实践优势,促使中职电子专业走向知行结合,是落实产学结合教学模式的重要方式。常规的中职电子专业教育一直都是由专业教师负责的,但是产学结合教学模式搭配了这种学校、职业脱轨的传统形式,提倡利用学校教育的研究资源来解决企业发展的现实问题,同时利用企业实践的实用技能与发展需求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中职电子专业教师要积极实施“双导师”制度,切实整合学校、产业的各自优势与长处。

为了培养出兼具理论储备与职业能力的优秀人才,本校与合作企业共同确定了“双导师”教育制度,由学校教师负责为学生讲解电子专业的理论知识,由企业工作人员负责实施职业技能培训。比如,在“相贯线的投影作图”一课教学中,我就为学生们解释了相贯线投影作图的基本理论要求,如两圆柱相交的相贯线投影作图的基本操作步骤、相贯线的概念与性质等等,然后由电子企业工作人员在实训基地为学生演示与讲解相贯线投影作图的技能操作要点,演示真实的电子行业工作是如何应用相贯线投影作图技巧的。

三、引导学生到合作单位实习

实习是电子专业中职生要想取得毕业资格所要参与的基本活动,而且自从我国教育部针对职业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教育政策之后,企业实习便在中职学校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在产学结合教学模式下,“产”实则对应的是便是实习,而“学”又是与“产”相辅相成的,需要通过“产”得以检验与更新。而且,电子技术的更新速度很快,我们只有不断丰富中职生的实习机会,使其积极把握电子专业的前沿发展动态,不断丰富与充实实践所得,才能切实提升中职生的素质水平。因此,中职电子专业教师要以丰富的实习活动落实产学结合教学模式,切实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与职业能力。

为了优化学生的职业能力,我们制定了完善的实习计划,一般发生在学生入学一年半之后。在这个时期,电子专业的中职生学习了充足的理论知识,也在实训基地中展开了丰富的技能训练,对电子专业有了一定的认识,需要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优化自己的专业素养。当然,除了学校统一安排的实习活动,学生也可以利用周末、空闲时间自主参与企业实习,积极应用所学理论。

四、优化产学结合模式的政策制度

就目前来说,多数企业对产学结合教学模式的认识不足,认为花费人力、物力、财力来培养中职生是额外的负担,只愿意选择人才,却不愿意参与到人才培养工作中,使得产学结合教学模式的推行与落实困难重重。但是,电子行业变幻莫测,只有让企业积极参与到电子专业的人才培养活动中,我们才有可能保证中职教育与职业工作实现无缝衔接。因此,政府、学校与企业要共同参与到产学结合教学模式改革进程中,制定优良的产学结合教学制度与政策,让现代企业放心参与到职业教育活动中。

为了让更多的企业参与到产学结合教学改革中,本校会与电子企业、学生签订合作协议,首先了解电子企业的人才需求,然后对应电子专业学生的不同优势与职业信念,然后向企业推荐实习人选,尽可能保证学生的职业优势与企业的人才缺口是对应的,进而便可签订合作协议。如果学生在实习时表现优异,则可直接与电子企业签订劳动合同。这就可以让企业单位意识到产学结合教学模式可以切实解决本单位的人才缺口,而且能够按照企业发展需求来培养特定人才,从而使其正视产学结合教学模式,并为此投入一定的经费、人力支出。

总而言之,在中职学校教育中落实产学结合教学模式能够切实优化中职生的职业素养,使其顺利进入社会工作,缩短人才培养周期。因此,中职学校的电子专业要积极实施产学结合教学改革,切实整合职业力量与学校教育的双重优势,优化电子专业中职生的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1]刘纯.坚持正面教育 构建中职德育体系——农村中等职业学校的正面教育研究与实践[J].中國校外教育,2019(04):146-147.

[2]朱江彬.浅谈农村中职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性[J].北极光,2019(01):176-177.

[3]林霓裳,何琳纯.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中职教育的定位选择[J].职教论坛,2018(11):33-37.

猜你喜欢

中职教育职业教育人才
人才云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浅谈对中职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
对新环境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校企合作模式下中职物流德育工作研究
浅析师爱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