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2019-04-17黄妍娟
黄妍娟
摘 要:分析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应用优质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以88例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进行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参考组(n=44)及试验组(n=44),参考组患者接受基础护理、用药指导等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患者接受优质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 。结果:试验组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满意率明显高于参考组患者,对比2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2组患者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患者SAS评分低于参考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应用优质护理模式可改善患者焦虑等不良情绪并能够提高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
关键词:优质护理模式;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应用效果
心血管内科患者病情具有治愈难度大、病程长、病情复发率高等特点,不但严重损害患者的身体健康,同时也会加重其精神负担并引发绝望、焦虑等诸多心理问题,不良心理应激反应对机体代谢以及治疗效果均会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必须为患者提供完善、科学、优质的护理服务[1]。此次研究以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接受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应用优质护理模式的效果,探讨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以88例在我院心血管内科进行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患者能够配合完成本次研究;享知情权并在同意书上签字。排除标准:终末期恶病质患者;合并多发性神经疾病患者;内分泌代谢功能异常患者;严重出血性疾病患者[2]。经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参考组(n=44)及试验组(n=44),参考组男性27例,女性17例,年龄36-84周岁,平均(57.8±7.6)岁,病程7个月至18年,平均(8.9±2.3)年,心肌炎8例、心肌梗死9例、心力衰竭患者6例、高血压14例、其他7例,试验组男性25例,女性19例,年龄33-82周岁,平均(58.0±7.3)岁,病程8个月至19年,平均(9.1±2.0)年,心肌炎7例、心肌梗死10例、心力衰竭患者6例、高血压15例、其他6例。对比参考组与试验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参考组患者接受基础护理、用药指导等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患者接受优质护理干预,如下:
1.2.1环境护理 每日进行病房清洁,加强卫生管理,定期杀菌消毒,经常更换床单被褥,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身心舒适度。根据患者需求在病房内摆放绿植、播放音乐等形式减轻其心理压力,有助于减轻焦虑等不良情绪对其身心产生的负面影响,了解患者的主观感受并对室内温度度进行适度调节。
1.2.2心理护理与健康宣教 与患者加强沟通,掌握其性格特点以及心理状态,及时给予针对性心理疏导,减轻其不安感和焦虑感。通过一对一宣教以及分发心血管疾病小册子等形式加深其对病情诱发原因、治疗方法以及相关应急措施等知识的认知,有助于帮助患者正确看待自身病情并增强康复信念[3]。
1.2.3生活指导 经常协助患者翻身,防止出现压疮。科学合理膳食,避免出现营养不均衡现象,以低脂、低盐、低糖、低胆固醇为饮食原则。患者生命体征趋于稳定后可指导其多进行室外活动,有助于改善其心境并提高身体素质[4]。
1.3评价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情况,主要包括基础护理、环境护理、护理技能和水平、服务态度等;护理前后指导患者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心态评估。
1.4统计学分析 此次研究进行数据资料分析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包, ±s表示计量资料,(n,%)表示计数资料,以t、χ2检验比较组间差异,若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情况 试验组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满意率明显高于参考组患者,对比2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评分 护理前参考组患者SAS评分为(47.8±3.4)分、护理后为(35.7±4.1)分,护理前试验组患者SAS评分为(48.0±3.5)分、护理后为(24.5±3.9)分,护理前2组患者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患者评分明显更低,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优质护理注重以人為本,护理过程中以患者为中心并为其提供心理护理、健康宣教、生活指导等护理干预措施,能够使患者感受到人文关怀,最大限度地满足其各项合理身心需求,可丰富患者对自身病情的了解并强化其康复信念,对于提高其治疗与护理配合度均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还能够保证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5]。
此次研究中,试验组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满意率明显高于参考组患者,护理后试验组患者SAS评分低于参考组,2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以及护理后S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应用优质护理模式可改善患者心理健康以及医患关系,有利于加快其身体康复。
参考文献:
[1]盛艳萍,兰敬明.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8,28(10):145-146.
[2]邓海萍.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饮食保健,2018,5(18):221-222.
[3]热孜万古力?托乎提肉孜,买里哈巴?吐尔逊.研究和分析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应用的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15):144-145.
[4]刘会娟,樊守停.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8,28(20):216.
[5]卿绍玉.对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的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J].饮食保健,2018,5(40):11-12.